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与恐怖在俄国革命中
创始人
2025-09-27 14:02:52
0

圣彼得堡血腥星期日艺术印象,1905 年 1 月 22 日,一群手无寸铁的示威者前往向沙皇尼古拉斯二世递交请愿书,但在冬宫前遭到帝国卫队射击。/ 帝国战争博物馆,维基共享资源

审视推动俄国革命和内战的暴力和暴力实践意识形态。

由迈克尔·凯里博士撰写

诺丁汉大学

革命。这个词让人联想到突然而剧烈的变化——将一个社会从一条发展道路拉入另一条。与俄国革命相关的死亡和破坏规模在现代历史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在短短的时间内,数百万人在战争、恐怖、饥饿和疾病中丧生。

俄国革命前的暴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 1917 年的两次革命之前,俄罗斯就充满了暴力,包括国际战争(日俄战争(1904-05))、1905 年革命期间的起义、国家镇压和反犹主义。

此外,俄罗斯进步人士认为,由于将大部分人口(如下层阶级和非俄罗斯民族)排除在政治进程之外,沙皇社会建立在暴力基石之上。

作为对此的反应,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秘密的阴谋知识分子和革命烈士地下组织暗杀了数千名与国家有关的人物,包括 1881 年暗杀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本人。这种恐怖主义实际上是一种“行动宣传”,旨在通过榜样激起人民反对政府。

除了阴谋者的孤立行为外,战前俄罗斯社会还出现了不同类型的集体暴力,包括与罢工和其他形式劳工动荡相关的工人阶级暴力。俄罗斯帝国也因其“排犹骚乱”而闻名:一波又一波的反对犹太人的骚乱导致数万人死亡,并将数百万俄罗斯犹太人驱逐出境。

沙皇政权暴力的一次标志性时刻发生在 1905 年 1 月 22 日(旧历:1 月 9 日),被称为“血腥星期日”,当时政府军队向一支和平请愿争取政治和社会权利的示威队伍开火。随后发生的“1905 年革命”通常被描述为,或如列宁所言,是更大规模、更具爆炸性的 1917 年革命的前奏或“彩排”。

俄罗斯政府在最初通过让步和改革平息这场动荡后,广泛使用了戒严令和非常措施——他们任意使用权力造成了一种压迫氛围。

《第九波杂志》中的“血腥星期日”:一本纪念“血腥星期日”周年的俄罗斯杂志 / 大英图书馆,公共领域

许多历史学家都强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这种既有暴力产生的激进化作用。作为一场用现代工业方法进行的“总体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将平民人口卷入了冲突,有助于使暴力和苦难正常化。这场战争将欧洲国家推向了极限,最终,在战败国中,它使整个社会体系陷入了危机。

1917 年俄罗斯国家的分裂导致权力真空,许多党派和组织难以填补——战争的暴力被转移到内部,并加剧。

帝国瓦解:革命为何陷入暴力?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通常被描绘为相对血腥较少,但实际上其伤亡远大于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使布尔什维克掌权。在彼得格勒革命最初几天,数百名游行示威者被保卫旧秩序的军队射杀,在混乱中,据估计有约 1400 人死亡。

然而,在革命的高尚理想中,还包括创建一个更人道的社会。《临时政府》迅速废除了死刑,并授予俄罗斯公民重要的新公民权利。即便如此,它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仍将由其继续坚持将战争进行到底的承诺所决定。

临时政府难以应对专制制度垮台后释放出的暴力力量,包括工厂被占领、武装部队哗变,以及农民在远离地主的情况下夺取土地时实施的暴力行为。

除此之外,俄国在战争中的处境也在恶化。在灾难性的“六月攻势”——当时战争部长亚历山大·克伦斯基试图恢复俄国军队的战斗意志却未能成功——之后,军队的哗变和逃兵现象日益增多。许多农民士兵宁愿回到家乡村庄参与土地剥夺,而不愿继续在战场上战斗,担心如果留在前线,而家乡的土地正在被重新分配,他们会失去利益。

随着临时政府在国内的掌控力逐渐丧失,它不得不重拾旧有的暴力手段来维持秩序,包括恢复死刑;1917 年 7 月,它对一次大规模的士兵、水手和工人示威进行了暴力镇压。正是在国家权力瓦解、全国范围内各种形式的动荡以及人们对持续不断的战争屠杀日益不满的背景下,极左翼的布尔什维克党获得了影响力。

