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许攸不仅是“官渡之战”第一功,还敢妄称曹操乳名,但他却必须死
创始人
2025-06-28 20:31:55
0

提及三足鼎立,必提“奸雄”曹操;但在三国还未正式成型之时,“曹操”在汉末风云中并不算翘楚,至少当时还有“袁绍”、“刘表”为其劲敌。其中尤以“袁绍”实力最强,堪称当时的天下霸主,但曹操与袁绍一战却在所难免,这就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这场汉末空前规模的大战役绝对称得上是“曹操”人生中的转折点,而使“曹操”获得胜利的关键之人并非“荀彧”,也非“郭嘉”,而是袁绍帐下的“许攸”。

“许攸”此人本是袁绍帐下谋士,也曾在官渡之战前期为袁绍提议“曹操兵少,而集中全力来抵抗我军,许都由剩下的人守卫,防备一定空虚,如果派一支队伍轻装前进,连夜奔袭,可以攻陷许都。占领许都后,就奉迎天子以讨伐曹操,必能捉住曹操。假如他未立刻溃散,也能使他首尾不能兼顾,疲于奔命,一定可将他击败。”其实“许攸”此计乃是上上之策,甚至连后来才知道的“曹操”也惊出了一身冷汗。

只可惜“袁绍”仗着实力雄厚,兵力是“曹操”数倍的优势,自以为胜利必将属于自己,于是就狂妄的拒绝了“许攸”之计,还宣称“誓擒曹操”;这还不是“许攸”叛变的主要原因。“许攸”虽在袁绍帐下身居要职,但其为人却贪婪好财,“荀彧”就曾对他有这样的评价“许攸贪而无治。”正因“许攸”位居高官,且其人性格好贪,因此其身边族人也多有仗势暴敛的行为;结果“许攸”正在与袁绍发生分歧之时,他的政敌“审配”又刚好将其犯法的家人逮捕。

许攸深知“袁绍”生性多疑,此事一出必会再招排挤;一怒之下,“许攸”单人独骑奔至曹操大营。再说此时的曹操,面对强大的“袁绍”正一筹莫展,更何况此时曹军还面临着“断粮”的危机;此时“许攸”的出现再一次给曹操带来了胜利的希望,这就出现了“跣足出迎”的场景。从这里看其实已经埋下了“许攸必死”的祸根,曹操“跣足出迎”代表的真实含义是对胜利的渴望;但“许攸”的理解却是曹操对自己超于常人的尊敬。

当然,“许攸”的出现肯定是给曹操带来了胜利的曙光,在其献计之下,曹军奇袭“乌巢”断了袁绍粮草;与此同时,袁绍帐下猛将“张郃”、“高览”二人一直不得重用,也投靠了曹操,之后袁绍惨败,只带亲兵800人逃回冀州。这一战可谓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而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正是这位让曹操“光脚出迎”的许攸。

“官渡之战”许攸首功,而且他与曹操之间还有一层更亲近的关系,就是“故交”,甚至称得上是儿时玩伴;自然,许攸也比其他人更多知道一些曹操少时的“丑事”;大战居功甚伟,人前骄傲本属正常,但“许攸”却找错了“显摆”的对象。许攸之骄傲比他人更胜一筹,不仅人前傲视,竟还将“轻谩”曹操当成了人前作秀的资本;其实按照曹操的性格,此些许小事本无伤大雅,“故人”一时癫狂也可以理解,更何况“许攸”乃是大功之人。

正因如此,每每许攸兴起之时皆言“阿瞒”,多有以曹操取乐的举动,甚至经常言曰““阿瞞,非我何得以冀州!”曹操也屡屡配合,笑着说“是”。或许在曹操看来,许攸此举不过是大喜过望后出现的狂言,配合一下,满足他的虚荣心也就罢了;可曹操此举又一次捧杀了“许攸”。在曹操眼中“许攸”此举是故人狂欢;但在许攸看来却是曹操对自己的放纵和感激。

其中更重要的一点,此时的曹操已不是当年的“阿瞒”,而是继袁绍之后的“天下霸主”。能与手握百万兵马的“天下雄主”勾肩搭背,甚至直呼乳名,在大多数人看来“许攸”的身份自然与曹操并驾齐驱,甚至可以说凌驾于跟随曹操出生入死的所有人;“许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这才敢在众人面前更加肆无忌惮的目中无人。但“许攸”和曹操都忘了另一点,“许攸”凌驾众人之上非但没有促使其高人一等,反激怒了众人。

