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许世友正在带领士兵进行刀法训练,场面气氛热烈。突然,他注意到路边有个身影正在驻足观察,还时不时发出几声评论。转眼一看,那人戴着眼镜,显得有些格外显眼。许世友脾气一上来,立马皱眉,心中暗道:“嘿,路边那个戴眼镜的,瞎指点什么呢?”他气不打一处来,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在自己训练时打扰。正是这一刻,许世友和陈赓第一次相遇,没想到这次邂逅竟成了他们日后深厚友情的起点。
然而,这场初见并没有想象中的愉快。听到许世友的言辞,陈赓并没有退缩,反而是嘴角微微上扬,心里想:这个小子倒挺大胆,敢这么和我说话!他从路边站起,走到许世友跟前,沉声说道,“怎么跟师长说话的?见到我不打个报告?”这一番话让许世友瞬间愣住,心里暗叫不好:“完了,完了,这人竟然是新上任的师长!”他慌忙立正,赶紧道歉。陈赓看到他那笨拙的模样,顿时忍俊不禁,哈哈大笑了起来。许世友一头雾水,看到陈赓笑得如此爽朗,心中不禁放松了许多。
陈赓笑过之后,拍了拍许世友的肩膀,开口说道:“别紧张,我只是和你开个玩笑。你们练的是什么刀法,声音这么有气势?”许世友立刻收起尴尬,恭敬地站直身子,神色严肃地回道,“报告师长,这是少林寺的六合刀法!”陈赓一愣,随即露出笑容,“你还会少林的刀法?”许世友点头道,“小时候在少林寺习过武。”随后,他将自己在少林寺的修行经历一一讲述给陈赓。陈赓听后,十分赞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难怪你能屡次获得胜利,原来是少林寺的子弟!看来真是佛祖保佑!”他笑着合掌念道:“阿弥陀佛。”话音刚落,周围的人纷纷哄笑,没想到陈赓这位新任师长竟是如此幽默风趣,许世友也忍不住跟着笑了出来,心情顿时变得愉快起来。
其实,许世友早就听闻过陈赓的大名。陈赓不仅是黄埔军校的优秀毕业生,年轻时就随父亲从军,经历了无数战斗,且在南昌起义中也有突出表现。他不但军事才能出众,幽默风趣的性格也让他在人们中颇有好感。而许世友呢,虽然在性格上比较直率且脾气火爆,但在部队中也同样以机智勇猛著称,深得下属和战友们的敬重。令人没想到的是,正是这样两位性格迥异的将军,最终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抗战初期,许世友在抗大学习。一天,他突然得知日军已经大规模入侵,战局十分危急,百姓生灵涂炭。他听后焦虑万分,心里已经没有心思再继续待在学校学习。他立刻向上级报告,申请赴前线参战。然而,不论他如何申请,都被一一驳回,这让许世友愈加焦急,最终,他决定亲自去找毛主席。看到许世友如此急切,毛主席意识到前线急需人才,便任命他为386旅副旅长。
但许世友却对这个“副”的职务并不满意,直言:“主席,怎么是个副的?这个副旅长难道就能立下什么大功吗?”毛主席笑着劝道,“副旅长也不是件容易的差事,你先回去好好考虑。”然而,许世友仍然不情愿。刘伯承也前来劝说,但许世友始终不愿接受。刘伯承实在没办法,只得去找许世友的老首长徐向前。徐向前听完后大笑道:“许世友就是这脾气,你说不动他,是因为他不知道386旅的旅长是谁。”于是,徐向前亲自找到许世友,告诉他,“386旅的旅长是陈赓,他在等你。”许世友一听,立刻激动了起来,连声道:“首长,您怎么不早说!”他迅速带领部队与陈赓汇合。
在随后的战斗中,许世友与陈赓密切配合,屡屡获得胜利。每次作战,许世友都能从陈赓身上学到不少经验,陈赓更是充分发挥了自己指挥作战的才能。386旅也在两人的指挥下,打了多场重要战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巨大力量。每当提起陈赓,许世友总是满脸崇敬地说道:“陈赓大将不仅指挥作战才能出众,性格幽默风趣,真是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