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前期,太康沉迷享乐,荒淫无度,导致东夷的后羿发动了政变,史称“后羿代夏”。类似的情况在商朝也发生过。商朝刚建立时,商王太甲继位后过度享乐,残暴对待百姓,朝政一团糟。尽管伊尹不断劝谏,太甲依旧不改,最终伊尹将太甲流放到商汤的墓地附近,让他反思过错,同时自己掌握了政权,这成为商朝的第一次宫廷政变。
不过,关于桐宫的位置,学术界有很大分歧。史书提到桐宫在汤冢附近(桐宫与汤冢发音相近),但对于汤冢的具体位置也有不同看法,导致桐宫的具体位置难以确定。有学者提出桐宫可能位于商丘南部、亳城,或是凤阳、洛阳偃师一带。尽管考古学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意见,但要完全确定桐宫的位置仍然困难。 然而,随着甲骨文的深入研究以及考古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桐宫可能位于今天的洛阳偃师商城。偃师商城是商朝早期一座规模庞大的古城,位于洛阳的北部,距二里头遗址仅六公里。根据最新的碳十四测定,偃师商城的建立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600年左右,符合商朝建立初期的时间线。汉代文献也提到商汤在发动革命后,曾在“下洛之阳”建立了都城,这也进一步支持了偃师商城作为商朝初期都城的可能。 与此同时,考古学家在郑州发现了二里岗遗址,这个遗址随着时间发展扩展成了郑州商城,而在该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中还刻有“亳”字。通过现代碳十四检测,发现二里岗文化的年代晚于偃师商城,这表明商人迁都郑州之后,偃师商城成为了“离宫”或陪都。 根据史书记载,伊尹将太甲放逐到桐宫,只是为了让他反省。三年后,太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便归来执政。伊尹因此被视为公正无私的政治人物,类似于周朝的周公。然而,《竹书纪年》却有不同的记载,它称伊尹在放逐太甲后,自己篡夺了政权,直到七年后太甲逃脱并反击伊尹,夺回了政权。这两种叙事之间的巨大差异,可能与桐宫的实际位置相关。如果伊尹只是希望让太甲反省,选择偃师商城作为桐宫位置是合理的,因为偃师商城曾是帝都,有反抗的潜力。而如果伊尹有篡位的企图,选择桐宫的位置则可能会更加谨慎。 甲骨文提供了重要线索。关于伊尹的记载在甲骨文中超过130次,而且大多数记载都充满敬意,表明伊尹在商王心中地位崇高,甚至享有与商王相同的祭祀规格。这表明,伊尹并非篡权者,而是忠诚辅佐商王的臣子。因此,如果伊尹真心辅佐商朝,他不可能将太甲放在太过偏远或不安全的地方,偃师商城既能保证太甲的反思,又能有效地监控他。 最后,关于桐宫位置的争议,商丘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地方。商丘被认为是商族的发源地,但目前并没有发现明确的商朝遗址或商汤时期的古城,因此桐宫位于商丘的说法可能并不成立。此外,中国地名的历史变迁使得一些历史谜团变得难以破解,伊尹将太甲放逐到桐宫的具体地点,可能永远都无法得到确凿的答案。 总的来说,虽然桐宫的确切位置仍存在争议,但根据现有的证据,偃师商城作为太甲桐宫的候选地最为有力,符合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