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吴石的同乡、同学、战友和革命同志吴仲禧。
吴仲禧和吴石都是福建闽侯人 。1911年,两人一同参加了福建北伐学生军,当时因年纪小、个子矮被编在同一小队,从此相识 。
之后,他们又一起从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结业,被选拔入保定军校第三期学习,成为同学 。
抗战中后期,两人同在第四战区司令部工作,吴石是中将参谋长,吴仲禧是中将军法执行监 。
解放战争时期,吴石任国防部中将史料局长,吴仲禧任国防部监察局中将首席监察官 。
1937年,吴仲禧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在吴仲禧执行获取敌方情报的任务时,吴石积极提供帮助,利用自己的关系为吴仲禧开具介绍信,方便其获取重要情报,两人成为为革命事业共同奋斗的同志 。
1949年,吴石被任命为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要到台湾任职,他将这个情况告知了吴仲禧 。吴仲禧为他的安全着想,劝他慎重考虑,到台湾去是否有把握,如果不去,也可就此留下,转赴解放区 。
吴石则坚决表示:“国民党大势已去,早已不想跟它走了。只是我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现在既然还有机会,个人风险算不了什么 。”
他还提到,为了避免嫌疑,他的夫人王碧奎和两个小儿女也要去台湾,留下大儿子韶成、大女儿兰成在大陆,希望吴仲禧在必要时给予照顾 。
1950年的一天,吴仲禧收到新华社关于吴石被台湾特务机关处决的电讯稿后,顿觉视线模糊,心如刀绞。
“吴石……老吴……”吴仲禧喃喃地念着战友的名字,突然,眼前一黑,身体不受控制地从藤椅上滑落在地,晕厥了过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吴仲禧在一阵剧烈的头痛中苏醒。他躺在冰冷的地板上,额角磕在藤椅扶手上,渗出血丝,可他浑然不觉,只觉得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
“老吴啊!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吴仲禧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突然放声痛哭起来,声音嘶哑却充满力量,像积压了千年的火山终于喷发。
吴仲禧知道吴石潜伏在台湾的日子如履薄冰,但吴石为了信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
清醒过来,他认为吴石虽然牺牲了,但革命还没有结束,自己要带着吴石的遗志继续走下去 。
此后,吴仲禧在福建老家的祠堂里为吴石立了一块“忠魂永铸”的木牌,每年清明都会亲自祭拜,临终前还叮嘱子女要把自己的骨灰埋在闽江边,陪伴吴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