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是新旧思想激烈碰撞的年代,那时,许多文人学者尽管接受了新式教育,崇尚婚姻自由,但依然无法逃脱包办婚姻的命运。这种矛盾的情况往往导致了许多名人的爱情故事演变成悲剧。民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包办婚姻,可能要数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了。外界普遍认为,胡适的婚姻堪称圆满,尤其是他那位“小脚妻子”江冬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胡适曾一度想要为了温婉动人的“表妹”而与江冬秀离婚。最终,凭借着自己彪悍的性格,江冬秀把胡适“收拾”得服服帖帖,令他再也没有提出离婚的念头。
-1-
1890年,江冬秀出生在安徽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由于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她只上过几年的私塾,便因家境原因中断了学业。江家与胡家有着深厚的渊源,江冬秀的母亲第一次见到胡适时,就被他温文尔雅的风度所吸引,觉得这个青年才俊将来必成大器,于是便为女儿定下了这段婚姻。
胡适的母亲在22岁便早早守寡,一人辛勤劳作,把胡适拉扯大。为了母亲的辛劳和期望,胡适从小便孝顺,言听计从。尽管他对包办婚姻持有异议,但他依然毫无怨言地听从母亲的安排,最终与江冬秀订婚。订婚后,胡适赴上海继续求学,之后又远赴美国留学长达十年之久,期间,胡适一直通过书信与江冬秀保持联系,时常鼓励她多学习,锻炼自我。
尽管两人未婚,江冬秀已开始为胡适尽孝,努力照顾胡适的母亲。胡母对于未来的儿媳江冬秀也十分满意,常常在信中提到她,让远在异国他乡的胡适心安。胡适在信中多次表示,自己定会遵守婚约,不离不弃。
在留学美国期间,胡适遇到了外籍女子韦莲司,一个热情且爽朗的女性。两人因为共同的兴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了心灵相通的灵魂伴侣,胡适也将她视为自己一生的知己。尽管如此,胡适还是被迫遵从母亲的安排,于1917年返回国内,与江冬秀举行了婚礼。
胡适虽然是民国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其他文人如徐志摩、徐悲鸿、鲁迅的思想大相径庭,但他并未像他们一样对婚姻产生抗拒。尽管他们许多文人面对包办婚姻后与妻子间关系冷淡,甚至冷暴力对待,但胡适却认为,拥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睦的家庭,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当婚礼举行时,所有人都对这段婚姻感到不解。胡适风度翩翩,而江冬秀的相貌和身材都显得不太出众,难以与胡适匹配。然而,当大家了解到江冬秀多年的等待与付出后,仍对他们送上祝福。而江冬秀的伴娘曹诚英也为这段看似不合的婚姻感到遗憾,同时,她也即将面临一段她自己不情愿的包办婚姻。
胡适看到曹诚英温婉的气质时,心中微微震动,两人四目相对时,不禁产生了一丝微妙的情愫。这一刻的相遇,似乎注定了他们的命运。
-2-
婚礼后,胡适前往拜访曹家,再次与曹诚英相见,了解到她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且才情出众。胡适送给她一条手绣梅花图案的手帕,曹诚英回赠了一双亲手绣制的布鞋,彼此之间的心灵契合在这一点点细节中悄然滋长。随后,胡适与江冬秀搬到北平,尽管已成家,但他和曹诚英依然保持着密切的通信联系。
与此同时,江冬秀作为胡适的妻子,逐渐在北京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尽管外界对他们的婚姻仍心存疑虑,但胡适与江冬秀的生活却格外和谐。胡适在北大任职时,江冬秀用心打理家庭,料理家务,尤其擅长烹饪。她的手艺深得胡适同事和朋友的赞赏。梁秋实在自己的书中曾多次提到胡适太太的烹饪技艺,称其为“世间难得的美味”。
胡适即使在外地工作,也常常给江冬秀写信,鼓励她学习,虽然江冬秀的回信中错字连篇,胡适依然每次都充满喜悦地读完。这些细腻的交流和理解,使得夫妻关系始终保持着亲密与和谐。
然而,江冬秀对于胡适与徐志摩、陆小曼之间的关系并不看好,认为他们以追求真爱为名,实则纵情放纵。江冬秀虽文化程度不高,却直言不讳,言辞犀利,对婚姻和家庭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战乱爆发后,江冬秀带着家人逃难,还特意带上了胡适珍贵的书籍。当时,很多教授都没有带走自己的藏书,而江冬秀认为这些书籍是丈夫的心血与宝贵财富,必须带着,这一举动令胡适深感感动。
-3-
然而,正当夫妻二人生活渐趋稳定时,胡适因病在杭州养病,并与曹诚英重新相遇。两人开始频繁接触,胡适为曹诚英写下诗句:“轻雾笼着,月光照着,我的心也跟着湖光微荡了”。三个月的短暂相处,胡适和曹诚英情愫渐生,甚至开始同居在一起,每日过着温馨的生活。
江冬秀虽然知道“表妹”曹诚英常常前来看望胡适,照顾他,但她并未多想,甚至还特意写信提醒胡适不要让“表妹”过于劳累,没想到她的信中所说的“表妹”已经悄然占据了胡适的床榻。
三个月后,曹诚英怀上了胡适的孩子。胡适深知自己应该为这段关系负责,于是决定与江冬秀摊牌,要求离婚。江冬秀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并非容易妥协的女性。她一度愤怒至极,甚至拿起了刀威胁胡适,誓言如果胡适坚持离婚,她将自己和孩子一起置于死地。幸好在朋友的劝阻下,江冬秀终于冷静下来。
胡适在面对妻子悲愤的情绪时,也开始反思这段婚姻。他意识到,尽管自己和曹诚英之间有过短暂的爱情,但江冬秀为自己付出了太多,为家庭、为孩子们,自己岂能因一时冲动毁掉这一切。最终,胡适决定与曹诚英断绝关系,并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是我和冬秀结婚的第六个周年。”
胡适虽然深陷爱情的漩涡,但他对家庭的责任始终如一。与曹诚英的短暂情感,并未让他抛弃对妻子的承诺与责任。而曹诚英,也最终从这段短暂而痛苦的爱情中走出,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国家的农业发展,成为中国农业界的女性先驱。
江冬秀与胡适虽然最终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她依旧在丈夫去世后,把胡适与韦莲司的照片放入他的墓中,默默成全了他们之间的灵魂契约。这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江冬秀的坚韧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