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曾经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宋希濂在美国接受采访时,面对外国记者的提问,他毫不避讳地说道:“毛主席比蒋介石高明太多了!”这番话让人感到惊讶。那么,宋希濂真的是这样认为的吗?他为什么会觉得毛泽东比蒋介石更高明呢? 宋希濂的前半生,基本上是在为蒋介石效力。中原战争爆发后,宋希濂回到国内,凭借自己在战场上的突出表现,迅速得到升迁,很快就成为国民党内的一名年轻才俊。卢沟桥事变后,宋希濂加入抗日战斗,他曾在保卫南京的战斗中指挥残部与日军死战,虽然最终没能守住南京,南京沦陷后,蒋介石对他感到失望,决定把他调回家乡。然而,尽管蒋介石这样冷待他,宋希濂依旧坚定地留在国民党,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随着中国的解放,宋希濂成了战犯,家庭接连遭遇不幸,妻子和父亲相继去世,他自己也身败名裂,沦为孤独的老人,才最终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一夜之间,宋希濂变得白发苍苍,曾经英俊潇洒的国军将领,如今变成了一个憔悴的老人。经过共产党的改造和帮助,宋希濂重拾了生命的希望。1964年,他成为全国政协委员。1980年,他赴美探亲,见到了久别的子女,之后决定定居美国。1982年,他接受了美国一个访谈节目的邀请。 年逾七旬的宋希濂出现在摄像机前,在家人的照料下,他缓缓走上舞台,用平和的语气回顾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当访谈接近尾声时,一位戴眼镜的记者突然站起来,提出了一个问题:“宋先生,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位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都已经去世,您作为亲历者,能否对这两位历史人物做一下评价和比较?” 这个问题对于宋希濂来说,无疑是一个尖锐的挑战,大家都以为他会回避,但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宋希濂毫不犹豫地回答:“不知道大家是否读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展示了毛泽东的才华、胆略和气势,堪称经典。我认为,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英雄人物。”说完这句话,宋希濂清了清嗓子,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接着用力说道:“蒋介石同样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但和毛泽东相比,他就差远了。作为领袖,蒋介石气度小,眼光短浅,他和毛泽东的较量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从品质到才干,毛泽东都比蒋介石高明太多!” 宋希濂的话音刚落,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虽然他曾是国民党的将领,但他对毛泽东的评价却客观且公正,这种不偏不倚的态度非常难得,显示了他高尚的人格。通过他寥寥数语的评价,可以看出毛泽东的伟大。毛主席不仅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连曾经在战场上与他对抗的敌人,也对他心生敬佩。 毛泽东的领导魅力和卓越能力,使他成为了千古一人,无论是他的思想,还是他个人的气度,都让人敬仰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