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结局最凄惨的8大名将,你觉得哪一位死得最冤枉
创始人
2025-09-23 00:01:07
0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了八位伟大的名将,他们虽然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却未能善终,这其中的原因各有千秋。

一、吴起

吴起是战国时期一位顶尖的军事将领,战绩显赫,百战百胜,没有一次失利的记录。

当齐国军队入侵鲁国时,鲁庄公考虑提拔吴起为将领,但因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心中对他的忠诚产生疑虑,因此迟迟未能重用他。为了消除鲁庄公的顾虑,吴起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中,亲手杀掉了自己的妻子,随后率领鲁国军队在战场上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了齐军。此后,吴起转战魏国,强势打造出享誉全国的魏武卒,更是三度打败秦军,并一次性大败齐国的军队。

接下来,他在楚国受到楚悼王的支持,展开了全面的改革,虽然改革使楚国的实力显著增强,却也触动了楚国贵族的利益。楚悼王去世后,楚国的权贵们意欲引弓箭射杀吴起。尽管吴起藏身于楚悼王尸体的后面,楚贵族仍然无所畏惧地放箭,最终吴起被杀,而楚悼王也因误中箭受了重伤。吴起死后,楚肃王处死了那些实施谋杀的楚国贵族,但他却同时废除了吴起的改革措施。

二、商鞅

商鞅曾是魏国国相公叔痤的谋士。在公叔痤临终前,谆谆告诫魏王,务必重用商鞅于国相之位,否则将会面临杀身之祸。

在当时,商鞅还默默无闻,魏王对他并未表现出青睐。公叔痤无奈只好劝商鞅立刻逃命,生怕魏王动了杀心。商鞅则自信地表示,若魏王不愿听从公叔痤的任命,又怎会信他的劝诫?公叔痤去世后,魏王依旧没有重用商鞅,恰好此时秦国发布招贤令,大力招揽人才。

于是,商鞅志在必得地转赴秦国。凭借其王霸之道,引起了秦孝公的极大兴趣,获其支持的商鞅展开了一系列颇具野心的改革,彻底改变了秦国的面貌。随着商鞅变法的实施,秦国变得愈加强大,他也率军大败魏军,收复河西之地。商鞅建立的赫赫战功,最终却因触动秦国贵族的利益而埋下隐患。在秦孝公去世后,商鞅被秦惠文王冤屈,遭受残酷的车裂之刑,但即使如此,他的改革未被废除,为秦国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白起

白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之一,享有盛誉。

在商鞅变法助力秦国昌盛的同时,真正让六国深陷恐惧、遭受重创的则是白起。公元前293年,韩、魏联军向秦国发起进攻,秦国丞相魏冉推荐白起为主将。白起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选择避其锋芒,先打击敌军的薄弱环节,以素未谋面的超常战法,将对手重创,造成24万敌军的死亡。此后,白起还不断扩展战线,纵横于山东六国之间,历经百战不殆,给韩、赵、魏、楚等国造成了惨重损失,为秦国攻下七十多座城池。尤其在长平之战中,白起更是大将赵军斩杀45万,使六国再无力与秦国抗衡。

白起为秦国奉献了卓越的战略成就,但当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下令攻打赵国时,白起觉得没有胜算,拒绝出征。此外,他对此前长平之战的指挥感到不满,渴望一举蒸发赵国。因此,当秦昭襄王信从宰相范雎之言,果断发出撤军命令时,白起因强烈的愤懑毅然拒绝出征,这最终导致他遭到秦昭襄王的严惩,被处决。

四、李牧

李牧是战国时代赵国的著名将领,才华横溢。

在赵国边防的守护过程中,李牧曾在雁门关战役中大败匈奴,斩杀了匈奴十万雄兵,使得匈奴士兵再也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后来,赵国的老将廉颇因受到赵王的冷落而逃往魏国,赵悼襄王承受了无将可用的窘境,最终调回李牧来抵抗秦军。李牧以少胜多,连续两次战胜秦军,让敌人无法轻易攻占赵国。

无奈,在勇猛将领王翦无法在战场上击败李牧后,运用起了秦国常用的离间计,他通过重金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使其诬陷李牧叛国,最终导致李牧被赵王处死。李牧之死使得王翦得以顺利组织力量,最终平定楚国。

五、项羽

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后裔。

在秦昭襄王的权臣策略中,楚怀王曾被血腥手段软禁至死,这让楚国民众对秦国感到无比愤恨,纷纷高呼“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娇纵的秦始皇灭掉六国后,建立了秦朝,并在治理中对百姓施行残酷的暴政,导致民生艰难。随着始皇死去,闹剧般的陈胜吴广起义应运而生。趁此契机,项羽与其叔父项梁携手在会稽起兵,奋力反抗秦二世,项梁虽在战斗中死去,但项羽才智出众,在巨鹿之战中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辉煌,以让秦朝遭遇灭顶之灾。

