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婚号召与毛主席有关?卫士沈同在伟人的见证下,步入婚姻的殿堂
创始人
2025-09-23 06:01:54
0

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普遍感受到毛主席不仅是党和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大家心中的长者与亲人。在毛主席离世多年后,大家依然深深怀念他:怀念他对个人文化学习的重视,怀念他关心家人的温暖,怀念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沈同而言,最难忘的莫过于毛主席亲自为他主持婚礼的那一刻。

1960年1月,毛主席抵达上海,并入住锦江饭店。

在这里,毛主席依旧不知疲倦地为国家和人民辛勤工作,每天与当地领导交流,关注民生,察觉到一些不合理政策后,便立即进行必要的调整。看着毛主席忙碌的身影,大家心里既感动又忧虑。为了照顾他,除了为他端上他常吃的食物,大家也会提醒他适当休息,偶尔陪他一起散步。

有一天散步时,毛主席突然转过身,看到身旁已经年长的卫士沈同,关切地问:“你为什么还没有结婚?”

听到毛主席如此关心自己的私人问题,沈同心里感动不已。然而,他依然自豪地回答道:“我响应主席的号召,实行晚婚。”

毛主席听到后非常高兴,但随即又问道:“你多大了?”

其实毛主席早已知道沈同的年龄。因为要进入中央警卫团,得到毛主席的同意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沈同加入警卫团后,毛主席还亲自与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优缺点,制定适合的学习计划。因此,沈同的年纪,毛主席早就有所记忆。沈同坦率地回答:“38岁了。”

毛主席听后语重心长地说:“38岁了,应该结婚了。”

虽然毛主席提倡晚婚,但他并非鼓励拖延到过于晚的年纪。实际上,毛主席关于晚婚的倡导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争与动荡,导致了大量年轻人死亡,人口结构极为不平衡。建国初期,国家的社会秩序恢复稳定,经济逐步复苏,人们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尽管生活不富裕,但大部分家庭能凭借一份收入养活整个家,生育的热情较高。

到了1953年,全国人口接近6亿,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们多次提出,人口要有计划地增长。虽然当时没有明确的计划生育政策,但“计划生育”的相关内容已经写进了《农业发展纲要》。在1954年,卫生部发布了相关政策,明确提到:“避孕节育一律不加限制”,并要求为需要避孕的群众提供正确的指导。

毛主席还在多次讲话中提到控制人口问题,并指出:“将来要做到完全有计划的生育。”

当时,生产力较低,许多工作依赖大量人力,大家普遍认为“人多力量大”,这种思想使得计划生育的倡导很难贯彻。毛主席逐渐调整观点,提出“现在还是人少”,“应看到人多是好事”,直到最终提出晚婚的政策。沈同响应这一号召,虽然已经有了女朋友,但决定推迟婚礼。

当毛主席得知沈同已年满38岁时,再次关心地问:“你有女朋友吗?”

还没等沈同回答,另一位卫士插话道:“主席,他已经有个女朋友了,叫小王。”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非常高兴,立即询问了沈同女友的情况:“她是做什么的?人怎么样?”

这位卫士答道:“她是北京医院的大夫,正在为董老做保健工作。我们还没见过,但听说她很不错。”

毛主席显然并不太熟悉董必武的身边人,继续追问:“那她怎么样?可以结婚吗?”

看到毛主席如此关心自己的人生大事,沈同感动不已,说道:“将来结婚时,我一定请主席吃酒。”

几天后,沈同正在忙于工作,突然接到电话,说是毛主席要找他谈话。按照纪律,沈同没有多问,急忙赶回。到达毛主席办公室时,那位打电话的卫士笑着告诉他:“主席叫你,肯定是好事。”

沈同听了心里更是高兴,匆匆走进毛主席办公室。毛主席见他进来,笑着说:“把你的小王找来,我们一起吃饭,今天就为你们结婚,我做主婚人。”

沈同愣了一下,赶紧说道:“主席,您下午有会议,要不这件事以后再谈?”

但毛主席毫不犹豫地回答:“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大事!不会耽误开会的,快去办!”

看毛主席语气如此坚决,沈同知道这是无法改变的决定,只得转身向领导报告。

不久后,沈同从办公室出来,遇到一名卫士。卫士告诉他:“主席已经安排好了,今天有董老、杨主任和叶子龙等同志一起吃饭,你不用再去汇报了。”

这时,沈同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场婚礼早已被毛主席安排妥当,自己却完全不知情。心里一阵温暖与感动,他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中午时分,毛主席精心安排了一场宴席,沈同和小王站在一旁,准备为毛主席及其他领导服务。当宴席开始时,毛主席让沈同和小王坐在自己身边,沈同和小王举起酒杯,向毛主席敬酒。毛主席笑着说:“要敬大家嘛。”

沈同与小王于是转向大家,激动地说:“今天主席很高兴,为我们主婚。我们非常开心,也祝愿大家健康长寿!”

毛主席也举杯祝福,并叮嘱他们要“团结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宴席上,大家愉快交谈,沈同和小王受到了大家的祝福与羡慕。

当宴会即将结束时,毛主席起身笑着说:“很好,今天给沈同办了一件大事。你们多吃点,开会的时间还不急。”

沈同趁机提议:“主席,您要休息一会吧。”

在毛主席的主婚下,沈同和小王终于结为夫妻,这段婚姻也成为沈同一生的感激与珍惜。

婚后,沈同与小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牢记毛主席的教诲,努力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也受到了组织的表扬。

1960年3月30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其中提到要在一些人口稠密地区推广节制生育。

1964年,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委员会。尽管国家出台了一些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各种原因,实施效果并不显著,人口每年增长仍然很高。直到1970年,计划生育政策逐渐深入人心,形成了更加严格的实施措施,确保了人口增长的合理控制。

随着时代发展,计划生育政策不断调整,始终与人民生活需求和国家发展相匹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持续进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超争冠分水岭:成都蓉城与上海... 中超第25轮的两场“强强对话”无疑成为了本赛季争冠的关键节点。随着上海申花在主场以1比1战平成都蓉城...
原创 1... 在1964年春日的黎明时分,越南的古老土地静静地躺在过去的阴影中,等待着历史的记忆被唤醒。考古队的铲...
原创 古... 溽暑蒸腾,窗外的蝉鸣一声急过一声。我拧开空调遥控器,凉风徐徐送出时,脑海中突然跳出一个疑问:千百年前...
原创 美... 大家好啊,我是老陈,最近读到一则让我深思的新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在接受采访时,说了...
原创 面... 美国,一直以来都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其崛起的历史,堪称一部光辉的传奇。从1776年建...
原创 硬... 在一个静谧的7月15日深夜,我躺在床上浏览手机时,突然被红十字的标志吸引了注意,心中燃起了对它起源的...
[视频]【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本溪地处辽宁东部山区,这里曾是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游击战争的重要区域。如今,本溪...
原创 陈... 1927年8月14日,陈毅在南昌起义军第73团担任政治指导员,即作为党代表参与团务工作。那天,他正在...
原创 卖... “这里很大,却容不下我。” 1938年,潘玉良站在驶往法国的大船甲板上,望着渐行渐远的祖国,她心中...
原创 家... 在云南省曲靖市的李先生(化名)家中,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丙午户部川字版大清铜币,面值为当制钱十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