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被朝鲜人刺杀,临死前说了句日语,中国人都懂
创始人
2025-09-23 01:31:26
0

“嘭!嘭!嘭!”随着三声枪声猛烈响起,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鲜血迅速从伤口涌出,他随即轰然倒地,这位日本首任首相就这样黯然地告别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1909年的某一天,伊藤博文抵达了中国东北的哈尔滨市。然而,连他自己也未曾料到,这次旅程竟成为他生命的终点。刚走出火车站,他便遭到了一名朝鲜人的突然刺杀,命丧当场。

现场瞬间陷入一片混乱。惊呼声、尖叫声此起彼伏,人们四散逃命,同时还有不少围观者湊热闹。整个场面混乱得难以用言语完全描绘。临终前,伊藤博文吐出了一句日语,所有中国人都明白那句话的含义。

那么,伊藤博文临终时究竟说了什么?他为何被朝鲜人刺杀?

自明治维新改革以来,日本彻底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日本进行了诸多重要的改革,建立了一个高度集中的统一国家体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加速了日本现代化的进程。此后,日本坚定地走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道上,难以回头。

1874年,日本国内兴起了“自由民权运动”,但遭到政府多次严厉镇压。同年,日本在迅速推动国内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开始对自身有限的国土感到不满。

日本的扩张野心逐渐膨胀,最终将觊觎的目光投向邻近国家和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宛如一块诱人的肥肉,吸引着日本的贪婪目光。

同年,日本派兵侵略中国台湾。1875年,日本又在朝鲜制造纷争,频频袭击朝鲜的码头和河口。日本舰队派出多艘军舰,频繁进行示威行动。9月,双方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结果日本大获全胜。

朝鲜被迫签订了极不平等的《江华条约》,从此沦为日本的半殖民地。日本强迫朝鲜打开国门,严然一副霸道强盗的姿态——自己拥有的拒绝他人,自己没有的则强行夺取,这难道不是赤裸裸的抢劫行为?

安重根是朝鲜的一位名门出身的爱国志士,既文武双全,也是近代朝鲜独立运动的重要人物。自幼受家庭熏陶,他胸怀强烈的爱国情怀,酷爱武艺,立志“救国家、卫人民”。

目睹祖国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安重根深感救国存亡刻不容缓。

甲午战争时,中国虽拥有亚洲最强海军,却败给了领土狭小的日本。日本国土面积甚至不及中国甘肃省的大小。其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此时的中国表面光鲜,实则内忧外患,战败几乎注定。

伊藤博文曾言:“中国是泱泱大国,人才不缺,但奴隶制度是其最大的弊端,也是战败的重要原因。在封建奴役制度下,无论人才多少,都缺乏自主意识,这种奴役思想贯穿他们一生,最终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

他认为,中国无法摆脱落后和愚昧的根源,正是这套奴隶制度所致。回头看伊藤博文的观点,确实不无道理。封闭保守的封建体制与闭关锁国政策,注定无法带领国家走向富强。

事实上,甲午战争是伊藤博文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在日本眼中,清政府只是徒劳抵抗的沉睡巨狮,日本则是虎视眈眈的豺狼。中国战败后,被迫签订了羞辱性的《马关条约》,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给民族带来空前危机。这种以侵略手段换取的胜利,令世界侧目。

对其他亚洲民族而言,伊藤博文无疑是压迫者和仇敌。

1894年的甲午战争与1904年的日俄战争,日本都取得了胜利,从中掠夺了大量赔款和殖民地。

伊藤博文极力主张对外扩张,发起的战争使日本成为亚洲首个列强。在对外政策上,他更是推动扩大对朝鲜的控制,因为他将朝鲜视为进军中国和俄罗斯的跳板。

安重根心怀民族大义:“国与家不可分,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民。国强民富,流寇自然消亡,天下方得太平。”

眼见山河破碎,国土沦丧,他对日本的统治者充满仇恨。安重根彻底看透了日本所谓“保护朝鲜”的虚伪面具背后的狼子野心,急切寻找救国出路。他广结同道中人,团结民众,力求寻找救国真理。

