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张良字子房,公元前186年去世,河南郏县人,是汉初三杰之一。他的祖父和父亲,曾是战国七雄之一韩国的贵族。韩国被秦始皇灭掉后,张良曾暗中策划刺杀秦始皇嬴政,虽然没有成功,且被通缉。后来,张良遇到了黄石公并学习了兵法,帮助刘邦建立了大汉朝。晚年时,他与赤松子一起游历四方,过着隐逸的生活。
那么,张良是否有后代呢?他在大汉朝的后期生活又如何呢?
根据历史记载,张良有两个儿子,但没有女儿的相关记载。长子名为张不疑,他继承了父亲的留侯爵位,成为留侯二世;次子名为张辟强,年仅十五岁时便担任侍中。接下来,我们一一说说他们的事迹。
张不疑在汉文帝时期仍然是留侯,但在汉文帝五年时,他的行为暴露出不及父亲的智慧和能力。当时,他不顾后果,参与了谋杀楚国旧贵族的事件,因而犯下了“饭大不敬”之罪,爵位被取消,且被判死刑。根据大汉朝的法律,允许用金钱赎罪,因此张不疑倾家荡产,最终得以赎命,但他不得不沦为一名普通的更夫。自此之后,留侯家族便没落于世。
次子张辟强则比较张扬自己的能力,最终也因其行为惹上了麻烦。在刘盈去世后,张辟强察觉到吕雉的哭泣并不悲伤,他认为吕氏家族意图篡夺大汉的江山,于是他便对宰相陈平建议迎合吕雉,避免与吕氏发生冲突。随后,张辟强提议将吕台、吕产、吕禄封为将军,从而给予吕氏家族军权。吕雉对此非常高兴,认为陈平的做法得当。
张辟强和陈平是忘年交,彼此之间的看法很相近,且两人都出身优越,学识也相当。虽然张辟强年纪较轻,但他出身显赫,所以两人很快便无话不谈。然而,这一行为却引起了吕雉的怀疑,吕雉认为陈平这样正直的人,怎会支持张辟强提出这样危险的建议,觉得非常可疑。于是,吕雉开始威逼陈平,想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最终,陈平经不起吕雉的威胁,便将张辟强出卖,声称是张辟强先察觉到吕氏家族的野心。
陈平这么一个高官,居然做出这样的事,着实令人意外,明明应当更加小心谨慎的他,竟然反而让张辟强陷入了困境。领导和下属之间,总是存在猜测和误解,尤其是在权力斗争激烈的宫廷中,身处其中的人往往无法看透一切。吕雉决定捉拿张辟强,而陈平则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在吕雉放了他一马后,急忙去找张不疑通风报信,让张辟强赶紧逃命。那时,张不疑正担任城门守将,赶紧回家通知弟弟整理行李逃走。张辟强毫不犹豫,迅速逃亡,之后正史对张辟强的记载便中断了。不过,野史有记载称他辗转来到山西平治,并改名换姓。
从这件事来看,留侯张良的后代,尽管受到了良好的家教和学识培养,但在政治斗争方面却显得较为浅薄。张良虽聪明,但他能善终,至少避免了权力斗争中的直接牺牲。而张不疑和张辟强两人,虽然有不错的出身,但在政治斗争中显得过于天真,未能理解权谋的深刻含义,最终导致家族的没落。
张不疑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张典和张高。张典曾任清河太守,而张良的玄孙张乘则成为了平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