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麾下最勇猛能战的大将周文,曾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关中。本来声势浩大,军威逼人,却在戏水(又名戏亭,今陕西西安临潼一带)一战中,被秦将章邯统率的“刑徒军团”迎头痛击。周文军大败,损失惨重。章邯不但胜而不骄,还抓住战机持续追击,一连串捷报频传,屡屡击退周文军,战果累累。最终在濯池一役中,秦军再次大获全胜,周文兵败自知无颜再活,只能选择自刎殉国。
在戏水惨败后,周文只得率残余之众退守至函谷关以东的曹阳(今河南灵宝东北曹阳镇)。他苦心死守,想凭坚固险要的地形与秦军周旋,拖延时间,等待陈胜派兵增援。整整三个月,周文与将士们困守孤城,忍饥挨寒,始终坚信援军会到,但他所盼的援助终究没有出现。与此同时,北方的赵王武臣与自立燕王的韩广为了权力互相争斗,毫无大局观;而周市在攻入魏地后,也起了异心,急于树立一个听命于自己的“傀儡魏王”。更糟糕的是,陈胜本人却沉湎于享乐,在陈地大肆宴饮,推行繁琐的等级礼制,早已偏离了最初的理想。
史书记载,陈胜早年为人佣耕,曾望着天际的大雁慨叹,对同伴说出“苟富贵,毋相忘”的誓言。然而当时的农友们却讥笑他痴人说梦,哪料到他真有一日能称王称霸。陈胜当年豪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展现了远大的抱负。然而,一旦权力与富贵在手,他却背离了初心。称王后,他不仅忘了故旧,甚至因旧友直言揭短,心生嫌隙,竟狠心将昔日同甘共苦的同伴处死或驱逐。甚至连前来探望的岳父,他也不屑接待。这种待人态度,使得人心渐渐离散。
与此同时,陈胜所倚重的副手吴广率精锐围攻荥阳。吴广虽勇,却不懂兵法,只知一味猛攻,结果在秦将李由的顽强防守下,损兵折将,城下血流漂杵,却始终攻不下城池。部将田臧等人建议分兵驰援曹阳,救出周文,但吴广顽固拒绝,坚持死攻荥阳,结果导致周文孤军无援,最终被章邯彻底击溃。周文的死,对张楚政权而言是沉重的打击。
田臧等人眼见吴广执迷不悟,终于忍无可忍,矫诏将其斩首以安军心,并将头颅送陈胜。陈胜虽与吴广交情深厚,却也无力约束骄兵悍将,只能默认。田臧继任主将,却远不如吴广,结果在敖仓之战中被章邯击败,军队溃散,田臧亦战死。秦军势如破竹,接连解荥阳之围,又在各地痛击义军。楚军的节节败退,使得陈胜苦心建立的政权迅速土崩瓦解。
章邯乘胜追击,屡次大败义军,连邓说、伍徐等将领也相继溃败。陈胜震怒,或斩或贬,仍难挽颓势。随着秦军步步紧逼,陈胜仓皇转移,困守下城父。此时大势已去,将士离心离德。章邯又重金收买陈胜身边之人,最终其御者庄贾贪利弑主,将陈胜首级献与秦军。至此,首义之人陈胜,仓促一生,在寒风萧瑟中悲惨陨落。
陈胜虽开反秦之先河,掀起了质疑“天命”的狂潮,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但其自身为人有明显缺陷。酷吏横行,刑罚苛烈,待功臣刻薄无情,致使众叛亲离。最终,他倒在自己车夫的刀下,这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西汉贾谊曾评价他“材能不及中人”,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平凡之人,却点燃了反秦的第一把火。
(全文约1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