他渐渐认识到,发展教育、统一思想、积蓄力量,才是实实在在的救国之策。为此,1906年春,安重根创办了两所学校,并亲自担任校长,培养救国人才。

然而,日本从未停止其侵略步伐。连番的胜利让其尝到了扩张的“甜头”,野心日益膨胀,胃口如无底深渊,永远无法满足。1907年,朝鲜皇帝被日本强迫废黜,朝鲜政权彻底落入日本统治之手,不再掩饰其殖民野心。

日本军队在朝鲜半岛肆意烧杀抢掠,暴露出强盗般的真面目。昔日繁华的朝鲜沦为人间地狱。

随后,朝鲜军队被强制解散,所有权力被日本掠夺,朝鲜名存实亡。当时日本统监正是伊藤博文。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安重根毅然放下笔杆,投身朝鲜义兵,投入抗争行列。

伊藤博文在日本的迅猛发展中功不可没,他曾四度担任日本最高统监,被视为国家元老和“保护神”。然而,他通过牺牲他国利益谋求本国发展的手段,终究遭到世人非议,也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当时,尽管有人主张彻底吞并朝鲜,但伊藤博文认为只需将朝鲜作为殖民地即可。然而,朝鲜人民渴望自由,哪怕换种方式,也无法获得他们梦寐以求的解放。

安重根无法再忍受现实,得知伊藤博文将在哈尔滨与俄国使者会谈的消息后,秘密组织了一个由十余名志士组成的刺杀小队,立志刺杀这个令朝鲜破碎的罪魁祸首。

尽管他们提前半月抵达哈尔滨,但伊藤博文身份特殊,行踪戒备森严,多次尝试接近都被警觉的护卫识破,刺杀行动一度陷入困境。为了表达必死决心,安重根甚至率先割去一根手指,以血明志。

伊藤博文抵达哈尔滨当天,安保措施极其严密。此前,刺杀队伍大部分成员被执勤人员驱逐,只有伪装成日本人的安重根成功混入等待队伍中。等候半小时后,伊藤博文终于出现在他的视线内。

安重根抬臂,果断举枪瞄准,连续开了三枪!伊藤博文尚未迈出多远,三颗子弹精准命中要害。枪声惊动周围,引起一阵恐慌,也有胆大者围观。

中弹后的伊藤博文痛苦呼喊了一句“八嘎!”紧接着,他倒在血泊中,化作一具冰冷尸体。那句日语的含义大家心知肚明。究竟他是在责怪安保不足,还是在骂安重根不自量力?无人知晓。只能说,这样的结局,是他咎由自取。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安重根的正义早已得到历史认可,伊藤博文的罪恶也因此画上了终结符。

多年以后,人们依然铭记那段国家危难时刻,是安重根挺身而出,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永远活在朝鲜人民的心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陈兴超请辞江西省政协副主席 据微信公众号“江西政协”消息,9月22日,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南昌举行。其中,会议通过关...
广汽严壮立辞职有瓜?知情人士称... 【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听风吟】 9月19日,广汽集团公告称,董事会近日收到公司副总经理严壮立先生...
原创 晚... 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普遍感受到毛主席不仅是党和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大家心中的长者与亲人。在毛主席离世...
为什么刘邦临死之前,决定要除掉... 刘邦临死之前确实打算处死自己的这位曾经的发小、打天下的功臣、、救命恩人、自己连襟的樊哙,为什么呢?难...
原创 皇... 黄歇,即春申君,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楚国大臣,他曾为楚国立下赫赫战功,堪称一代英杰。春申君不仅在外交领...
原创 晚... 晚清咸丰帝时期,曾有一位著名的间谍,名为张继庚,字炳垣(也有作炳元),他在执行卧底任务时,曾使用化名...
1862年就被“解放”的美国黑... 2020年因为受新冠疫情影响,让中国的民众都不禁感叹:这一年都在躺着见证历史了。而在我们中国抗疫工作...
原创 李... 自古以来,许多开国元勋在建立国家时,凭借卓越的能力与功勋,最终却因“功高震主”而遭遇悲惨结局。历史上...
原创 历... 在五代十国那段混乱至极的历史中,战火频仍、人命如草。 但在这铁血与硝烟之中,却有一位女子,从命如草...
原创 曹... 现任魏国皇帝曹丕曾多次考虑除掉自己的弟弟曹植,以消除未来的隐患。某次,曹丕与曹植一同外出,途经一片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