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记载了这则志怪故事,原来商朝是这样灭掉夏朝的!
创始人
2024-11-07 22:48:03
0

原标题:出土文献记载了这则志怪故事,原来商朝是这样灭掉夏朝的!

本文为林屋公子“文物里的早期中国”系列011: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

先讲一个有趣的志怪故事。

商王汤射落了屋顶一只赤鹄,让小臣烹饪为羹。商汤妻子纴巟自己想尝,于是胁迫小臣,自己吃了后还分给小臣,两人吃完后,双目都能见到四海之外。之后商汤发现被人偷食,小臣就慌忙逃亡夏都。但被商汤诅咒倒地。一群乌鸦围着小臣想啄食,其中一只赤乌就让大家去吃夏桀的祭品,还说上帝让两条黄蛇和两只白兔躲在夏桀寝宫,又命后土神长两个筍(竹笋)在夏桀床下。伊尹听说之后,赶往夏都,拆掉屋顶、杀死蛇兔、挖出筍,救了夏桀。

这个故事可能很多朋友不太熟悉,出自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商汤的这个“小臣”,结合其他文献记载,就是伊尹。

对于伊尹其人,我们并不陌生,他简直就是商朝的吕尚。根据我们熟悉的说法,他们两人都出身寒微,一个是厨师,一个是渔夫,被国王发现任命宰相;之后在改朝换代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一个辅佐商朝灭亡夏朝,一个辅佐周朝灭亡商朝;不过,伊尹比吕尚还要厉害,日后商汤孙子太甲在位时胡作非为,被伊尹囚禁桐宫三年之久。之后太甲改过自新才被迎接回朝,以致伊尹又和罢免皇帝的西汉大将军霍光齐名。

这些伊尹史料基本都出自《史记·殷本纪》;但也要注意到,《殷本纪》本身存在粗疏矛盾之处。比如伊尹和商汤是如何认识的?《殷本纪》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伊尹作为有莘氏的陪嫁,用烹饪之道游说商汤;但同时还记载另一种说法,说伊尹本身是天下有名的隐士,被商汤主动征聘。另外,“伊尹放太甲”也是著名公案,古本《竹书纪年》说伊尹不是主动迎接太甲回朝,而是自己篡位最后被太甲政变所杀!那么,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伊尹?

上世纪至今的各种出土文献,对于伊尹的记录非常之多,可以说是个历史名人了。除了甲骨文、金文之外,在战国秦汉简帛里,就有清华简《尹至》《尹诰》《赤鹄之集汤之屋》《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良臣》、上博简《容成氏》、银雀山汉简《晏子》《孙子》《君臣问答》、马王堆汉帛《九主》均提到伊尹其人。这些记载与传世文献有同有异,我们不妨从甲骨文说起。

在甲骨文里,伊尹享受的祭祀颇为隆重,不但配祭先王,而且还被祈福,可见伊尹就是德才兼备的社稷之臣,绝非古本《竹书纪年》说的谋逆之贼。到春秋青铜器叔夷钟里,直接称伊尹为“伊小臣”,这就伊尹出身低微的由来。不过,尽管“小臣”在春秋战国已经是奴仆的称呼,但商代和西周的小臣,却不是低贱之臣,相反还是国王的心腹。甲骨文有记录“小臣”为商王驾车、发号施令、奉祀先人等。

到战国时期,关于伊尹的记载就井喷了。

前文提到《史记》的两种说法,分别溯源于《墨子》和《孟子》。根据《墨子》的说法,伊尹是有莘氏从事厨师的小臣,然后被商汤提拔成为宰相,但没说两人是如何相识的;清华简《汤处于汤丘》说商汤在有莘氏娶妻,伊尹作为厨师陪嫁;《吕氏春秋》说,商汤先向有莘氏索要伊尹遭到拒绝,这才提出联姻从而得到伊尹;而《史记·殷本纪》说伊尹为了投奔商汤,主动担任陪嫁的媵臣,然后以烹饪之道向商汤献计,伊尹也因此被称为厨师之祖。

与陪嫁的小臣之说不同,《孟子》则主张伊尹出身隐士,他在有莘氏耕作为生,但却乐于尧舜之道,商汤三次派遣使者去请他,伊尹才愿意出山相助。这就很像刘备和诸葛亮的“三顾茅庐”了,而到了《史记·殷本纪》里,更是说商汤请了伊尹足足五次。所谓的“尧舜之道”,晁福林先生指出,是伊尹针对夏朝的专制集权,建议推行民主平等的主张,这样才争取到更多盟国支持,“网开一面”的成语正是来源于此。

