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陟东旭
1943年8月16日的夜晚,河南林县南部战场上,两支八路军连队正在紧张撤退。突然,一位八路军团长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你们是哪支部队?”团长厉声问道。“3团的。”一名连长回应。“给我站住!”团长再次喝令。“你是哪个部队的?”连长反问。“我是20团的。”团长坚定地回答。“你凭什么指挥我们?”连长不服气地质问。“今天老子就是要指挥你们!谁敢往后撤,我开枪!”团长拔出手枪,坚决堵住去路。这激烈的对峙,正是林南战役中的关键瞬间。
回到1943年4月,日军集结了20万大军,准备对太行山区发动大规模扫荡。根据地的军民早有准备,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让日军摸不着头脑,一次次扑了个空。与此同时,豫北山区的蒋军第24集团军却被日军包围,情况危急。新编第5军军长孙殿英率先丧失斗志,举起了白旗投降。不仅如此,他还厚颜无耻地劝说第24集团军司令庞炳勋放下武器,表示“好死不如赖活着,跟谁干不是当官吃饭?”这两位都是多次换主的“倒戈将军”,早已习惯背叛,心理防线几乎不存在。
庞炳勋和孙殿英投降后,被日军扶持为“伪第24集团军”的正副司令。他们反身调转枪口,疯狂扫荡八路军的根据地,配合日军在平汉路附近发动残酷攻击。7月初,伪军分两路占据了林县及周边地区,及瓦岗集地区,威胁着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129师师长刘伯承决心发动卫南战役,给这些汉奸伪军一个沉重的教训。
7月30日,卫南战役正式打响,经过激烈鏖战20天,八路军歼灭敌军5000余人,不仅收复失地,还扩大了根据地。战役结束时,129师参谋长李达抓住战机,发起林南战役,意图彻底消灭入侵的2万余伪军。参战部队主要来自太行军区、冀南军区和冀中警备旅,共约十余个团,分成东西两个集团作战。东集团牵制敌人,西集团主攻林县城。
西集团兵力包括第769团、警备旅第32团、第20团以及第2、第3、第32团等。李达将军得到情报,林县城兵力薄弱,仅有一个特务团守卫,城南关还有一个日军大队驻扎。李达曾在冯玉祥部队服役,熟悉孙殿英这个饭桶将领,了解其轻敌狂妄的性格。因此,李达决定由第3团从南门、第20团从西门发起突袭,第769团牵制南关日军,直击林县指挥部,打乱敌方阵脚。
8月18日凌晨0点30分,3团官兵悄无声息地登上城墙,趁敌人不备,迅速占领南门,随后扩展阵地夺取东门。日出时分,林县东南两门已稳握在3团手中。与此同时,20团从另一侧发起猛攻,敌军顿时陷入瓮中捉鳖的绝境。然而,形势突然逆转。
伪军暂编第7军军长刘月亭坚决死战,派督战队指挥鼓楼特务团顽强抵抗。刘月亭是个铁杆汉奸,孙殿英曾亲自劝降他。南关的日军伊藤大队也迅速增援,凭借强大火力扭转战场局势。日军飞机突袭3团阵地,769团防线被突破,日军杀入3团后方,令3团陷入前后夹击的危险境地。
需要说明的是,3团原属太行军区第4军分区,1943年9月刚划归第7军分区,名为“新1旅第3团”,正处于磨合期。同时,太行军区调整编制,取消营级单位,部分团被降格,3团也仅剩5个连,兵力不足。尽管官兵奋勇抵抗,南门仍告失守,防线崩溃,两个连溃退。团长周凯东刚刚在战斗中牺牲,部队失去指挥核心(当时楚大明尚不知情)。
这时,20团团长楚大明怒不可遏,拔枪拦截溃退的3团连队,发生了开头那一幕。楚大明威严喝止:“都给我站住!”面对质疑,他沉声回应:“我是20团的,今天你们必须听我的,谁不听我开枪毙了谁!”战士们见识过楚大明的脾气,知道他真敢动手,连两个连长也不敢顶撞。
楚大明率先喊道:“党员跟我冲!”随即挥舞驳壳枪冲向战场,激起士气,3团和20团官兵纷纷响应。弹药很快打光,楚大明又怒吼:“拼刺刀上!”随后一名战士高喊:“不能给20团丢脸,坚守阵地!”话音一出,日伪军闻言慌乱败退。
在20团和769团的支援下,失守的南门迅速夺回,伪军像泄气的皮球,缩在鼓楼阵地不敢出击。楚大明带领士兵乘胜追击,仅十分钟便攻入鼓楼。伪军中有人认出楚大明,惊叫“20团来了”,众人放下武器,除了总指挥刘月亭负伤逃跑外,余者全被俘虏。此时已是18日中午9点。
林南战役历时9天,于26日胜利结束,歼敌7000余人,收复据点80多个,解放群众40余万。楚大明跨建制指挥发挥关键作用,不但未受刘伯承批评,反而获赞扬,让20团声名鹊起。
战后发生一趣事:老乡们抬着猪肉去慰问八路军,部分战士欢喜迎接。老乡放下猪肉一听不是20团的,马上又抬走了。战士们无奈困惑。原来猪肉包装上写着“送给20团”五个大字,可见20团在群众中的威望。
楚大明名声大振,但抗战期间多次负伤,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47年1月27日汾孝战役中,他英勇牺牲。2月14日,山西沁源为他举行追悼会,老部队干部战士泪送英魂。陈赓亲撰挽幛称赞:“太岳战将勇,首推楚大明”,周希汉哽咽致悼。陈赓还写报告高度评价楚大明的牺牲精神和战斗作风。1944年3月和11月,楚大明两度被授予“特等战斗英雄”,这在旅团级干部中极为罕见。
楚大明,这位身先士卒、伤痕累累的铁血将军,用生命诠释了真正的勇敢与忠诚。历史将永远铭记他的英名和精神。
欢迎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