秦朝灭亡后,项羽与刘邦等诸侯之间爆发了一系列的冲突。虽然项羽在战争中数次大胜刘邦,尤其是在彭城之战中以3万对抗刘邦的56万大军,几乎将刘邦斩于马下,但由于他对利润的不愿分享,逐渐导致自己的追随者不断减少,而刘邦的势力则逐渐壮大,最终致使项羽被刘邦击败,选择了英雄的自杀之路。

六、韩信

韩信曾在项羽帐下,但因未被重用而感到失望,于是决定离开,投奔刘邦。

刘邦在萧何的劝说下,渐渐意识到韩信的军事才能,并任其为大将军。此后,韩信帮助刘邦战胜了一系列诸侯国,包括代、魏、燕、韩和齐,大大削弱了项羽的力量。最终在垓下之战中,他打败了项羽,助刘邦顺利夺取天下。

刘邦称帝后,将韩信封为齐王。韩信不仅在军事上极具威望,且手握重兵,若他心怀造反之意,完全有可能取代刘邦,这不免让刘邦感到惶恐。因此,刘邦设计捕捉韩信,最终导致韩信被吕后诱骗进入宫中杀害。

七、岳飞

在1127年,金国攻陷大宋都城东京,即今河南开封,俘获了宋徽宗与宋钦宗,北宋自此灭亡,此历史事件被称为“靖康之耻”。在金国击破北宋后,还扶持了一个傀儡政权,由张邦昌领导,结果因无民心而将政权归还给了康王赵构。赵构建立南宋之际,金国又重新南下企图延续战争。

此时,南宋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将领,如岳飞、韩世忠、吴玠等,他们共同努力,联合抵抗金军,稳固南宋的边界。随着士兵的逐步提升,南宋逐渐在战场上显露实力,岳飞、韩世忠等人遂兵分三路向北出征,收复了许多失地。当金军看到战局不利时,企图与南宋谈判。赵构很明白金军的凶猛,觉得南宋的力量不足以击败金国,同时财政状况捉襟见肘。他无法督促将领继续坚持战斗,因此选择了议和的办法。为了达成和平,赵构下令撤军,岳家军十年所功,毁于一旦。

议和后的南宋,不信任武将的传统依旧顽固,赵构为了清除岳飞的功高之势,听任秦桧陷害李飞,最终导致岳飞莫名犹豫地被指控谋反而遭处死,而岳飞的长子岳云也随之被杀,其他子女则被流放至岭南地区。

八、蓝玉

蓝玉是名将常遇春的妻弟,才智与勇气并存。

在战场上,蓝玉英勇且战斗经验丰富,曾南征北战,参与破元、平定西南,对朱元璋的建立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当朱元璋的长子太子朱标意外去世后,他选择了孙子朱允炆作为继承人,然朱允炆性格软弱,无法掌控一众开国功臣,这让朱元璋心绪不宁。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因担忧功臣的威胁而选择杀掉胡惟庸、李善长等开国功臣,并试图趁机对蓝玉施加压力。然而,蓝玉却没有保持低调,反而因居功自傲,纵兵破关,导致朱元璋的不满。最终,朱元璋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将蓝玉剥皮实草、抄家,连同三族一并处死,其惨烈的程度让人不寒而栗,蓝玉案的牵连者多达1.5万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白... 1948年9月,黄维被任命为第十二兵团司令官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只是蒋中正、陈诚、白崇禧、何应钦等...
原创 雍... 乾隆年间杭州西湖,一位帝王伫立在庙宇前,神色冷冽。 庙内供奉的不是神佛,而是曾经的朝廷重臣李卫,一...
原创 西... 谈及西汉时期,尤其是西汉初期的税收状况,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十五税一”甚至“三十税一”这样的轻税政策,...
原创 晚... 提到晚清民国时期的“第一岳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宋耀如,因为他有三位女儿,这宋氏三姐妹不仅各个才貌出...
原创 华... 1949年,华东野战军进行了重组,正式改编为第三野战军,随后成立了第七、第八、第九和第十兵团。这些兵...
原创 是... 蒋介石在见过杨永泰仅一次后,便对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立刻决心将他纳入麾下。为什么这个被称为“毒诸葛...
原创 曹... 公元220年正月,洛阳城被冬日的寒冷紧紧包裹。病榻之上,一代枭雄曹操已至生命尽头。此刻,他是否曾用深...
原创 是... 在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时,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尽管日军的铁蹄几乎践踏了中国的18个省份,但陕西这...
原创 军... 1943年6月30日,冀鲁边区的大赵村,正在进行一次极为秘密的中共会议。然而,会议刚刚结束时,现场的...
原创 千... 976年十月二十日凌晨,时年50岁的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在万岁殿逝世。当文武百官们从悲痛与震惊中清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