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新中国诞生之前,解放军的战士们在战场上为国家拼搏,许多英勇的牺牲为人所熟知。然而,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战斗,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战场,那就是中央特科和中统局之间的情报战斗。
沈之岳,国民党派往延安的中统局培养的最隐秘间谍之一,他凭借巧妙的伪装,差一点就完成了刺杀毛主席的任务。虽然他精心策划,但最终因一个小细节而引起了毛主席的警觉,未能成功。
中统局的伯乐——戴笠
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仅从沈之岳个人的经历来看,戴笠无疑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伯乐”。1933年,沈之岳进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在那里,他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并成为上海工人罢工的领导人。因其激进的行动,沈之岳被国民党逮捕入狱。
在狱中,面对即将到来的严酷刑罚,沈之岳从容应对。他编造了一个虚构的高管亲戚身份,用以混淆视听,最终成功让对方犹豫不决,无法对他下手。这个事件传到戴笠耳中,戴笠看出了其中的玄机。他没有急于处置沈之岳,而是耐心思考后决定将沈之岳带入自己的阵营。戴笠看中了沈之岳的胆略与机智,并希望将他培养为自己的得力干将。
沈之岳并不是戴笠的对手,但在戴笠的引导下,他最终选择了背叛,投向了中统局。
潜入延安的复杂行动
戴笠对沈之岳非常看重,不仅在任务上悉心指导,还直接为他安排了一个合法的晋升机会,送他进入浙江警官学院深造。沈之岳毕业后,继续跟随戴笠执行任务,展现出出色的表现,令戴笠非常满意。戴笠认为,时机已到,他要给沈之岳布置一个更大的任务——潜入延安。
1937年春,国共合作开始,许多学生有机会前往延安深入学习。沈之岳抓住了这个机会,随一位与中共领导人有密切关系的教授进入延安。在延安,沈之岳凭借其以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背景以及个人魅力,迅速赢得了叶剑英等领导的好感。
尽管中共高层对沈之岳的品行有所欣赏,但政审依然是必须要经过的流程。作为中统局的潜伏人员,沈之岳早已精心准备,确保了自己能够顺利通过政审。为了增加可信度,他故意露出一些与家乡不同的方言,并解释说自己曾在江浙地区待过一段时间。凭借这些细节,他成功通过了政审,并在康生的推荐下进入了抗大。
完美伪装的破绽
抗大是共产党重要的红色基地,沈之岳凭借其出色的表现,最终成为毛主席的秘书。这一职位对他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作为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沈之岳谨言慎行,不轻易与外界接触,保持着低调的作风。尽管有许多人希望与他接触,他都从未理会,因为他深知,最危险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所以即使接近伟人,他也从不急于执行刺杀任务。
然而,沈之岳的完美伪装,最终却成为了他被识破的原因。一次普通的接见任务中,毛主席抽完一支烟,沈之岳随即给主席续上一支烟,为了显得自然,他自己也点了一支。然而,这个举动暴露了他不会抽烟的事实。一个完全不抽烟的人,却能拿出毛主席最喜欢的烟,这在毛主席看来非常不寻常。尽管沈之岳的身份没有直接被揭穿,但这个小细节引起了毛主席的怀疑,之后,他被调离了原来的岗位。
失败的刺杀任务与皖南事变
沈之岳的刺杀任务最终未能成功,因为他的伪装被揭破。被调离后,他参与的皖南事变爆发,整个阴谋也因此暴露。皖南事变导致了我党损失了项英同志,叶挺将军也被国民党逮捕。沈之岳则因其在事件中的作用被提拔,迅速升职。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秘书,竟然一跃成为国民党情报站的站长,最终接替戴笠的职务,成为台湾的特工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