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天气日历(二)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发布
创始人
2025-09-24 05:01:47
0

7月24日,“红色征程中的气象风云 ——‘格物弘源’文物藏品鉴研会气象专场暨红色天气日历(二)发布仪式”在中共一大纪念馆正式发布。此次活动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市气象局共同主办

日历聚焦1921-1922年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早期奋斗历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严谨的气象档案研究为基础,将抽象的历史革命瞬间具象化为可感可知的温度、湿度与风云变幻,为党史研究注入独特的气象视角,也让后人得以更贴近地感悟革命先辈在不同天气条件下不畏艰难、勇毅前行的伟大精神。

1921年的夏夜,十三位代表围坐桌前时,窗外是否有蝉鸣相伴?1922年的大年初一,寒风中散发贺年帖的身影,又经历了怎样的湿冷?那些藏在历史褶皱里的阴晴寒暑,如今在红色天气日历(二)上找到了清晰的注脚。

翻看这本特别的日历,历史与天气交织的画卷徐徐展开:在那个孕育希望的闷热夏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首日,最高气温33.1℃,夏风轻轻拂过兴业路的石库门。此后一周,高温持续攀升,28日达到38.2℃的全年酷暑极值。代表们在闷热中低声讨论,心中笃定的信念愈发炽烈。中国革命的火种,正是在这样持续晴热里,完成最初的燎原之势。

在那个寒秋突降的危局——1921年10月4日,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后第一次在上海被捕,天气多云到阴,带来深秋的肃杀,最高气温25.5℃,最低气温更是跌至11.2℃。正是在这寒意渐浓的时节,革命事业遭遇严峻考验,突显早期斗争的艰险与先驱者临危不惧的意志。

在那个寒冬中播撒火种的大年初一——1922年1月28日,当日阴冷潮湿,累计雨量4.1mm,最高气温仅6.5℃,最低仅3.8℃。湿冷的寒冬中,上海地方党组织发动百余名党团员走上街头,散发六万份贺年帖。“共产主义到上海来了!”的惊呼,是革命火种在寒雨中顽强传递的回响。

在那个热浪翻涌的盛夏——1922年7月15日,中共二大开幕前一日,申城气温已攀升至37.1℃。开幕当日,气温高达35.8℃,随后三天持续35℃以上高温。酷热难当,却难掩探索前路的热情如火。代表们在蒸腾的暑气中,讨论并通过党的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党章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为中国革命规划清晰蓝图。

活动现场,上海市气象局向中共一大纪念馆捐赠1921年7月23日至30日徐家汇气象观测记录及东亚地面天气图电子版。据悉,上海市气象局所辖的徐家汇观象台被誉为“远东气象第一台”,初建于1872年,150余年来气象观测从未间断,被世界气象组织授予“世纪气候站”之称,是中国近现代气象发展历史的见证者。

同时,一批见证历史的珍贵气象档案与文物首次出库展示:1895年12月31日第一张东亚地面天气图、20世纪初的自计气压计、1921年出版的《徐家汇气象观测记录》、李白烈士生前用过的雨伞等。通过展品介绍与鉴赏交流等环节,深入诠释气象学科在中国革命史研究中的独特价值。

未来,更多尘封在红色历史中的“天气记忆”将被唤醒,那些百年前的阴晴寒暑,终将成为照亮时代的精神火炬。

看看新闻记者: 龚海韵

编辑: 龚海韵

责编: 师玉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安徽艺术学院“文艺轻骑兵”弦乐... 侨与祖国心连心--共庆双节·同忆初心"。 瑶海骏马。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甘派秦腔六场汇...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24日电 (王一淼)随着9月22日晚兰州黄河剧院内经久不息的掌声,国家艺术基金20...
如今所谓“国学”,多是“成功学... 如今所谓“国学”,多是“成功学”改头换面包装出来的东西,就像20年前流行曾国藩那样。不管如何粉饰,“...
原创 为... 史料记载,1555年,明朝嘉靖年间,一支由72人组成的倭寇队伍从浙东登陆,迅速深入内地,横扫安徽、江...
原创 嬴... 秦奋六世之余烈,在秦朝的历史上,不仅有一位位功勋卓著的君主,还有一些威震四方的大将,他们的存在同样在...
种子里有幅艺术画 观众用手机拍摄展示的种子。(活动主办方供图) 9月23日,“大地上的诗篇——种子科普艺术展”在北京中...
原创 刘... 公元前 195 年,汉高祖刘邦已经病入膏肓,他心里清楚,自己时日无多了。可这大汉江山,才刚刚建立不久...
终于追上霹雳15了!美军300... 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使用的霹雳-15E空对空导弹一举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不仅创下超视距空战的经典案例...
原创 刘... 咱今儿个聊聊汉高祖刘邦和他搞的那个白马之盟,很多人都觉得,刘邦弄这一出,就是奔着那六个异姓王去的,可...
社区达人|杆上碗、立盘信手拈来... 人物档案 姓名:王士岐 年龄:72岁 绝招:可以抖动直径一米、重达三十斤的大空竹 一大早,在朝阳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