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晚清民国时期的“第一岳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宋耀如,因为他有三位女儿,这宋氏三姐妹不仅各个才貌出众,而且都嫁给了当时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名声显赫。
与宋耀如同龄且差不多年纪的,还有另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岳父。虽然他的女儿和女婿的名气不及宋家姐妹那样响亮,但胜在数量惊人——他共有五位妻子,育有十六个女儿。这十六位女儿无一例外都嫁入了显赫之家,亲家身份显赫,女婿个个不凡,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
对比之下,十六个女儿对三位女儿,究竟谁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岳父”呢?
这位有着十六位千金的岳父名叫孙宝琦,1867年生于浙江杭州,比宋耀如小三岁。孙宝琦出身显赫,父亲孙诒经是进士出身,曾任内阁学士和户部侍郎,还曾担任光绪皇帝的师傅。得益于优渥的家庭背景,孙宝琦从小接受良好教育,且学业勤奋。
1893年,孙宝琦在二品荫生的上谕馆考试中名列第一,自此蒙受父荫,顺利在户部获得了一份优渥的职位。他工作勤恳,升迁顺利,两年后花钱捐得了直隶道员的官职,官阶达到正四品。随后,他又在直隶总督王文韶和李鸿章等权势人物手下任职。
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八国联军浩浩荡荡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仓皇西逃。孙宝琦作为随行官员一路护送,使他得到了慈禧的信任,官运由此迅速上升。
从西安逃难回京后,孙宝琦获升军机处机密大臣,次年被派驻法国大使,后来兼任西班牙大使。到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已任顺天府尹,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长,管理二十四个州县。几年后,因在津浦铁路建设中立功,他升任山东巡抚,官至二品,兼任省委书记。
除了官职的稳步提升,孙宝琦另一令人称道的是他亲自经营起来的庞大家庭和密不可分的姻亲网络。
封建社会中,实力派男性“三妻四妾”很常见,孙宝琦一次性娶了五位妻子。他极善结亲,他的岳父张曜也是山东巡抚,而他弟弟的岳父李瀚章则是两广总督、李鸿章的亲兄长。五位妻子共育有二十四个子女,其中十六个是女儿,八个是儿子。每一个子女都成为一条藤蔓,织成了一个强大的姻亲网络。
登上山东巡抚不久后,辛亥革命爆发,清朝摇摇欲坠。孙宝琦为了避祸,明智地辞去了官职回家休养。令人意外的是,几年后他又成为了民国总理。
虽然手下无军队、也无显赫政绩,但他凭借庞大的人际关系网,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成为封疆大吏,到了混乱的民国时代,又攀上权力顶峰。可以说,他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源于那张牢不可破的关系网。
孙宝琦官运亨通的转折点,是因为他成功嫁出了一个女儿。
1902年2月,慈禧太后下令取消了“满汉禁止通婚”的禁令。谕令刚下,首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便亲自来到孙家,提出想为第五子娶孙家的二女儿。
两家身份地位悬殊,孙宝琦一时语塞,但庆亲王态度诚恳,最终两家结为亲家。得益于慈禧的信任和庆亲王的支持,孙宝琦在接下来的几年官运大开。
二女儿入了亲王府,大女儿孙用慧则被当时清末首富盛宣怀看中。盛宣怀主持洋务运动,产业庞大,财富惊人。盛宣怀有四个儿子,三人早逝,留下的独子盛恩颐更是被视为掌上明珠。起初孙宝琦因女儿多,笑言给不起如此豪门的嫁妆,但最终双方还是促成婚事。虽然盛恩颐是上海有名的纨绔子弟,败光家产,但孙家女儿因此享受了二十年的富贵生活,也为孙家带来不少助力。孙用慧教育有方,其子盛毓度后来留学日本,开创了大公司,重新书写家族辉煌。
孙家的三女儿嫁给晚清重臣王文韶的孙子王钰,因祖父权势,年少便官运亨通,后来赴港发展产业,事业一片繁荣。
四女儿则嫁给了爱新觉罗·宝熙,豫通亲王多铎的后代,光绪年间进士出身,入朝为官,且因其书法造诣,被后世称为书法家。
五女儿则嫁给了袁世凯的儿子袁克齐,而孙宝琦的另一个儿子也娶了袁世凯的女儿。凭借与袁世凯的亲戚关系,孙宝琦在清廷覆灭后仍能立足北京政坛,曾任外交总长和民国总理。只是袁克齐本人无能,最终夫妻二人靠留下的产业过着荒唐生活。
孙宝琦的十六位女儿无一不是嫁入权贵之家,或是高官,或是富商,或银行家。唯一例外是七女儿孙用蕃,她嫁给了晚清名臣张佩纶的三子张志沂,成为后妈,名声不佳,因继女张爱玲的文章描写而臭名远扬。
这七女儿嫁给张志沂时,张已有一子一女,其中女儿便是著名作家张爱玲。张志沂虽未有大成就,但家世显赫,他母亲是李鸿章的独女,张志沂是李鸿章唯一的外孙。孙宝琦弟弟是李鸿章大哥的女婿,他女儿又成了李鸿章的外孙媳妇,由此可见孙家与李鸿章家族关系密切。
女儿们嫁得好,儿子们同样结交了非富即贵的亲家。凭借这张庞大的姻亲网,孙宝琦数十年在官场稳如磐石,被誉为“官场不倒翁”。直至1927年他才从民国驻外大使职位上退下,1931年因胃病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相比之下,宋耀如在“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1918年去世,享年仅五十四岁。虽然他有三位优秀女儿,但未能享受多少女婿带来的荣光,因为直到他去世近十年后,宋美龄才与蒋介石结婚,其他两位女儿也只在临终前几年才结婚。
如此一对比,你觉得“第一岳父”的称号,究竟该归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