因此,当布尔什维克在 1917 年 11 月 7 日(旧历:10 月 25 日)组织红色卫队 штурм ( штурм - storm) 冬宫时,愿意防守的人非常少。

列宁,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想要结束战争,但这并非出于和平主义的原因。他认为,只要社会分裂为根本对立的社会阶级,暴力就会持续下去,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冲突;只要资本主义政府需要帝国主义来维持自身,就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国家之间的战争。

阶级战争,列宁认为,是“历史上所有战争……唯一合法、正当、正义和真正伟大的战争”。他希望将第一次世界大战从国家间的冲突转变为欧洲范围内的阶级战争——在他看来,是工人阶级与剥削他们的阶级之间的战争。反对反革命力量的斗争被描绘成一场“正义战争”,正如这幅海报所示。

《红骑士与黑暗力量的战斗》(1919 年):一张描绘革命红骑士对抗反革命“黑暗力量”的海报 / 大英图书馆,公共领域

要赢得这场阶级战争,布尔什维克认为有必要用能够通过武力镇压任何反革命企图的工人阶级专政来取代各种资本主义国家。更有愤世嫉俗的人认为,布尔什维克仅仅渴望建立他们党的专政,而不顾工人阶级和农民。在十月革命之后——在俄罗斯帝国分崩离析的过程中,各国、宗教、地区、阶级和政治团体之间正在发展的一系列内战背景下——他们开始建立这种专政。

俄罗斯的内战是如何加剧的?

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标志着暴力升级周期的新的阶段。在不同的、对立的政治集团在持续紧急状态的压力下管理其领土。十月革命后的内战是残酷的,军队单位和各方的游击队都犯下了可怕的暴行,战斗人员和平民之间的区别变得模糊。每一方都试图将对方描绘成对非战斗人员施加暴力的主要执行者,正如这张红色宣传海报所示,白军正在焚烧庄稼并恐吓村民。

撤退中,白军焚烧庄稼海报(1918–1921):一张苏联宣传海报,显示白军洗劫一个农民村庄 / 大英图书馆,公共领域

对于许多参与俄国革命的知识分子来说,1789 年的法国革命提供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模型,他们研究其历史,试图弄清楚自己的革命将走向何方。

许多布尔什维克因为认同最激进的法国革命分子——雅各宾派,而预期恐怖统治时期将是革命维持自身所必需的阶段。与此同时,在法国革命中雅各宾派垮台后出现的反革命时期——白色恐怖,在左翼受到恐惧,在右翼受到渴望。

布尔什维克立即开始建立一系列制度来巩固他们的独裁统治,以抵御反革命的威胁、内部危机和外部入侵,尤其是在立宪议会解散和签订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条约后日益加剧的不稳定背景下。

1918 年 1 月,红军成立,其基础是组织程度较低的红军民兵。它既被赋予军事保卫苏维埃国家的任务,以抵御内部和外部的敌人,同时,人们希望它能支持欧洲其他地区的革命者。

此外,臭名昭著的契卡在 1917 年底成立,最初是一支小型的安全部队,负责对抗反革命和破坏活动,并在 1918 年期间发展成为一个令人畏惧的镇压机构。某些民族主义反布尔什维克宣传将契卡描绘成犹太人利用中国死亡部队针对爱国俄罗斯民族的工具,煽动种族暴力,正如这幅著名的反犹漫画中所示托洛茨基。

苏俄的和平与自由,海报。约 1920 年:一张反布尔什维克的海报,展示了一个托洛茨基的漫画 / 大英图书馆,公共领域

食物短缺的恶化条件,在一战和俄国内战期间急剧加剧,导致了进一步的冲突。在农村地区,布尔什维克为控制粮食供应以缓解城市饥荒而进行的斗争,造成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社会战争氛围,尤其是针对被指控囤积粮食的富裕农民。在饥荒的绝望条件下(反过来又加剧了这种条件)强行征收“过剩”粮食的政策,常常伴随着可怕的暴行。这幅白人宣传海报描绘了一个常见场景:布尔什维克洗劫和焚烧一个哥萨克村庄。

这是布尔什维克在哥萨克村庄中如鱼得水的海报(1918–21):一张白军宣传海报,展示了布尔什维克洗劫哥萨克村庄 / 大英图书馆,公共领域

红色恐怖与白色恐怖随着自上而下的刻意政策与自下而上的集体行动相互作用而加剧,而阶级冲突则因食物短缺、民族间、国家间和地区间的竞争以及机会主义的强盗行为等地方因素而加剧。

在这场混乱中,除了红军和白军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团体实施了暴力行为。这包括主要与农民有关的松散的、地方化的绿军,前沙皇帝国的不同民族军队,以及由乌克兰的涅斯特尔·马赫诺领导的无政府主义黑军和国际干预部队。

俄罗斯内战的暴力如何塑造了苏联国家?

