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海外文物数字“回家”,艺术金融科创生态沙龙在沪举行
创始人
2025-11-16 18:00:53
0

11月16日,艺术金融科创生态沙龙在上海举行。本次活动由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国际文化艺术金融科创中心、文博资源资产(长三角)金融科创生态联盟、上海市分布式共识技术协会联合主办,围绕文博艺术品资产化路径及实践展开分享。

沙龙现场进行了“科创赋能金融未来”的圆桌讨论,其中提及的“域外归珍”公益项目,成为文物数字“回家”的典型实践。

文博资源资产(长三角)金融科创生态联盟总干事朱承捷介绍,该项目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支持下,由文博资源资产(长三角)金融科创生态联盟、上海渊雷文化艺术基金会等共同发起,针对我国流失海外的约1000多万件文物,创新性地将流失文物数字形象加工为IP图库,经中国文保链确权登记后,通过文创设计、数字艺术创作、衍生品开发等形式,让无法实物回流的文物以数字IP形态“回归”国内。这些数字衍生品均在文保链完成确权、登记与溯源,具备合法“文化资产”身份。其销售、授权及二次开发收入将统一打包为资产包形式进入市场,成为文博资产化金融化标的。项目扣除成本后的实际收益,将全部注入“渊雷基金会域外归珍专项基金”,定向捐赠国家文物局,专款用于海外文物回流、保护与研究。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国际文化艺术金融科创中心主任张强认为,文博艺术品资产化是跨学科、跨产业的系统工程,既需“三确”(确权、确真、确价)体系与技术底座支撑,也依赖金融模型构建、专业人才培养及产业协同。如今,中国文保链(上海)管理运营中心与复旦国金国际文化艺术金融科创中心形成核心互补。前者聚焦文物确权、评估、存证及资产化落地,依托国家级文保链平台为文物及数据要素提供“权属证明”;后者则输出理论框架、学术研究成果与人才培养体系。双方联合打造的文博资源资产金融科创生态联盟,正通过产学研深度联动,探索文物数据要素开发、文化资产 RWA/RDA 创新及文博金融新生态建设。

在现场,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高华声从新金融学术视角,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CTO杨光从新技术应用角度,分别就如何为文博艺术品资产化赋能进行分享交流,为后续实践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此外,美国耶鲁大学讲席教授黄文叡带来了《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主旨演讲,从金融赋能艺术品投资的角度分析了国际艺术品交易市场的运作模式,并对即将于12月初正式开班的复旦大学“艺术品收藏 X 金融投资家”高级研修班进行了介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埃... 就在最近,埃及文物部门在位于亚历山大附近的阿布基尔湾的地中海水域,成功打捞出了三件大型石刻雕像。这些...
原创 三... 首先,第一个叛将是曹豹。刘备刚刚进入徐州时,虽然他积极拉拢本土势力,比如糜家、陈氏家族等,但一些掌握...
原创 李... 灭李自成的不是后金,而是满清。后金是由努尔哈赤建立的政权,而满清则是皇太极建立的政权。虽然后金和满清...
红色烙印:一套文革瓷器的历史回... 红色烙印:一套文革瓷器的历史回响与价值解码 引言:紫色绒布上的时代印记 深紫色绒布如夜幕般铺陈,一套...
探索世界的孤独图书馆:书籍与星... 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图书馆似乎成为了一种奢侈的存在。然而,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些图书馆远离尘嚣,静...
朗诵艺术赋能“老有所学” 沪上... 近日,在上海市社联“学会学术活动月”期间,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联合华东师范大学老年大学举办了“...
原创 老... 黄忠、赵云和关羽,这三位三国时期的传奇老将,每一位都在自己的巅峰时期以非凡的武艺震惊了整个天下。然而...
原创 灌... 公元前177年,西汉丞相灌婴带领8.5万骑兵迎战匈奴,迅速迫使敌军溃败。然而,灌婴尚未完全凯旋,便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