更何况“许攸”本品行不端,早有贪敛暴虐之恶名。况本侍袁绍,“官渡一战”皆因这位旧臣叛变才促使袁绍大败,说起来“许攸”可不是一般的“背主求荣”,甚至是位“弑主而乐”的罪大恶极之人;自古“君臣忠义”都是为臣者的本分,许攸本已间接杀了旧主“袁绍”,今又如此癫狂,任谁看到也会嗤之以鼻。许攸癫狂,出言无礼自然也会引起“曹操”的反感,不过是胸怀坦荡,不予理睬而已。

但此类事件被许攸当成了家常便饭可就不行了,尤其是曹操此时“为君”,对帐下臣子的“忠义”之道更为敏感,许攸此“弑主求乐”的行为自然会引起曹操的关注。其实这很正常,别说曹操,就是换个人也会想“许攸如此对旧主‘袁绍’,谁又能保证他不会再度对曹操做出同样之事?”当然不仅如此,仍以“曹操”为君言之,为君者必人前立威;曹操帐下众多文臣武将,其优于“许攸”者不在少数,但这些人在曹操面前仍报以“忠君”的谨慎态度;反观“许攸”如此,曹操威信何在?日久人人效仿,君不成君,纵有百万铁甲也必成日后散沙;恐怕这些都是曹操最为顾忌之处,杀心虽起,不过是碍于“过河拆桥”的名声罢了。

就在“许攸”得到曹操默许后,更加傲慢癫狂的时候,一日入“邺”东门之时,他竟大庭广众之下对左右言“曹家人要不是我,都进不了这个门!”许攸至此殒命;一说被“许褚”怒杀,一说是曹操听闻后擒杀。但不管怎么说,“许攸”终究被曹操所杀;那么问题来了,猖狂了许久的“许攸”,为什么在这次“显摆”中却被杀了呢?其实这句话并非一般的“狂言”,一则有曹操忍无可忍的原因,二则许攸犯了“军纪”。

试想,许攸不过一儒士,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夺了偌大的袁绍之地?纵有献计也不过是“许攸”本为袁绍之臣,知道些旧主军中秘密而已;把这些秘密以“进身”之用透露给曹操,即算不上“奇谋”,也称不上光彩。更何况曹操帐下猛士,皆冒死征杀才换来了“火烧乌巢”,又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生命,难道还不及“许攸”卖主的功劳大?许攸此言明显犯了军中大忌,“扰乱军心,妄言战事”之罪已经坐实;因此,无论是“许褚”或是“曹操”,许攸终究难逃一死的结果。

至于曹操杀了“官渡之战”的首功,为什么没有落下“过河拆桥”的恶名,原因其实很简单,一则“许攸”傲慢日久,人人愤恨;二则“许攸”乃是背主求荣之辈,早被众人所不耻;当然,违反军纪也算得上一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茶具推荐!旅行茶具销... 嗨,茶友们!2025年旅行季火热开启,相信你也和我一样,渴望在旅途中泡杯好茶,瞬间找回家的惬意。但面...
原创 他... 如果有人问三国时期最有名的谋士有谁,大家肯定不假思索地说:蜀国的诸葛亮、魏国的司马懿、东吴的鲁肃等。...
原创 1...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
原创 美... 【历史】从国家发展基础来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有人的地方才有江湖,人多力量大。所以人力资源成为国家...
原创 海... 海瑞到底算不算一个合格的官,看完你就知道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奇怪的事,其中最怪的一件事就是诞生了海瑞...
原创 北... 一门世代建奇功,千载传颂英烈名,女儿当起男儿身,保家卫国丧满门。千百年来,以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将的故事...
原创 此... 战国时一个战乱纷起的时代,各诸侯国为了称霸纷纷发起战争,诸侯国见相互的厮杀也尤为的激烈,这样的时代的...
原创 李... 明朝末年,朝政的腐败和外族的入侵,让王朝走进了末路,百姓们的生活也是越来越艰苦。或许是上天要灭亡老朱...
南北朝是怎么形成的? 说到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不能不讲到宋武帝刘裕其人。他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南部中国的统治构架,基本上...
原创 太... 1851年1月,洪天王在广西桂平金田村举起义旗,宣布向已统治中原达两百多年的大清王朝发起挑战。在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