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欧盟“无人机墙”援乌,强化国防工业供武器,靠制裁压俄而非谈和
创始人
2025-10-12 14:31:26
0

2025年10月1日至2日,欧盟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了一场备受关注的峰会。这场会议引发了国际社会的热议,不是因为有任何和平方案出台,而是因为欧盟领导人明确表示,不打算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冲突,反而决定继续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并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这种立场和之前偶尔提到的“和平”完全不同,甚至更像是将“升级冲突”放在了显眼的位置。

俄罗斯新闻社引用《欧洲保守派》杂志的评论,直接指出:“欧盟领导人再次通过行动表明,他们面对乌克兰问题时,选择升级局势,而不是谈判。”这话虽然尖锐,但从峰会内容来看,也并非空穴来风。

这次峰会的一个重点是推动建立“无人机墙”。听起来很复杂,但其实就是将多个欧盟国家的无人机集中起来,这些无人机不仅能进行侦查和预警,还能实施攻击。这一计划的目的是加强乌克兰西部和南部边境的防御。据了解,欧盟已经投入了12亿欧元作为启动资金,计划到2026年初形成初步成果。

除了无人机墙,欧盟还专门就如何应对俄罗斯所谓的“挑衅”提出了应对措施。更令人关注的是,峰会明确讨论了“放弃外交手段”这一议题,表明欧盟认为“对话与协商没有用”。

波兰副外长涅姆奇茨基在会上坦率地说,欧盟的主要工具就是制裁和持续供给武器,“与俄罗斯谈判的工具,要么是制裁,要么是源源不断的武器供应。”这番话非常直接,但也引发了一个问题:欧盟是否过于执着于施加压力,忽略了如果局势僵化,欧洲自身可能会受到的影响?

例如,欧盟军工产业的产能一直面临问题。2024年,由于炮弹产能不足,乌克兰的武器供应曾晚了两个月。为了弥补这个短板,欧盟在峰会后提出了一个“国防工业紧急计划”,计划在2025至2027年间,投入600亿欧元补贴军工企业,以提升关键军备的生产能力。然而,欧盟内部的军工协作问题并不小。例如,德国莱茵金属与法国Nexter想要联合生产炮弹,却因技术标准和利润分配问题进展缓慢。军工产能未能提升,合作又面临瓶颈,想要兑现“持续供武器”的承诺,恐怕并不容易。

与此同时,俄罗斯方面也有反应。克里姆林宫一直强调,北约的扩张和军事部署只会破坏地区安全,打乱战略平衡。俄罗斯坚称自己从未威胁任何北约成员国,也不想主动挑起事端,但如果西方挑战俄罗斯的核心利益,俄罗斯必定会作出反应。尽管欧盟如此强硬,俄罗斯仍表示愿意保持对话,前提是西方必须停止将欧洲“军事化”,并回到平等协商的安全框架上。

实际上,欧盟与俄罗斯的分歧根本无法调和。欧盟依然认为,通过军事支持和制裁能够推动局势朝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而俄罗斯则坚信,只有通过外交谈判才能解决问题,且西方必须首先放弃军事化欧洲的政策。

此外,2025年8月,联合国曾尝试在土耳其主持俄乌停火谈判的预备会,但欧盟因认为俄罗斯未表现出撤军意愿,劝阻乌克兰不参加,导致会议最终失败。这也表明,欧盟已经不再看重外交途径。

然而,随着对俄罗斯的制裁不断加剧,欧洲自身的经济和安全形势正受到影响。像意大利、希腊等南欧国家,由于对俄制裁,能源进口成本大幅上涨,许多工业企业面临倒闭,这样的经济损失不容小觑。更严重的是,这种分歧已经开始对欧洲的安全形势产生了不良影响。国际危机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10月,欧洲东部边境(如波兰和白俄罗斯边境、黑海地区)的军事对峙频次比2024年大幅上升,欧洲民众的安全忧虑也达到了自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以来的最高点。

欧盟希望通过“无人机墙”和不断加码的制裁来压制俄罗斯,但现有制裁的效果已经逐渐减弱。2022年,制裁曾使俄罗斯的GDP有所下滑,但随后俄罗斯积极开拓亚洲市场,并开始采用非美元结算方式。到2025年,俄罗斯的GDP预计将增长1.5%。

欧盟这一系列措施,能否最终实现预期目标,仍然充满变数。即使军工产能提升,武器供应继续加强,俄罗斯也没有表现出示弱的迹象。2025年9月,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系统,以回应北约在波罗的海的演习。欧盟不断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而俄罗斯则不断进行反制,这样的对抗局面恐怕难以在短期内得到缓解。

更深层次的根本问题在于,冷战结束后,1990年《巴黎宪章》曾明确表示,欧洲的安全应基于平等协商。然而,北约自那时以来已经扩展了五轮,接纳了14个新成员国,导致俄罗斯的西部边界距离北约阵营不到1000公里,这种局面让俄罗斯如何不担心自身安全?

总之,哥本哈根峰会明确展示了欧盟的立场:放弃外交、继续支持乌克兰、加大制裁力度。但这种路线的走下去,恐怕很难让局势得到好转,反而可能让欧洲陷入更复杂的安全困境。接下来,还需要观察欧盟是否能顺利提升军工产能,制裁政策是否会有所调整,俄罗斯又会采取什么样的反制措施。然而,不管双方立场有多么坚决,最好的解决办法仍然是坐下来谈判。如果一直依赖硬性手段,最终受影响的,将是欧洲民众的生活和地区的长远稳定,这显然不是任何人希望看到的结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嘉庆三年(公元1799年)2月7日,乾隆太上皇去世。嘉庆皇帝忍耐了很久,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机会,采取了...
原创 秦... 古代中国历史上,秦始皇陵是一个堪称奇迹的存在。在秦国历经几代君主的努力积累后,终于迎来了秦始皇的统一...
【有声阅读】第45期:《中国通... 新书速递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写于抗战时期的著作...
原创 吴... 他就是吴石的同乡、同学、战友和革命同志吴仲禧。 吴仲禧和吴石都是福建闽侯人 。1911年,两人一同参...
45岁谢霆锋演唱会上拿出保温杯... 11月7日晚,谢霆锋在苏州演唱会上的休息间隙,拿出保温杯来喝热水,并忍不住感叹:“谁想到保温杯会出现...
80后钦州市商务局原局长石璨升... 澎湃新闻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官网获悉,石璨已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分工方面...
原创 清...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制度存在了两千多年。尽管他们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但由于长期在皇帝或君主身边服务,宦官...
原创 中...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众多古都,它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
原创 纪... 1974年年底,李先念和纪登奎一起找到李德生商谈,告诉他需要辞去副主席职务。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没有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