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民国军阀混战中的“撤侨硬气时刻”:段祺瑞出兵俄国救华工始末
创始人
2025-09-24 12:36:29
0

在民国军阀混战的修罗场里,皖系大佬段祺瑞居然搞出了一场“跨国撤侨”,这事儿说起来比电视剧还魔幻!1918年,直奉两系军阀正磨刀霍霍要围殴皖系,段祺瑞这老狐狸却突然出兵俄国——不是去抢地盘,竟是为了二十万被困华工!

当时国内啥情况?直奉军阀联手,张作霖、吴佩孚磨刀霍霍,皖系被围得像铁桶。国际上更热闹,俄国十月革命后打成一锅粥,一战时被招募去俄国修铁路、挖矿的二十万华工,直接成了战乱里的“待宰羔羊”:没吃没穿,还被各路武装当“肥肉”,天天在死亡边缘蹦迪。

换正常人,肯定先顾自家军阀火拼,但段祺瑞偏不!他算准了“救同胞”的大义名分——直奉军阀再狠,也不敢背“卖国害同胞”的骂名;更憋着口气:日本正盯着俄国远东想占便宜,中国要是能护住华工,既能抢话语权,还能在国际上挣点脸面。

老段雷厉风行,派宋焕章带陆军、林建章领海军,直接杀向海参崴!陆军在冰天雪地里跟各路武装扯皮、抢人;海军开着船在海上护航,硬把撤侨通道从海参崴打通到新西伯利亚。最绝的是直奉军阀的反应——张作霖、吴佩孚本来要围殴老段,结果看他玩“跨国救人”,居然主动求和,张作霖甚至派兵去图们江当“后援”,生怕落下“阻碍救同胞”的骂名。

这里头门道深了:直奉不敢背骂名是真,但更怕老段借“救华工”把皖系声望拉满,自己反倒成了“反派”。何况日本在远东小动作不断,真让老段把事儿办成了,中国在远东话语权能硬气不少,直奉也得掂量掂量。

中国军队一到俄国,直接控制撤侨通道,把二十万华工从死神手里薅回来。华工们啥心情?在俄国饿到啃树皮,突然看见中国军装,那得是啥滋味!有老人回忆,中国军人给他们发干粮、护着他们上船,好多人哭着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回家”。

这场撤侨多牛?近代中国被列强按在地上摩擦,第一次主动出兵海外保护侨民,二十万人活着回来,在“撤侨史”上都算高光时刻。

但别被“高光”骗了!段祺瑞出兵,一半是热血救同胞,一半是政治算计——想借撤侨提升皖系威望,压直奉一头。结果呢?军阀混战的底子太烂,直奉只是暂时服软,转头又继续内斗;日本也没闲着,在远东搞小动作,后来还闹出更多幺蛾子。

更唏嘘的是,这些活着回来的华工,回国后又掉进军阀混战的火坑,该种地种地,该打工打工,没人记得他们在俄国九死一生,也没人深究这场撤侨背后的“军阀博弈”。

现在回看这事,特感慨:段祺瑞这人,军阀混战里没少干糟心事,但出兵救华工这步棋,确实硬气!既有乱世军阀的算计(借大义挣威望),也藏着点“护同胞”的热血。直奉军阀虽暂时服软,本质还是为了自身利益,没一个真想“救国救民”。

最让人心酸的是华工——他们只是想挣口饭吃,却被卷进国际风云和军阀博弈,成了乱世里最无辜的棋子。不过,二十万人活着回家的结局,好歹给这场“军阀闹剧”,添了点人性的温度。

民国乱世,军阀们你方唱罢我登场,满是算计与血腥,但这场“跨国撤侨”,却像黑暗里的一道光,让我们看见:哪怕世道再烂,中国人护同胞的根骨,从没断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11月氧化锆陶瓷管,... 在工业制造与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氧化锆陶瓷凭借其卓越的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成为锂电、半导...
原创 明... 关于明朝于谦后代的命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尽管在夺门之变后,朱祁镇(即明英宗朱祁镇)重新登上帝位...
上海银元古玩字画瓷器等回收服务... 在上海这个繁华的城市,对于银元古玩回收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当您在网上搜索“上海银元古玩回收”时,会出...
原创 蒋...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在进行第五次北伐时因病去世。根据他的遗命,留府长史蒋琬接替他执...
原创 韩... 说来有点讽刺,韩国竟然把中国排在了日本前面。 看到这个消息时,大家应该都会有点困惑吧?我自己也是第一...
世界名著《阿Q正传》文学鉴赏 绍兴未庄的灰墙黛瓦间,总游荡着那个拖着细辫子的身影。他摸着癞疮疤上的新伤,嘴里嘟囔着“儿子打老子”,...
推进新时代徽州文化建设 进入新时代,徽州文化在保护与发展中焕发新生,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实践成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
格林纳达国际快递食品茶叶试剂 这是(这是V:(shanghaihongao))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格林纳达作为一个位于加...
原创 1... 1982年,曾经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宋希濂在美国接受采访时,面对外国记者的提问,他毫不避讳地说道:“毛...
原创 窦... 汉朝的窦太后原名窦漪房,是汉文帝的皇后。她最初是汉高祖刘邦的宫女,刘邦去世后,吕后开始把宫女们遣散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