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能够成功击败刘备、吕布、袁绍、袁术等强敌,除了依靠其卓越的政治谋略,更多的是仰赖八位曹魏宗亲大将与五位外姓将领的共同作战。这五位外姓将领包括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和右将军徐晃,陈寿在史书中将他们并列为“五子良将”,这一称谓显示了他们在军中杰出的指挥才能和过人的战术智慧。他们的任务主要是指挥大军作战,而不同于蜀汉的五虎上将,他们更注重策划与指挥,并非以个人单挑为主。然而,如果将他们单从武力角度进行排名,谁最强,谁最弱呢?通过分析《三国演义》中的战绩,不难看出,徐晃是最强的,而于禁则位居最后。以下是对这五位将领的具体分析。
第五位:于禁
在五子良将中,于禁的战绩并不显眼。虽然他在正史上有过一些军事行动,但在《三国演义》中,他的表现相对较弱。于禁的名声大多来自于他屡次败给敌军。在徐州一战中,于禁与张飞交手,虽然双方交锋数回合,但最终于禁败北;在濮阳城外,他与乐进共同抵御吕布的进攻,却依然败下阵来。在潼关之战中,于禁更是被马超压制,仅仅几个回合便被逼退。最令人惋惜的是,在一场战斗中,他误伤了韩遂的部将李堪,这一失误无疑影响了他在众将中的形象。基于这些不太成功的战斗表现,于禁被视作一个普通的二流武将,位居最后。
第四位:乐进
乐进在正史中的声誉较高,具有勇气与胆识,屡次在战场上奋勇争先。然而,在《三国演义》中,他的表现远不如预期。乐进参战的次数不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战斗是与吕布的将领臧霸对决。两人大战三十回合,未分出胜负。此外,乐进还曾与东吴猛将凌统激战五十回合,结果也未分高下。尽管如此,乐进的箭术不容小觑,在定陶之战中,他精准射杀了敌将成廉,在冀州之战中也成功射杀郭图。虽然乐进的表现不如其他强将,但至少他在射击方面有过不小的成就,因此他被排在了第五位。
第三位:张郃
张郃最初是河北的名将,与颜良、文丑并列为四庭柱之一。可惜的是,他在《三国演义》中多次被五虎上将击败,比如被马超打了二十回合、被赵云击退三十回合、被张飞痛打一番等。尽管如此,张郃也有一些显著的胜利记录,他曾在阳平关斩杀张鲁的大将杨昂,并在巴西之战中斩杀张飞副将雷铜。在街亭之战中,他更是大获全胜,击溃了马谡的军队,成功夺回了街亭。此外,张郃是五子良将中最后一位去世的,将他排在第三位并不为过。尽管他在早期屡遭失败,但在诸葛亮去世后,他已成为曹魏军中的顶尖猛将,能力可与一流武将比肩。
第二位:张辽
作为五子良将中最为出色的战将之一,张辽凭借出色的战术和单挑能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绩。张辽在官渡之战中与张郃大战四五十回合,双方未分出胜负;他还与东吴的两位猛将太史慈与凌统展开过激烈的对抗,两场战斗分别持续了七八十回合和五十回合,最终均以平手告终。除此之外,张辽还在多个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他斩杀了蒋奇、沮鹄等敌将,还成功击杀了乌桓单于蹋顿,并在赤壁之战中,一箭射中黄盖,为曹操逃脱创造了机会。尽管张辽与张郃在单挑中势均力敌,但他在多个方面的表现,使得他最终排在张郃之前,位列第二。
第一位:徐晃
徐晃在五子良将中无疑是最强的武将。他不仅在指挥作战方面有着卓越的能力,而且在单挑中也表现得极为出色。徐晃曾与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等七位超一流武将交手,并且有几次与关羽战斗长达八十回合,最后以平手收场。他的斩将纪录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先后斩杀了郭汜的部将崔勇、李乐、汪昭等敌将,还成功生擒审配等人。徐晃的综合战力已经接近超一流武将的水平,因此他毫无争议地位居第一。
结语
如果单纯从战力角度来看,五子良将的排名无疑会发生变化。徐晃凭借其出色的单挑战绩和综合战力超越了张辽,位列第一;张辽凭借在多个战场上的杰出表现排名第二;张郃则排在第三;乐进和于禁则由于相对较少的战绩,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