由布尔什维克建立并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初巩固的苏联国家,显然受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内战残酷经历的塑造。

在内战期间,布尔什维克国家坚决维护其在控制领土上的暴力垄断权,试图从经济失调、短缺和绝望的无政府状态中建立秩序。这张来自 20 世纪 20 年代初的宣传海报颂扬了布尔什维克的坚定行动,称其为“从苏联土地上清除罪犯”。

一幅 1923 年的苏联海报《将罪犯清除出苏联土地》,展示了一位工人正在清除土地上的罪犯 / 大英图书馆,公共领域

在苏维埃国家在内战最后阶段的巩固过程中,任何抵抗都遭到了严厉镇压。这包括对 1921 年克朗斯塔德布尔什维克反动起义的暴力镇压,该起义由希望实现“无共产党苏维埃”的革命者领导。

布尔什维克党对农民起义进行了无情镇压,例如 1920-21 年的 Tambov 叛乱,当时使用集中营和毒气导致数十万农民被杀害。

在这些起义和灾难的压力下,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很快改变了他们的策略,并批评了他们现在定义为“战争共产主义”时期的自身过度行为。随着对布尔什维克控制的威胁逐渐减弱,他们放弃了这些紧急措施,但并未放弃其政党独裁或已发展出的镇压体系。

内战时期产生了约瑟夫·斯大林后来用来实施其残酷运动的国家机器,这些运动在将一个落后的农业社会迅速转变为一个现代工业国家的过程中夺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进一步阅读

彼得·霍尔斯基斯特,《暴力俄罗斯,致命马克思主义?暴力时代的俄罗斯,1905-21》, 《批判:俄罗斯和欧亚历史探索》4, 3(2003 年夏季),627-52。

阿诺·J·迈耶,《狂怒:法国和俄国革命中的暴力和恐怖》(新泽西,2000)。

詹姆斯·瑞安,《暴力神圣化:布尔什维克在内战期间对暴力和恐怖的辩护》,《斯拉夫评论》74 卷第 4 期(2015 年冬季),808–31。

Jonathan D. Smele, 《“俄罗斯”内战,1916-1926:十年震撼世界》(伦敦,2016)。

S.A. Smith, 《革命中的俄罗斯:一个帝国的危机,1890 至 1928》(牛津,2017)。

最初由大英图书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东 ∞ 西》艺术展 探索文化... 当视觉艺术与音乐相遇,感知的边界被重新定义。由华纳音乐中国与启皓中心携手南非艺术家弗朗索瓦·尼特林(...
原创 朱... 爱好中国历史的朋友们应该都听说过朱元璋这位非常特别的皇帝。为什么说他特别呢?因为很多人觉得他的人生就...
原创 九... 我们今天要讲述的主人公是康熙帝的三皇子爱新觉罗·胤祉。首先,我们需要摒弃电视剧中对他的偏见和误导。很...
原创 毛...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新中国诞生之前,解放军的战士们在战场上为国家拼搏,许...
在杭州当代艺术周“荡一圈” 11月18日,由杭州天目里与天目里美术馆共同发起的“2025荡一圈:杭州当代艺术周”对外开幕。该艺术...
亚洲酒店引领风潮,2025全球... 【文/观察者网 邓军 编辑/赵乾坤】 据国际旅游行业媒体Travel Tomorrow网站报道,在“...
【党史直播间】一份至真至纯的入... “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这是1931...
为什么古人的名字有“字”?“字... 在中国,起名字是一种文化,名字从来不是一个代号那么简单,因为那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期盼与满满的祝福,现...
新书速递 | 11 · 3 书名 作者 / 索书号 何谓明治 (日) 色川大吉著 ; 郭颖译K31...
135件套精美瓷器亮相 这场展... 中新网11月18日电 记者从首都博物馆获悉,17日,“帆海融光——天津博物馆藏18-19世纪中国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