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国防部在10月8日的通报,以及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的公开声明,俄军宣布已经全面完成对顿涅茨克地区克列班-贝克水库以南被围乌军的清剿行动。被围乌军部队已全部被歼灭。这一消息被视为俄军在顿涅茨克方向取得的一个关键性战略突破,也是继马里乌波尔战役之后,俄军再次实现对乌军正规部队的完全围歼。
战场复盘:王牌部队如何布下“铁桶阵”
1. 提前布局的围歼战术
这次行动可以看作现代围歼战的一个典型案例。大约一个月前,俄军就开始秘密部署。西部军区侦察部队伪装成乌军后勤人员,准确摸清了战场周边三座关键桥梁的布防,为切断乌军退路埋下伏笔。行动当天凌晨,特种部队先用自杀式无人机炸毁M-26公路桥,然后近卫第一坦克集团军从奥斯基尔河东岸全面推进,右翼部队从别列斯托夫方向穿插进攻。短短几个小时,四个方向迅速形成紧密的“铁桶阵”,使乌军很快失去撤退与援助的通道。
2. 王牌装备的火力压制
此次参战的近卫第一坦克集团军可谓“王牌中的王牌”。在此前的哈尔科夫反击战中,他们就曾击溃乌军的两个机械化旅。此次行动携带了约300辆T-90M主战坦克、约400辆BMP-2步战车,以及2个“冰雹”火箭炮营,形成压倒性的地面火力基础。更关键的是,俄方的精准打击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用“柳叶刀-3”巡飞弹在空中盘旋40分钟寻找目标,三天内就摧毁乌军21辆装甲车和8门祖扎纳-2火炮,平均每小时就能清除一个目标。夜间则由“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轰炸后方设施,进一步瓦解乌军的抵抗意志。
3. 电磁战与后勤绞杀
此外,俄军还动用“摩尔曼斯克-BN”电子战系统,在约500公里范围内制造强力电磁压制区,瘫痪乌军的星链终端与无人机控制站,使其只能依赖民用通信,但这些通信系统接连被黑客攻击而瘫痪。同时,对乌军燃料运输线和弹药库实施精准打击,约有12辆油罐车先后发生爆炸,弹药库也多次发生爆炸,这些后勤打击导致被围乌军的补给线被切断,最终难以维持抵抗。
双方表态与战场影响
(此处为原文后续内容的标题,未给出后续具体表态与影响的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