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玩笑,半生颠沛!苏轼这幅手札里藏着的文人恩怨
创始人
2025-09-30 16:32:25
0

笔墨流转间,藏着的或许不只是风骨,还有足以改写人生的恩怨。苏轼的《归安丘园帖》便是如此——这帧字迹洒脱的手札,因“归安丘园”四字得名,本是致好友章惇的寻常书信,却因一句无心的玩笑,让苏轼后半生日日与颠沛为伴。

时光倒回元祐元年(1086年)十二月,北宋的朝堂正经历着翻云覆雨的变化。神宗驾崩,哲宗继位,皇太后临朝听政,政治天平骤然倾斜。此前因乌台诗案被贬斥的苏轼,竟在短短8个月内连升三级,一路坐到翰林学士、知制诰的高位,离宰相之位仅一步之遥。而他的老友章惇,因属王安石新党,此刻正被贬往汝州,境遇天差地别。

彼时的苏轼,或许是想安慰落难的友人,提笔写下了这封《归安丘园帖》。可他骨子里的幽默诙谐,在此时却像一根刺,扎在了章惇的心上。信中那句“归安丘园,早岁共有此意,公独先获其渐,岂胜企羡”,读来是苏轼式的调侃——早年咱俩都念叨着归隐田园,没想到你倒先实现了,真让我羡慕啊!

可这话落在正遭贬谪的章惇耳中,味道全变了。身份的悬殊、境遇的落差,让这份“玩笑”成了最尖锐的嘲讽。在章惇看来,这分明是苏轼站在高位,对他的落魄幸灾乐祸。一股难以遏制的愤懑与怨恨,自此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苏轼向来识人精准,对章惇的执拗与狠劲早有察觉,却没料到这份被刺痛的怨怼,会化作日后汹涌的报复。当章惇重回权力中心,便立刻将矛头对准了苏轼。于是,这位文坛巨匠的后半生,成了一场漫长的流放:从惠州到儋州,越贬越远,在蛮荒之地受尽风霜,十年漂泊,几乎无一日安稳。

只是这场因“玩笑”而起的风波里,苏轼始终带着一份通透。自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他早已看透世事浮沉,面对章惇的步步紧逼,不怨不恨,对那封惹祸的手札也未曾后悔。“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份豁达,成了他对抗颠沛的铠甲。

恩怨终有了局。徽宗即位后,苏轼遇赦北归,却在1101年病逝于途中;章惇因曾反对徽宗继位,被贬至偏远之地,1105年在困顿中离世。历史的评判格外分明:《宋史》将章惇列入“奸臣传”,乾隆编纂《三希堂法帖》时,更将他与蔡京并列,让这份因手札而起的怨怼,成了后世眼中的“奸臣佐证”。

有趣的是,这段恩怨并未延续到下一代。章惇之子章援始终敬重苏轼,待苏轼北归时,还写信为父亲求情,而苏轼的回信满是体谅与温情。或许正如世人所说,恩怨止于智者。

如今再看《归安丘园帖》,字迹依旧洒脱,可那笔墨间藏着的故事,却让人唏嘘:一笔玩笑,竟换来了半生颠沛,这帧手札,终究成了北宋文人恩怨里最沉重的注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不仅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吕布、关羽、张飞等名将,还有一些不太为人知的高手。下面...
原创 李... 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是白起、李牧、王翦和廉颇,其中秦国和赵国各占一位,而白起更是被认为四大名将之首。不...
原创 扔... 1945年8月,美国接连向日本投下原子弹后,日本仍心存侥幸,赌美国已经没有更多原子弹,依旧倔强地拒绝...
原创 三... 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神秘且有趣的现象,尤其是与那些成就卓越的人物相关。关羽,这位被誉为忠诚和义气化身...
瓷器专业拍卖行评测报告 聚焦回... 据Artnet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的《2025-2025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
刚刚消息传来!著名滑稽表演艺术... 11月15日 广东省杂技家协会发布讣告 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 原广州杂技团一级演员李春来同志 在广东...
助力海外文物数字“回家”,艺术... 11月16日,艺术金融科创生态沙龙在上海举行。本次活动由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国际文化艺术金融科创中心...
绮梦摄影vip解锁——各大模特... 说明:本文原图取自https://tv.sohu.com/s/follow/topic.html?t...
原创 皇... 光禄寺的职责与太常寺有些相似,二者都参与皇家的祭祀活动和朝会的组织安排。不过,光禄寺的发展轨迹更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