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国军高级将领和抗日名将,去世后享受两岸追悼
创始人
2025-09-23 03:32:20
0

1991年,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临终前,平静地对家人说道:“我对国家大事和家庭生活都没有遗憾,唯一的遗憾是未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真希望这一天能够早点到来。”同年1月27日,这位老人怀着这份未了的心愿离开了人世。一个月后,他的葬礼在八宝山公墓举行,几乎同时,海峡对岸也举行了为他举行的追悼会。

这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旧心系国家统一的老人,就是中国著名的抗日将领、黄埔军校一期生郑洞国。郑洞国以“福将”著称,他在黄埔一期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几百位黄埔军校的将领中,能够获得两岸共同悼念的殊荣的,只有少数几人,其中就包括郑洞国与十年前已经去世的杜聿明。

黄埔军校,是中国培养军事将领的重要摇篮,尤其是黄埔一期,培养了大量的著名将领。郑洞国作为黄埔一期的杰出代表,正是这些英勇的将领之一。黄埔一期的学生们素有“天子门生”之誉,郑洞国的参军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1924年6月,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郑洞国和几位同乡一同前往报考。然而,命运让他错过了报名的时机。幸运的是,他偶遇了来自湖南的老乡黄鳌,郑洞国向他倾诉了自己的困境。原来,黄鳌曾两次报考黄埔军校,由于第一次就顺利考上,他便将第二次报名的机会让给了郑洞国。正因如此,郑洞国得以顶替黄鳌的名额,顺利考入了黄埔一期。

进入军校后,郑洞国与黄鳌同班。每当点名时,郑洞国心中充满了忐忑,生怕这段“顶名”之事曝光。经过深思熟虑,郑洞国最终向校方坦白了真相。由于他在日常训练中的优异表现和出色成绩,校方不仅宽容大度,没有追究他的错误,反而允许他恢复了自己的原名。从此,郑洞国的军事生涯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那时的政治局势极为紧张,黄埔一期生在毕业后立即投身战场,郑洞国也积极参与了东征和北伐等战斗。

在战斗中,郑洞国通过不断的实战积累,逐渐成长为一位卓越的军事指挥官。凭借着卓越的作战技巧和指挥能力,他迅速晋升,早在24岁时就已经从东征中的营长晋升为团长。实际上,在报考黄埔之前,郑洞国与同班同学王尔琢的关系非常密切。王尔琢在黄埔一期学习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郑洞国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两人常常一起讨论国家大事,郑洞国的思想逐渐受到影响,逐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郑洞国在战争中的表现,得到了蒋中正的高度评价。蒋中正曾多次公开表示,郑洞国是他非常得意的门生。随着北伐胜利,郑洞国所部驻扎在栖霞山,而英国兵舰借口保护侨民,欲强行占领栖霞山驻地。郑洞国立即指挥炮兵坚决反击,保护了阵地。之后,他被调至第9军担任教导团团长,并在军阀混战时期重返战场,指挥部队参与了多次重要战斗,尤其是在中原大战中,郑洞国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全面抗战爆发前夕,郑洞国曾受蒋介石指派,参与围剿红军的行动,这成为他人生中的一个阴影。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在抗战中,他的表现仍然非常出色。他是最早投入抗战的将领之一,率领第17军2师4旅在南天门一线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尽管郑洞国带领的部队因装备和兵力的劣势损失惨重,但他依旧毫不退缩,身先士卒,指挥部队坚守战线,尽全力与敌军作斗争。

郑洞国为抗日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尤其是在徐州会战中,他的出色指挥直接促成了台儿庄大捷。在战后,他还参与了缅甸战场的战斗,推动了中盟合作,为日后的滇缅公路的通畅和反攻缅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爆发时,郑洞国的部队被我军围困在长春,他在弹尽粮绝之际决定投诚,并随后在多个政府部门担任职务,继续为祖国的统一事业贡献力量。他的晚年平静而低调,始终怀揣着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与期盼。

郑洞国去世后,海峡两岸共同为他举办追悼会,这份荣誉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抗战中立下的赫赫战功,更因为他为祖国统一事业始终不渝的努力与牺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2001年10月14日,享年101岁的张学良在美国檀香山静静离世。他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与荣耀,备受世人...
“女真满万不可敌”是一个笑话吗... 作者:萨沙 要看是什么时候的女真! 其实女真的兵力远远不止万人。 游牧民族,准确说游牧渔猎民族,肯...
原创 三... 老泸州城,指的主要是今天江城到永丰桥一带的位置。与如今泸州市区的面貌大相径庭,那个时期的泸州与现在相...
原创 民... 前些日子,我讲了湖南邵东团山禹氏后裔、近代名人禹之谟的故事。事后,许多老乡与我讨论,觉得禹之谟实在是...
原创 德... 1941年6月,纳粹德国向苏联发起了大规模的攻击,尽管德军在战争的初期取得了一些局部胜利,但苏联作为...
原创 邓... 1959年9月,邓华将军被突然通知撤销职务,调离军队,虽然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局面,邓华将军心中难免感...
原创 2... 1960年,一位贫困的老人在自家孤独死去,这个老人名叫熊国炳,曾是老红军。根据当地村民的回忆,熊国炳...
原创 号... 日本占领中国东北数十年,驻扎超过60万精锐部队,但却被苏联仅用10天时间彻底击败。 关东军自认为强大...
原创 4... 上世纪80年代,挪威的学者约翰·加尔通曾做出一个震惊世界的预言:“苏联将在十年内解体。”这一大胆的言...
原创 清... 1759年,一场规模庞大的军事行动在中亚的辽阔大地上展开,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战斗,而是关系到清朝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