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879年大清北京什么样?古建筑配套泥土路,老百姓成群看老外
创始人
2025-11-16 23:01:29
0

1879年是光绪五年。还是慈禧垂帘。这是一组当时北京的街景老照片,不仅看出当时朝廷的无能,也看出对城市建设的荒疏。

北京古城墙高大雄伟,存在600余年,但部分区域已显破败。崇文门城楼等标志性建筑仍保存完好 。城市道路多为土路,泥泞难行,车马颠簸。御河两岸荒凉,东交民巷等区域排水系统落后 。 当时的北京人口超百万(1882年数据),但“户口日繁,待食者众”,城市资源紧张 。 清廷未推进现代基建(如柏油马路、铁路),洋务运动未改变整体落后局面 。 东交民巷被列强设为使馆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势力渗透加剧 。筒子河枯水期填塞沟堰,大高玄殿周边环境荒芜 。京杭大运河运输能力衰弱,燃灯塔等古迹仍存 。这一时期的北京,传统与衰败交织,现代化进程缓慢,为后续动荡埋下伏笔。

19世纪后期,随着洋务运动推进,北京逐渐接触西方文化,但多数百姓仍以传统生活方式为主。围观外国人可能源于对异域文化的猎奇心理。图二是围观外国人的人群,远处为北海白塔。1879年,北京街头常见百姓围观外国人的场景,尤其在北海白塔附近或东交民巷等区域。照片显示,人群围绕外国人拍照或活动,表现出浓厚兴趣。这种现象与当时北京作为通商口岸的开放性有关,但普通百姓对外国人仍持新鲜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博深股份:金牛研磨持续研发陶瓷... 证券之星消息,博深股份(002282)10月24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王曼昱战胜孙颖莎,成为卫冕全运... 继四年前的陕西全运会女单决赛,河北队孙颖莎与黑龙江队王曼昱又一次在全运会决赛舞台相遇。这一次,赢家是...
爱艺术爱上海(第三季)|世界看... 在上海,纵贯全年的文化事件正在成为丈量这座城市时间流变的特殊“节气”——“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和春天...
寻找“杜立特”,靳东说剧场艺术... 11月15日至16日,大型原创话剧《寻找“杜立特”》在浙江衢州首演。该剧由中国煤矿文工团监制,根植于...
百年罕见!首次在上海被目击,有... 这两天,在上海出现的一只颜色近乎黑色的鸽子引起观鸟圈、摄影爱好者圈的轰动。这只鸽子叫“黑林鸽”,于1...
美反华机构高喊:中国子弹已上膛... 美国臭名昭著的反华机构“中国委员会”又开始作妖了:“中国正用上好子弹的枪对着我们”! 观察者网消息显...
为劳动者放歌!广东工人艺术团送... 11月16日晚,喜之郎阳江基地灯火璀璨。由广东省总工会、省文化和旅游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阳江市...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 | ... 在贵州的青山绿水间,一股源自乡野的艺术力量正在勃发。从梵净山下到百里杜鹃,从黔中乡村到少数民族村寨,...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近期演出一览 寒来暑往, 又是秋冬转角处。 别让忙碌偷走生活的诗意, 来剧场, 收藏十一月的斑斓故事~ 十一月 演...
原创 朱...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