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郭炳生投敌叛变后,为确保击毙他,彭德怀下令:成排步枪同时射击
创始人
2025-09-22 23:02:27
0

1933年7月,红二师在宁都和乐安交界处的一场激烈战斗中,意外地碰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师长郭炳生,他不久前刚刚背叛了红军。见到这个叛徒,红二师的士兵们个个握紧拳头,誓死不能再让他存活片刻。

彭德怀目睹昔日战友郭得云的儿子,竟将枪口指向自己的红军,心中愤怒难抑,没想到自己培养出的青年竟沦为叛徒。怒火中烧的他,咬紧牙关,果断下令:凡是遇到郭炳生的部队,要以“步枪排射”的方式将其击毙。

那么,郭炳生为何会选择叛变?他的父亲郭得云与彭德怀之间究竟有什么渊源?彭德怀为何对这桩背叛事件感到如此痛心?这些问题背后,都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1921年秋,华容县当地大土豪劣绅欧盛钦被处决的消息一传开,当地饱受其压迫的百姓无不欢呼雀跃。执行这件事的,正是年仅二十出头的彭德怀。彼时,他已参军,目睹欧盛钦为非作歹,决心铲除这恶霸,于是趁夜色掩护带人将其秘密解决。

彭德怀清楚欧盛钦背后有强大靠山,但年轻气盛的他无暇顾及后果,只想着为民除害。杀死欧盛钦后的那段时间相对平静,他也以为不会有麻烦。然而,到了11月,团长找他谈话,表面上是重视他,实际上是埋伏。

途中,彭德怀遭到绑缚,被押送长沙。原来欧盛钦在省里任职少将参议的哥哥誓要复仇,利用彭德怀的团长诱捕他。幸运的是,押送士兵同样痛恨欧盛钦恶行,暗中放水助彭德怀逃脱。脱险后,他连跑了十四五公里,直到夜幕降临才在草地上稍作休息。

危急时刻,他想到老班长郭得云——这位退伍回湘江边居住的老战友定会相助。于是,他辗转过江,连夜赶到湘潭城南郭得云家。两人战时结下深厚友谊,情同手足。天还未亮,郭得云见到彭德怀满脸疲惫惊讶问道:“这时候跑来我家,发生什么事了?”

彭德怀毫无隐瞒,将始末细细说明,并嘱郭得云千万不要声张。郭得云虽然知道收留他可能招来麻烦,却毫不犹豫地让他暂时住下。看着彭德怀疲惫不堪,他甚至叫醒父亲,准备了热腾腾的饭菜慰劳他。对于风尘仆仆的彭德怀来说,这顿饭如甘露般滋养了他饥肠辘辘的身体。吃饱后,彭德怀沉沉睡去。

另一方面,郭得云带着渔网去湘江捕鱼,想用鲜鱼补充彭德怀的体力。翌日清晨,郭得云端来一大碗鱼肉,并与彭德怀商议下一步计划。原来的部队无法回去,湖南或许仍有敌人搜捕。彭德怀本想去广东避难,但郭得云经验丰富,建议在湖南隐蔽更安全。

不久,郭得云想出妙策,将彭德怀藏于郊外自己妹妹家。郭妹妹失明,和儿子相依为命,家中人少便于隐藏。最终,彭德怀平安度过难关,得以继续为革命奋斗。可以说,郭得云不仅是彭德怀的老班长,更是他的救命恩人。

郭得云对彭德怀深信不疑,临终前将自己年仅十四岁的儿子郭炳生托付给彭德怀。彭德怀感念这份信任,竭尽全力照顾小郭炳生,不仅亲自关照,还让他接受教育,希望他能成为国家栋梁。

1926年,郭炳生学成归来,成为彭德怀的勤务兵。在彭德怀的培养下,他迅速入党立功,升至红军高级指挥官。郭炳生确实有真才实学,否则凭借关系也难以一路顺风,登上红二师师长的位置。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这位未来看似光明的青年,最终却沦为人人唾弃的叛徒。郭炳生本性并不值得称道,刚入伍时还能藏拙,随着职务提升,劣根性逐渐暴露。

立下功劳后,他开始骄傲自满,夸大自己战功,以此博取关注。战利品分赃时,他暗中私吞,满足个人私欲。他虽然行为散漫,但凭借拉帮结派,收买干部和战士,暂时掩盖了问题。

郭炳生脾气火爆,常无故训斥下属,更厌恶政治工作,称政工干部“耍嘴皮子”。身为指挥官的他不正派,导致部队风气恶化,影响逐渐扩大。

彭德怀察觉异样,但郭炳生的父亲曾救过自己命,对他仍抱希望,希望他改邪归正。为防止恶劣风气蔓延,彭德怀派遣政工干部彭雪枫任红二师政委,企图整顿纪律。

彭雪枫责任心强,迅速熟悉情况,与指挥员深入谈心,逐步改善军内风气。他以理服人,久而久之被称为“讲道理”的政委。相比郭炳生,战士们更信任彭雪枫,红二师在他领导下转变成模范部队。

