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视为“镜子”的魏征,排行凌烟阁功臣第四,死后墓碑被推?
创始人
2025-10-25 18:04:22
0

李世民和魏征这对帝王与功臣的关系,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人传颂,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魏征死后不久,他的墓碑竟然被李世民下令推倒。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魏征的名字与瓦岗寨密切相关,这个地方曾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支“反叛军队”的基地,培养了众多隋唐时期的英雄人物,而魏征便是其中之一。魏征年轻时并不显赫,他曾因身体虚弱,做过道士来谋生。后来,他加入了瓦岗寨,投身到反叛阵营,并最终成为李渊的部下。

随着战局的变化,李渊被窦建德俘获,魏征也顺理成章地转投了窦建德。李世民崛起后,成功击败了窦建德,魏征又回到了李渊的阵营。但在那时,魏征选择支持李建成,这让他成为了李建成的忠实支持者,甚至策划了多次针对李世民的行动。然而,随着历史的转折,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成功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魏征也被捕,并被带到李世民面前。

面对这个曾经反复投靠不同主子的“变节者”,李世民十分愤怒,他直言责问魏征:“我做错了什么,竟然让你这样挑拨我们兄弟的关系?”然而,魏征毫不畏惧,他回道:“若太子早听我的劝告,今天怎会有如此后果?”这一番话让李世民豁然开朗,他不仅赦免了魏征,还重用他,给予了极高的官职和厚待。

李世民意识到,作为一位新兴的帝王,必须有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而魏征正是那样一个人物。魏征的直言不讳和忠诚,赢得了李世民的极大信任。魏征不仅在朝堂上敢于与李世民顶撞,甚至有时会当面与李世民争论,直到李世民最终收回命令,才肯停口。

有一次,李世民为纪念长孙皇后,决定在苑中建一个高台,以便可以俯瞰皇后的昭陵。完工后,他邀请魏征一同登高观景。可是,当李世民指向昭陵时,魏征却言辞反问:“陛下,请原谅,老臣我怎么看不见呢?”李世民疑惑不解,魏征却突然说道:“哦,原来您指的是昭陵,我以为是献陵呢。”此话一出,李世民脸色大变,因为献陵是李渊的陵墓,魏征的话显然是在讽刺李世民“有了媳妇忘了爹”。李世民无奈,只得命令拆除高台,事情才得以平息。

尽管魏征的直言有时触动了李世民的底线,但李世民却始终没有因此对魏征心生怨恨,反而更加信任他。李世民晚年回顾自己的一生,决定为自己的功臣们留下名垂青史的机会。于是,他命令阎立本绘制了24幅功臣画像,悬挂在凌烟阁中,而魏征排名第四,显示了他在李世民心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李世民晚年对继承人的安排,事情发生了变化。李世民原本打算将帝位传给太子李承乾,为此,他让魏征担任太子太师,辅佐李承乾。然而,李承乾由于担忧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在一些人的怂恿下,发起了兵变,逼迫李世民退位。这一事件震动了朝堂,李承乾被幽禁,参与谋反的谋士或被杀害,或被贬职。作为太子太师的魏征,也难辞其咎。

因此,李世民下令推倒魏征的墓碑,并让魏征的家族蒙羞。这一举动引发了轰动,不仅破坏了李世民一贯塑造的“纳谏”的形象,也让魏家后人陷入恐慌。好在,李世民并未执迷不悟。征讨高丽失败后,他深感愧疚,决定恢复魏征的墓碑,并大力赏赐魏家后人,以此来弥补之前的过错。

最终,魏征的故事不仅成了历史的佳话,也展示了李世民作为一位帝王在面对失败与错误时的反思与宽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油画少女的服饰又这么多种元素 这几年复古风回潮势头强劲,港风,法式风情,又开始新一轮翻新,各种时尚元素都在再创作,然后重新粉墨登场...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上海... 点击👆查看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2026演出季宣传片 今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召开了2026演出季新闻通气...
从出书到游学:小鹅通助力水彩培... 在个体追求热爱与事业协同发展的趋势下,小鹅通创始人鲍春健发起的《老鲍对话标杆客户》栏目,持续挖掘各行...
与泥相约(158)|屋檐河上的... 亲爱的小馆家们 海口市龙华区 与泥相约 屋檐河上的精灵—瓦当 亲子陶泥活动 开始报名啦! 滴水瓦当 ...
俄总理返程莫斯科后,普京向俄罗... 最近,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刚刚结束了他的中国之行,回国后便收到了来自总统普京的重磅指示:要加速建设俄罗...
从“赏陶”到“制陶”!佛山“温... 陶艺工坊第一场 作为“温度”——佛山当代陶艺邀请展的重要延伸,陶艺工坊成功举办三场,吸引了近100位...
套现16亿元!闻泰科技第二大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闻泰科技(600745.SH)再遭减持。 11月5日晚间,闻泰科技发布公告称,公...
活动预告丨“学长的火炬”图书接... “学长的火炬” 图书接力计划 书籍驿站 每一本书都是一封等待投递的信,寄件人是素未谋面的知己,收件人...
于适冠冕加身秒穿封神,宁艺卓戴... 继VOGUE20周年盛典之后,ELLE也在10月28日迎来了自己的80周年盛典,这两次盛典可谓是既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书法?——关于...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职位、名望等非艺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