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先贤抗战故事
抗战时期的国共信使
韩天耀:(1915-1992),山西阳曲人。1951年参加民建,曾任第三、四届民建中央委员,咨议委员会委员,第一、二届民建天津市委会常委,第三至六届副主委,第七届名誉副主委。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副总经理,天津市税务局、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第十、十一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韩天耀是著名的金融家,知名爱国民主人士,早年怀抱着读书救国理想。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彻底改变其人生轨迹,他积极投身抗日洪流,先后在齐鲁大学、复旦大学组织爱国运动,创办工人夜校传播抗日思想。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毅然加入国民政府战地服务团,亲历台儿庄等战役的救护工作,在烽火硝烟中践行救国抱负。
1938年秋,抗战进入关键阶段。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在出席国防军事会议期间,拜访了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财政部部长孔祥熙,当面陈述大西北和晋东南等地区灾情频发,人民生活极度贫困的状况,希望国民政府给予赈济。此前,毛泽东主席也曾请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向孔祥熙代为致意,希望他在联共抗日方面多出些力气。因此,当朱德总司令提出赈灾问题时,孔祥熙便慨然应允,决定拨付赈灾款12万元法币,并派专员送往延安。时任国民党中央赈济委员会专员的韩天耀主动请缨,承担向延安运送赈灾款的重任。这笔12万元法币的赈款,是朱德总司令在武汉与行政院院长孔祥熙会谈的重要成果。为避开官僚体系掣肘,孔祥熙特批直取陕西央行,并亲笔致信毛泽东主席。
韩天耀抵达设在七贤庄一号的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受到林伯渠、徐海东和办事处负责人伍云甫热情接待。为确保款项安全,商定由八路军派武装战士护送赈灾款。他凭借其身份与胆识,与国民党要员蒋鼎文斡旋,成功使八路军首次获准进入西安。运送途中遭遇国民党伤兵拦截,韩天耀挺身而出,捍卫赈灾队伍,其胆识令林伯渠赞叹不已。最终,他克服重重险阻,将7万元现钞安全送达延安,剩余5万元后续转交晋东南八路军总部。
延安街头热闹非凡,各界民众聚集在一起,欢迎国民政府派来的赈济团。赈济团成员除韩天耀外,还有曹仲植、董承荫、李荣庭三位先生。年仅23岁的韩天耀,以一介青年担此重任,格外引人注目。当天晚上,赈济团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八点多钟,两名警卫员提着马灯,将韩天耀一行人引进凤凰山麓毛主席住的窑洞。毛主席亲切地和每个人握手,询问路上的情况。当毛主席的秘书李六如向毛主席介绍韩天耀是孔祥熙的亲属时,毛主席高兴地说:“表现不错么,是个有作为的青年。”毛主席接着又说:“孔先生这次做了一件好事。你回去以后,请转告孔先生,在人民困难的时候,为人民办过好事的人,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中国有句老话,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孔先生坚持抗战,我们一定支持他。”谈话持续了三个小时,毛主席精力充沛,滔滔不绝地谈到了抗日战争,谈到了国共两党合作中的诸多问题。这时韩天耀插话说:“如果可能的话,毛主席与蒋委员长能见上一面,当面谈谈就好了。”毛主席沉吟片刻说:“那要看时机了,如果蒋介石先生有意,还是可以谈的么。”这句话,在七年后成为事实。但当时韩天耀提出这个问题,只是他个人的良好愿望。最后,毛主席建议赈济团在延安多住些日子,到各处去看看,以便对延安有所了解。毛主席还意味深长地说:“到了延安多了解一点延安的事情,对一生都有好处。”毛主席这一番高瞻远瞩的谈话,使韩天耀在50年之后记忆犹新,他一再由衷地表示:“延安之行是我一生的转折,是我一生的光荣。”
原定的短期停留延至三个月。在这段深入边区的时间里,韩天耀实地考察陕甘宁边区政情,亲身感受其民主作风、清廉政风与军民团结抗战的昂扬斗志。从抗大授课到三边调研,从鲁艺访谈到参与劳动,延安的民主作风与清廉政风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宝塔山下,他在红军战士的帮助下,学会了骑战马;延水河畔,他和大家一起挥锄劳动,享受脱胎换骨的快乐;窑洞里,他以流利的英语结识马海德大夫,使这位外籍专家不胜惊讶;城郊外,他亲眼目睹贪污公款的不法分子被依法处决,深感共产党执法如山。总之,他时时处处感受到延安人民是那么淳朴,并且深深爱上了延安。他甚至找到了晋中党组织创建者之一、被誉为“红军话剧之父”的赵品三,表达了自己希望留在延安的心愿。赵品三听了很为难,向他解释道:“这恐怕不行,国共有言在先,不互相挖墙脚,我们把你留下,国民党就会骂我们不遵约法了。”延安的所见所闻,特别是共产党人对抗战事业的坚定信念与务实作风,极大地冲击和重塑了他的思想。
韩天耀奉孔祥熙之命,圆满完成快运送赈灾款的重任,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分别向孔祥熙致函表示感谢和赞赏。这次延安之行,成为韩天耀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他晚年仍感慨:“延安之行重塑了我的人生观。”他以超党派立场,在抗战民族统一战线的复杂背景下,不畏艰险,勇担信使使命,将国民政府的重要赈济送达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为支持敌后抗战作出了独特贡献。毛主席通过韩天耀向孔祥熙传递“种瓜得瓜”的政治信号,为抗战时期的国共合作增添了务实色彩。
这段鲜为人知的信使往事,展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复杂面貌与内在张力。韩天耀追求真理、忠于国家,在民族危亡之际勇于担当的精神,正是跨越时代的宝贵精神财富。
来源:中国民主建国会
民建先贤抗战故事抗战时期的国共信使韩天耀:(1915-1992),山西阳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