三国自从三位雄主曹操、刘备、孙权死后,天下权柄基本上掌握在了司马家手里,曹魏的亡国之君可以说是司马氏立的傀儡皇帝,毫无实权,只能如提线木偶般任人摆布。而蜀汉的亡国之君刘禅则在丞相诸葛亮死后,疏于朝政,宦官专权,因此国力愈衰,被魏将邓艾偷渡阴平举国而降。而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吴国的亡国之君孙皓。
孙皓,字元宗,孙权之孙,孙和之子。这位帝王在位之时,做出的种种举措,在后世之人看来,堪称奇葩,他到底做了什么事呢?
首先是杀功臣,当时的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以及万彧都有迎立孙皓之功,孙皓却在坐稳皇位后,瞬间翻脸,反手濮阳兴、张布流放,还派人在流放途中杀了二人,夷其三族,万彧责被遣自杀。丞相陆凯死后数年,全家被处以流放。因为孙皓是孙和之子,孙和之前被孙权立为太子,后被废,孙皓却要求史官韦曜将父亲孙和列入帝纪,韦曜反对,被处死。
然后是滥杀宗室,如杀害孙奉,流放孙霸二子,诛杀孙奋及其五子,杀死异母弟孙谦、孙俊,逼杀景后朱氏等
宝鼎二年,孙皓大兴土木,花费巨资建立新的行宫,还让两千石以下的官员都到山林里监督伐木。穷奢极侈,费以亿万计。陆凯劝谏,孙皓不听。
孙皓不仅奢侈无度,滥杀官员,还亲信小人,孙皓的车夫之子张俶多次诬陷他人,屡次升迁为司直中郎将,封侯,想想一个车夫之子尚能封侯,孙皓是多么的恣意妄为。
还有一次孙皓的爱妃派人到街市上抢夺百姓财货,司市中郎将
孙皓在位时穷兵黩武,当时的军队占了百姓人口的十分之一,想想到了什么程度,陆抗等大臣曾经劝谏孙皓不要继续扩充军队了,但是孙皓完全听不进去,依旧我行我素。
就是这样一位荒淫奢侈的无道之君,当初万彧、濮阳兴、张布等都是贤臣,为何都看中了孙皓,迎立孙皓为君呢?原来在孙皓尚未登基之时,性格却和登基之后完全相反,是个出了名的谦谦君子,素有仁爱之名。当时万彧当乌程令之时,与孙皓交好,《三国志》记载:“(万彧)称皓才识明断,是长沙桓王之畴也,又加之好学,奉遵法度,屡言之於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这个时候的孙皓还是一个好学,遵纪守法的五好青年,万彧还称他有长沙恒王的风范,长沙恒王是谁?就是东吴基业的开创者孙策,死后被孙权封为长沙恒王。
因此张布、濮阳兴就积极的迎立了孙皓,孙皓刚刚登基的一年内,在《江表传》中记有:“皓初立,发优诏,恤士民,开仓禀,振贫乏,科出宫女以配无妻,禽兽扰於苑者皆放之。当时翕然称为明主。”下令抚恤人民,又开仓振贫、减省宫女,让他们出宫后找人嫁了,还放生宫内的珍禽异兽,在当时都被誉为明主。
然而好事不长,在孙皓经过了一年的皇帝试用期后,坐稳皇位,就不需要再装孙子了,开始了性格大转变,成为了一个彻底的暴君。濮阳兴等人怎么都想不到,本以为自己迎立了一代明君,东吴江山有望,结果自己都被自己所迎立的君王杀死。真是莫大的讽刺。
看到这里,笔者不由想起了孙权,可以说孙权这位后代,和孙权还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啊,孙权时晚年后不听忠言,滥杀大臣,而孙皓却更加膨胀,皇位刚坐稳,就开始了暴君之路。最后导致吴国覆灭,也算是咎由自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