此外,《鹖冠子》还说伊尹是酒保出身。这些出身的记载,都和吕尚颇为相似。其实,不管伊尹还是吕尚,在三代这样的氏族社会里,作为一介贱民是不可能成为国家重臣的。战国诸子的说法无非体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墨家学派出身低微,所以把伊尹也说成是陪嫁的小臣;而儒家孟子出身较高,所以他的笔下伊尹就是个隐士。这两说经过后世的不断增饰,就成了《史记·殷本纪》里收录的两种说法。

现在我们回过头看《赤鹄之集汤之屋》,这个故事可以联系战国流传的间谍说。《吕氏春秋》就说商汤射伤伊尹,用这种苦肉计取得夏桀信任;古本《竹书纪年》说“末喜与伊尹交,遂以间夏”,原来夏桀宠爱妃子琬琰而疏远了原配妺喜,于是伊尹串通妺喜获取内部情报;清华简《尹至》说伊尹提供的情报主要是夏桀宠爱女乐、不恤百官,以便商汤见机行事。《孙子兵法·用间》说“殷之兴也,伊挚在夏”,总结了伊尹在商代夏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庖厨说”和“间谍说”未必是实录,如果认为有一定可信来源,“庖厨”的称呼脱胎于家族职务,但显然不可能是厨师,正如“司马”不是弼马温一样。西周金文有类似的“膳夫”一职,能够出纳王命,有自己的土地财产,类似于行政部长一职。“间谍”则应该是指伊尹所在的有莘氏本来是夏朝王族,但在商灭夏时投靠商汤,那么伊尹在其中确实可能扮演了纵横捭阖的角色。

总的来看,伊尹的出身并不低,甚至可能就是伊氏族长;《吕氏春秋》和清华简《尹至》都提到商汤与伊尹结盟,那么他们并非是单纯的君臣关系,而是更加类似于盟友。凭借这个身份,伊尹进入商王朝后才能同时任职“尹”。

在伊尹的活动下,商汤联合了更多方国,并消灭夏桀的三个死党:韦国、顾国、昆吾,最终在鸣条之战中一举击溃夏朝主力,夏桀被放逐南巢。夏朝灭亡,商朝成立,此年是公元前1600年左右。

参考文献:

杜勇:《清华简与伊尹传说之谜》

胡其伟:《伊尹与夏商之际历史研究》

荆铃铃:《先秦时期伊尹形象的演变》

李爽:《清华简“伊尹”五篇集释》

温皓月:《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之伊尹材料整理及相关问题研究》

文物里的早期中国系列:

考古发现的商王世系表,证明商朝存在,但颠覆了《史记》这些记载

这件文物记录了夏朝历史,为什么还有人认为夏朝不存在?

这件文物说华夏先祖“知母不知父”,究竟暗含着怎样的文化隐喻?

出土三千年前的一片牛肩胛骨,颠覆了《尚书》《史记》的重大记载

新世纪香港发现的一件青铜器,或许能解开史前大洪水之谜

作者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出版著作《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网易历史频道等纸刊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蒙... 提到成吉思汗,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领袖,也是广为人知的英雄之一,堪称世界历...
原创 三... 探秘三国单挑王:硬指标下的名将较量 一、三大核心评定指标 在“三国名将”的排名里,吕布位居榜首,赵...
原创 美... 在2001年,美国的一场国际学术讲座上,气氛突然变得凝重。一位来自美军航天司令部的少将站起身,脸上带...
原创 美... 阅读前的提醒 在阅读本文之前,我们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以便未来方便获取我们持续推送的相关...
原创 张... 东北军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两次直奉大战到后来的东北易帜与西安事变,曾经的东北军力量...
原创 吉... 在非洲的地图上,坐落着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小国,那就是吉布提。这个国家的面积仅为23200平方公里,远...
原创 缺... 在阅读本文之前,真诚邀请您点击下方的“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随时获取我们的文章,并便于进行讨论和分享...
原创 日... 2005年5月19日,一位年逾九十的老人,在两位陪伴下,步履蹒跚地走上了卢沟桥。走到桥中央时,他突然...
原创 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我们将继续为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秦琼究竟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 秦琼究竟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正史中有哪些记载? 历史就像一本永远翻不完的剧本,每个角色都有被遗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