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年底,李先念和纪登奎一起找到李德生商谈,告诉他需要辞去副主席职务。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没有先例,所以李德生听后十分惊讶。李先念和纪登奎并不想再伤害李德生,也不想和他争辩,纪登奎直接开口,坦率地说:德生同志,您应该知道,按照常理和规矩,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资格和您谈这件事。但是,让您辞职是毛主席的决定。听到这句话,李德生也没有再说什么。 实际上,毛主席让李先念和纪登奎来传达这个消息是有深意的。李德生来自红四方面军,而李先念是红四方面军的老领导,纪登奎则与李德生在北京军区有多年同事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纪登奎和李德生有着类似的背景,他们的命运也有些相似。
纪登奎是一个典型的老干部。他出生于1923年3月,抗战全面爆发时年仅15岁,就开始参加革命,并于次年加入了共产党。在那个时候,他是名副其实的小八路,随着岁月的流逝,建国后,他变成了老八路。 纪登奎来自山西,建国后他长期在河南工作。他与毛主席的缘分始于河南,那是1951年春天,他担任许昌地委副书记。毛主席在建国后多次南下考察,每次经过许昌时,总会停下脚步,了解一下当地的发展情况。 毛主席钟爱许昌,不能完全没有曹操的历史背景。毛主席对曹操的文治武功非常钦佩,而曹操曾在许昌定都建业,这也是毛主席特别关注许昌的原因之一。 毛主席与纪登奎初次见面时,毛主席58岁,纪登奎28岁。刚开始,纪登奎在介绍许昌的情况时有些磕磕绊绊,但随着讲解深入,他越讲越顺,最终脱稿讲了一个多小时。毛主席对纪登奎的汇报非常满意。临别时,毛主席突然问:你挨过整吗?纪登奎抬头看着毛主席,稍微停顿后回答:挨过,有两次。毛主席笑着说:我也挨过,整了三次,比你多一次。然后毛主席继续说道:挨点整是有好处的。 纪登奎没有立刻回应,毛主席接着问:人家整你,是整错了还是整对了?纪登奎回答:整错了,两次都整错了。毛主席静静地看着纪登奎,没有说话。纪登奎看到毛主席的目光后,简短地讲述了自己遭整的经过,并解释了为什么自己认为是整错了。 毛主席听完后,话锋一转,问纪登奎:那你整过别人吗?整错了没有?纪登奎如实回答:我整过,也整错过,整的人比我被整的还要多。毛主席表情严肃地问:那你有没有杀过人,杀错过没有?纪登奎坦言自己曾经杀过人,也有过杀错的情况,并承认自己在工作中有失误。毛主席则平静地说:要刀下留人,能不杀就不杀,能少杀就少杀。 继续南下后,毛主席指派人去许昌总结纪登奎在宣传工作上的经验,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几个月后,纪登奎的副地委书记职务被正式提升为地委书记。 毛主席喜欢听真话,而纪登奎正是一个直率、敢说真话的人。因此,自1951年起,毛主席多次单独找纪登奎谈话,了解工作进展。有一次在重要大会上,毛主席当众称纪登奎为自己的老朋友。这里的老可能指的是他们之间深厚的关系,纪登奎与毛主席单独接触的次数,可能比许多中央干部还要多。 1988年7月13日,纪登奎去世后,李德生亲自前往纪家吊唁,并与纪登奎的家人一起回忆两人共同工作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