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器物承载宏观文化
创始人
2025-09-22 22:03:58
0

■王利民

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传统文化保护的时代背景下,王秀丽教授所著《传统器物文化研究——以陕南油纸伞为个案的考察》以器物为媒介,构建了一套兼具微观实证与宏观理论的文化研究体系。这项历时三年的研究采用“一件器物、一个典型、多点支撑”的田野调查方法,通过口述史采集、档案追踪和工艺复刻等手段,对陕南油纸伞这一濒危传统工艺进行了全方位记录与解读。

研究首先揭示了陕南油纸伞作为移民文化产物的独特价值。该技艺源自清代四川移民带来的技术嫁接,其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头发绳、柿子油、熬桐油等特殊材料,以及伞体结构、皮纸选材等工艺细节,都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密码。面对“工陨”“材逝”“技凋”的传承危机,研究者通过系统复原关键材料和工艺流程,为这项濒危技艺建立了完整的数字档案,这种抢救性记录为同类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值得注意的是,油纸伞不仅是实用器具,其造型美学和装饰图案更折射出中国人“道法自然”的哲学观,伞面绘画中的花鸟虫鱼等元素,实际上构建了一套融合民间信仰与审美趣味的象征系统。

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这项研究突破了传统器物研究的局限,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方法论创新,将油纸伞个案延伸为理解文化变迁的典型样本。在历史维度上,油纸伞的兴衰史实则是一部浓缩的地方社会经济史,反映了手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的文化阵痛。当20世纪80年代现代制伞技术传入陕南地区,传统油纸伞不仅失去了实用价值,更因其依存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瓦解而面临生存危机,这种“空间适宜性”丧失的现象,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具有普遍警示意义。研究特别指出,文化变迁的本质在于特定价值体系的解体,当支撑某种文化形态的社会基础不复存在,相关技艺和知识体系必然走向式微,这一判断为理解传统工艺的当代困境提供了理论框架。

该研究的创新性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现代转型路径的探索上。作者提出的“符号化转向”理论颇具启发——当油纸伞退出日常生活领域后,其文化价值并未消失,而是转化为承载集体记忆和审美情感的象征符号。这种转化提示我们,传统工艺的保护不应止步于技艺保存,更需通过创造性转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研究建议借助数字化技术构建文化遗产数据库,同时探索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这种"活态传承"理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作为传统器物文化研究的典范之作,该著作的学术贡献不仅在于抢救记录了陕南油纸伞这一具体技艺,更在于构建了“微观—宏观”辩证统一的研究范式。通过将具体器物置于广阔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研究成功揭示了传统工艺所蕴含的深层文化逻辑,这对当前正在推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价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咸... 咸丰皇帝有18位妻妾,但他却偏爱慈禧,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根据《清稗类钞·宫闱类》中的记载,慈禧...
原创 唐... 唐朝的皇帝大多数性格和善,但俗话说,“人皆有逆鳞,触之自然会怒”。对于李世民来说,他的“逆鳞”可能就...
原创 五... 五代十国:王延羲乘乱窃闽国 北方稍得安静,晋主始思控驭南方。吴越王钱元瓘,楚王马希范,南平王高从诲...
原创 被... 前言 为何徐晃能够成为魏国军中的常青树?——揭开这位魏国名将击败关羽的前尘往事。 在《三国志...
致敬一线医务工作者!广东工人艺... 2025年恰逢中山市人民医院建院75周年,创立三甲医院30周年。11月19日晚,“中国梦·劳动美——...
原创 关...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大多为人熟知,尤其是刘备、关羽和张飞的“桃园三结义”,这三人是三国时期的标志性人...
原创 孙...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孙夫人被称作孙仁,而在戏曲《甘露寺》中,则被称为孙尚香。孙尚香这个名字,大...
原创 7...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主人公是史良,一位民国时期杰出的法学家和律师,也是中国第一任司法部长。 史良出生...
中国字画在日本被当杂货卖,他用... 房雪霏:中日交流百年间的美术记忆——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刘建辉教授访谈记 近日,笔者来到座落在京都市...
市老干文联书法艺术委员会成立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田芳) 翰墨颂初心,桑榆谱新篇。长沙市老干部文学艺术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