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时代徽州文化建设
创始人
2025-11-19 07:30:56
0

进入新时代,徽州文化在保护与发展中焕发新生,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实践成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亮点纷呈。

徽墨,是中国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其制作工艺复杂,包括炼烟、制墨、晾墨、打磨、描金等10余道工序。如今,不少徽墨手艺人依然坚守着古法制墨工序。图为2024年12月3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胡开文墨厂,制墨手艺人在晾墨。 新华社发 施亚磊/摄

整体性保护推进文脉赓续传承。启动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制定实施《安徽省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将文化保护与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相结合。让“遗产活在当下”,徽州堨坝—婺源石堨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既保护了古代水利设施,又继续发挥灌溉功能;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安徽休宁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安徽歙县梯地茶园系统等至今一直在发挥着作用;徽菜烹饪技艺、徽笔制作技艺、徽墨制作技艺、歙砚制作技艺等一大批传统技艺不仅一直传承,还在新时代获得了蓬勃发展;徽州鱼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转化为文创产品,形成新兴产业链。

文旅融合推动文化资源转化利用。徽州人文和乡村旅游已经或正在成为徽州文化圈各市、县的支柱产业。以黄山市为例,徽州乡村人文休闲旅游的门票总人数,在1990年时不到黄山风景区的十分之一,至2015年已达到1200多万人次,4倍于黄山风景区;2024年全市游客接待量达到9222.9万人次。推动文旅融合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作基础。徽州人自古至今都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宗族来说,要将之写进族规家法;作为乡村社会来说,各地都立有“禁碑”,违禁处罚的条款多为“罚戏”一台。新时代,徽州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今天的黄山市,森林覆盖率82.9%,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98%,地表水优良率100%,为徽州文化保护传承提供了山清水秀的优美环境。

“讲好中国故事”拓展国际传播。徽州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缩影和标本,是中国故事最鲜活的载体之一。近年来,安徽树立全球化视野,举办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徽学学术大会等系列主题活动,推动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民间对外交流。黄山市多次举办重大外交活动,成为全球瞩目的“国际会客厅”,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世界展示徽州文化风采。黄山市已建立国际传播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徽州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千年徽州,传承优秀文化;百年徽学,继承时代使命。新时代新征程,安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推陈出新、向新而行,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积极探索宣、文、艺、旅、影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和新平台,努力推进徽州文化传承发展各项工作破壁出圈、登顶出彩、改革出新、项目出效,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更多内容,详见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文章《徽州文化:千年传承与时代新命》

(策划:魏天舒 唐媛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浙江美术馆展出余昌梅百幅风景写... 日前,浙江画院专职画师余昌梅的写生作品展“远行”在浙江美术馆拉开帷幕。从江南烟雨到塞北风沙,从雪域绝...
今年新增有声书籍,红色故事“码... (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杨 枫 通讯员 梅易雯 本报讯 近日,秀洲区“红色书柜进...
原创 4... 长安城玄武门外的晨雾笼罩着大地,一队府兵正在认真清点他们手中磨损的横刀。这些生锈的兵器看似不起眼,但...
原创 解... 解放军足够的能力让日本“求锤得锤”,丝毫不介意把日本本土变成主战场。 面对高市政权在台海问题上的接连...
社区课堂里的城市记忆:聆听大连...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伟大抗战精神,近日,西岗区日新街道广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邀请大连市规划展示中心...
原创 深...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打着建立伪满洲国的旗号,入侵东北。今日说历史,让我们从一组漫画出发,看...
草坪上的盛宴!东莞市教师艺术团... 十一月的东莞市第二高级中学(下称“东莞二中”),草木含香,微风中裹挟着艺术的气息。近日,一场别开生面...
解锁60余年黑土艺术记忆 原标题:吉林省艺术档案展—— 解锁60余年黑土艺术记忆 11月17日,“吉戏芳华——吉林省艺术档案展...
茶农:冷是好事 连续3天有霜 有人担心龙井茶树 茶农:冷是好事 本报讯 昨日,杭州飞速入冬。 省气象台公号“浙江天...
原创 史... 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许多人因其卓越的才能与成就,成为了后人敬仰的对象。由于这些人的事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