看着彭雪枫威望渐长,郭炳生内心嫉恨,但因对方是彭德怀亲派,只能暂时忍耐。谁料,1932年秋,红二师攻下宜黄县城后遭敌军反扑,郭炳生率部撤入宜黄乐安山区,物资匮乏,生活困顿。

恶劣环境加剧了郭炳生的怨气,革命热情日渐消退。虽然红军坚韧作战,赢得若干胜利,但消耗巨大,难以振奋士气,无法改变郭炳生的消极心态。

在国民党反动派新一轮围剿中,郭炳生选择叛变。他谎称彭雪枫政委阵亡,陈毅司令下令转移部队去湖南,带队投向敌营。幸好彭雪枫警觉,率警卫追赶,战士们看到“阵亡”的政委现身,不再信任郭炳生。

郭炳生羞于承认叛变,只能强撑继续领队前进,暗中策划杀害彭雪枫。彭雪枫戒备森严,未被暗算。最终,郭炳生趁暴雨之夜,带亲信投敌。

彭德怀得知此事,怒不可遏,咬牙切齿骂道:“叛变投敌,子不如父,极其可耻!”而蒋介石则将郭炳生重用,任命他为新编三十七师师长。

郭炳生为示忠诚,在第四次围剿中毫不犹豫地对准昔日战友开枪。红二师战士发现叛徒后,愤怒异常,按命令用步枪排射将其击毙。

尽管郭炳生死了,彭德怀仍心有余悸,几日难以进食。毕竟,亲手培养出叛徒,任何人都会愤怒难平,何况彭德怀一直公正无私。

作为革命老一辈,彭德怀以铁面无私、公正廉明闻名。郭炳生的背叛给他心灵留下深深创伤,即使多年后依然难以释怀。直到他的侄子彭启超参加革命时,他仍心存余怒。

彭启超初到延安,彭德怀毫不客气地训斥:“你若有二心,我就亲手毙了你!”这令怀揣壮志的年轻人如遭冷水浇头。后来彭德怀又补充:“如果我反对革命,你也可以毙了我!”

彭德怀言行一贯严厉,反对任何亲属利用关系“走后门”。一次,侄女彭钢报考军校时,曾被告知可免试录取,她坚决拒绝特权,宁愿凭实力入学。彭德怀对此大为欣慰,称赞她有志气。

彭钢后来如愿以偿,进入军校,并在部队纪委工作,办事公正,毫不徇私,正是彭德怀风格的延续。

此外,彭德怀从不允许家人私用公家资源。其夫人浦修安即使在中央党校学习,也未曾动用彭德怀的公车,每次都搭机关通勤车。对家乡亲戚,他更是严于律己,不容有人借其名义谋私。

家中一位生活困顿的堂侄女多次写信求助,彭德怀最初寄钱相助,但很快意识此法非长久之计,遂写信劝她自力更生。侄女深受感动,积极劳动,改变生活。

这就是彭德怀——一位胸怀大爱、严于律己、坚守原则的革命家。他绝不会让党和国家蒙受任何负担。正因如此,郭炳生的背叛才让他痛心疾首。

善恶终有报,叛徒必遭正义审判,忠诚志士永远值得敬仰。您对此有何感想?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本文原创于“寻史奇谈”,全网维权保护,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搬运,侵权必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咸... 咸丰皇帝有18位妻妾,但他却偏爱慈禧,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根据《清稗类钞·宫闱类》中的记载,慈禧...
原创 唐... 唐朝的皇帝大多数性格和善,但俗话说,“人皆有逆鳞,触之自然会怒”。对于李世民来说,他的“逆鳞”可能就...
原创 五... 五代十国:王延羲乘乱窃闽国 北方稍得安静,晋主始思控驭南方。吴越王钱元瓘,楚王马希范,南平王高从诲...
原创 被... 前言 为何徐晃能够成为魏国军中的常青树?——揭开这位魏国名将击败关羽的前尘往事。 在《三国志...
致敬一线医务工作者!广东工人艺... 2025年恰逢中山市人民医院建院75周年,创立三甲医院30周年。11月19日晚,“中国梦·劳动美——...
原创 关...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大多为人熟知,尤其是刘备、关羽和张飞的“桃园三结义”,这三人是三国时期的标志性人...
原创 孙...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孙夫人被称作孙仁,而在戏曲《甘露寺》中,则被称为孙尚香。孙尚香这个名字,大...
原创 7...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主人公是史良,一位民国时期杰出的法学家和律师,也是中国第一任司法部长。 史良出生...
中国字画在日本被当杂货卖,他用... 房雪霏:中日交流百年间的美术记忆——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刘建辉教授访谈记 近日,笔者来到座落在京都市...
市老干文联书法艺术委员会成立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田芳) 翰墨颂初心,桑榆谱新篇。长沙市老干部文学艺术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