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羽的表现来看,他的武艺并非最强,实际上,排在他前面的人至少有三位:吕布、孙坚和文鸯。
一、吕布——“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吕布常常被误解为一个不怎么样的武将,许多人认为他在《三国志》中没有大规模的战功,实际上,从他的经历来看,他的武艺绝对属于三国中的顶级。
1. 诛杀丁原
吕布最早是丁原的部下,一个不起眼的主簿。后来,他被董卓收买,杀了丁原,却没有引发兵变。丁原是并州军的领袖,手下有许多名将,比如张辽等人。尽管有这些大将,吕布却能够轻松拿下并州军的控制权,这不仅表明他武艺高强,还显示了他的领导能力。即便吕布之后落魄,依旧有像张辽、臧霸这样的名将誓死跟随他,足见吕布的威慑力。
2. 辕门射戟
在刘备被袁术派遣的纪灵三万大军围攻时,吕布出面调解。他在军营门口插上戟,提出一个条件:射中戟上的小支就罢兵言和,射不中则继续交战。结果,吕布一箭射中了小支,所有在场的将领都对他的神力和武艺赞不绝口,纪灵也因此放过了刘备。
3. 缚虎不得不急也
吕布的单兵作战能力同样不可小觑。曹操曾与吕布交战三个月都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最终吕布被手下叛变所败。吕布被捕时,曹操对看押他的人说:“绑老虎怎么能不紧一点呢?”这句话表明,吕布的战力即使在被俘时也令曹操极为忌惮。关羽见到吕布时,也尊称他为“吕将军”,足见他对吕布武力的认可。
二、孙坚——斩华雄的英雄
许多人可能误以为是关羽斩华雄,但实际上,《三国志》记载,真正斩杀华雄的是孙坚。孙坚是孙策和孙权的父亲,江东势力的奠基者,因其勇猛的作战能力而著称。孙坚多次亲自上阵,几乎每战必胜,以至于董卓曾直言,十八路诸侯中,他最忌惮的就是孙坚。
华雄是董卓手下的猛将,曾多次斩杀敌军将领,但最终被孙坚一刀斩下,极大提升了孙坚的威名。此战之后,十八路诸侯军气吞万里,威势大增,孙坚也因此成为三国时代名列前茅的武将之一。
三、文鸯——后期三国的猛将
文鸯可能不为许多人熟知,因为他活跃在三国后的时期。虽然那个时候,三国的关注度已逐渐下降,但文鸯依然是一位不容忽视的名将。文鸯在年轻时随父文钦反叛司马家族,在战斗中展现了出色的个人能力。文鸯带领十余骑兵七进七出敌阵,斩杀数百敌军,最终甚至把司马师吓死。这个战绩堪比关羽在长坂坡的英勇表现。
后来,文鸯投降司马家,并成为司马家的猛将,镇守边疆。在司马炎时期,他击败了鲜卑族的秃发树机能,还成功招降了20万鲜卑族人,名声大振,堪比关羽的水淹七军。
总结
关羽在《三国志》中无疑是一位威震华夏的英雄,陈寿对他十分赞赏,认为他是唯一一位“威震华夏”的人物。关羽以一己之力斩杀颜良,令其威名传遍整个三国。但关羽也有明显的性格缺陷——他过于高傲,这也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他对士族的态度较差,尤其是在与糜芳的关系上,最终导致糜芳投降孙权,为关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尽管如此,关羽的勇武仍然无可否认,而他那种独特的个性也让他成为了三国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