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上了梁山之后的好汉们整日就是大口喝酒、大碗吃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间也互相称兄道弟一派和气,如同好汉歌中那般唱的“生死之交一碗酒,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毕竟在共聚大义的时候说的就是同富贵、共患难,但话虽如此,这一百单八将中的绝大多数好汉出身都不太干净,比如周通、王英都是爱强抢民女的贼人,如鲍旭、邓飞都是杀人如麻的山大王,如白胜、马麟都是街头的闲汉出身,甚至还有石勇这种赌徒,段景住、时迁这样的贼人,基本上三教九流之人上了梁山都摇身一变成了好汉,难不成一个“好汉”的名号真能改变他们是恶人的事实?这样一帮人聚在一起难道真能一派和气?从正常逻辑上来看就是挺扯淡的一件事。
事实上梁山也一直都是个是非之地,咱都不聊李逵与扈三娘这种不共戴天的仇人要如何相处了,就聊聊梁山选寨主这事,就曾经闹出过人命,第一任寨主“白衣秀士”王伦就是被后来成为梁山五虎将之一的“豹子头”林冲给杀死的,当然,这与他自己嫉贤妒能有关,但结合后续的剧情来看,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原本就不是一路人,强行聚在一起难免有摩擦,这一点在宋江和晁盖之间也能看出。
宋江和晁盖虽然在书中表面上也是一派和气,以兄弟相称,但是晁盖武艺虽比宋江强,论管理山寨,笼络人心,他的确不如宋江,他却不自知,宋江上山之后势力壮大的速度显然是超出了晁盖所能掌控的范围,这一点在书中体现得很明显,而压死晁盖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攻打曾头市一役了,而此役在读者群体中争议颇多,“宋江害死晁盖”这种说法也的确不是空穴来风,毕竟取代晁盖的是他,篡改晁盖遗言的也是他,那么顺着这个思路,宋江是如何害死晁盖的呢?和另外一位好汉有关,书中对于他俩的描述也显得十分可疑。
宋江要让晁盖死,自然不能自己动手,而是要“借刀杀人”,这把“刀”自然就是那曾头市,但如何要能让晁盖与曾头市起冲突呢?于是本文要提到的那位关键先生出现了,他即是梁山排名末尾的“金毛犬”段景住了,段景住为何排名梁山末尾?你看他和宋江的关系就知道了。
段景住这人登场于原著第六十回,而晁盖也就是在这一回战死的,你看看段景住登场时的这段描述,原著道:“宋江同众好汉军马,已到梁山泊边,却欲过渡,只见芦苇岸边大路上,一个大汉望着宋江便拜。宋江慌忙下马扶住,问道:‘足下姓甚名谁?何处人氏?’那汉答道:‘小人姓段,双名景住;人见小弟赤发黄须,都呼小人为金毛犬。祖贯是涿州人氏,平生只靠去北边地面盗马。今春去到枪竿岭北边,盗得一匹好马,雪练也似价白,浑身并无一根杂毛,头至尾,长一丈,蹄至脊,高八尺。那马又高又大,一日能行千里,北方有名,唤做照夜玉狮子马,乃是大金王子骑坐的,放在枪竿岭下,被小人盗得来。江湖上只闻及时雨大名,无路可见,欲将此马前来进献与头领,权表我进身之意。不期来到凌州西南上曾头市过,被那曾家五虎夺了去。小人称说是梁山泊宋公明的,不想那厮多有污秽的言语,小人不敢尽说。逃走得脱,特来告知。’”宋江是第一个遇上段景住的人,而他对段景住这段询问有点儿像是明知故问说给身边的人听的感觉。
而听段景住介绍完自己后,书中出现了另一段旁白,道出了此时宋江的内心想法,原著道:“宋江见了段景住一表非俗,心中暗喜,便道:‘既然如此,且同到山寨里商议。’”原本要献给梁山的马匹被曾头市抢了,宋江他心中暗喜什么?如果说他是暗喜得到了一个人才,那又怎么会让他排在第一百零八位?原著中在段景住之前上山的厉害的好汉也不曾让宋江这般“暗喜”,这段描述值得玩味。
之后的剧情大家也都知道了,晁盖出征曾头市结果中箭身亡,宋江与卢俊义来了一场“寨主竞选”,其实卢俊义压根不敢与他争,宋江顺利当上寨主,为了避嫌,只能让这位与他打配合的段景住排名末尾,甚至比出卖过晁盖的白胜、偷鸡摸狗的盗贼时迁还要低,若说时迁有轻功比较厉害,那段景住难道还不如白胜?
不仅在排名上避嫌,甚至就连段景住的死也挺蹊跷的,段景住死前最后一次执行任务显得很奇怪,原著道:“众将都到城中歇下,左右报道:‘阮小七从江里上岸,入城来了。’宋江唤到帐前问时,说道:‘小弟和张横并侯健、段景住带领水手,海边觅得船只,行至海盐等处,指望便使入钱塘江来。不期风水不顺,打出大洋里去了。急使得回来,又被风打破了船,众人都落在水里。侯健、段景住不识水性,落下去淹死海中,众多水手各自逃生四散去了。’”不识水性的人被派去执行海上任务?更何况身边有个水战牛人阮小七,要救两个落水的兄弟不是很轻松?侯建这家伙也是冤,只怕是成为了宋江要灭口段景住而掩人耳目的牺牲品,顺带着一起除掉了。
有人会问“宋江做得出这种事吗”,他当然做得出,这一点从原著中他为了保全自己的忠义之名将李逵毒死就能看出,李逵说是宋江的忠犬也不为过,最后却死在自己信任的大哥手里,只能恨自己跟错了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