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何以潮州》新书首发式暨图书分享会在韩江畔举行。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部系统梳理潮州历史文化的著作面世。

《何为潮州》新书首发仪式现场。
《何以潮州》是继《图说潮州文化》《潮州有座广济桥》《活着的古城潮州》后,潮州市社科联推出的第四本潮州文化主题图书。全书围绕“天下名州”“唐贤刺潮”“宋元邹鲁”“明清鼎盛”“四海潮声”“流芳百世”六大主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梳理了潮州从远古至当代的历史文脉。

活动现场。

与会嘉宾仔细欣赏书中精美插图。

与会嘉宾认真阅读书中内容。
潮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邢映纯指出,《何以潮州》是站在潮汕揭三市文化同根同源、一体共生的高度,对“大潮州”进行寻根溯源,深入探明了潮州“守正而不守旧,开放而不失根”的文化特质。

潮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邢映纯现场发言。

潮州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秋平发言。
该书作者黄庆明以退休干部与摄影人的双重身份,投入潮州文化梳理,展现了潮人群体的文化自觉与责任担当。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潮州记者站站长苏仕日表示,在潮州,从专家学者到普通市民,以个体行动共同构建地方历史叙事的现象日益突出,《何以潮州》正是这一文化自觉群体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潮州记者站站长苏仕日作分享。
在新书首发环节,黄庆明谈到,潮州文化的独特源于中原古韵、海洋精神与工匠传统的三重融合。该书试图回答的不仅是“潮州是什么”,更是“潮州何以成为潮州”,以期帮助读者理解这片土地的文化基因与潮州文化的当代意义。

书籍作者黄庆明先生作分享。
在内容呈现上,本书突出“图文并茂”的特色,实现了影像叙事与文字阐释的深度融合。潮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曹亚明认为,本书实现了“三重贯穿”:影像与文字的融合、古今脉络的衔接、艺术实践与史学思考的贯通。她认为,作者以摄影家的视觉语言与学者的思辨力,使书籍既具审美价值,亦含文化解读的深度,为读者提供了一把“读懂潮州”的钥匙。

潮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曹亚明作分享。
潮州佃介眉研究会创会会长佃锐东评价,《何以潮州》堪称“潮州新通史”,尤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记录,通过技艺生动体现了潮州人的智慧与勤劳特质。他认为,本书对海外潮人了解原乡文化、增强认同感具有重要价值。

潮州佃介眉研究会创会会长、潮州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佃锐东作分享。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赠书仪式,潮州市档案馆、潮州市图书馆、韩山师范学院等单位代表接受赠书。该书的出版恰逢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即将于11月28日在潮州举办。作者黄庆明表示,此书是向海内外潮人献上的一份“家书”,旨在帮助年轻一代增强文化认同,为潮州古城申遗、为潮州文化传播、为潮州文旅发展注入新动力。

赠书仪式现场。
文/图:陈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