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为何宋朝被称作“天水一朝”,首先必须理解一个关键概念:郡望。所谓郡望,郡指的是行政区划,望则是名门望族的代称。郡望,便是指某个地区历史悠久且显赫的家族。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这段门第观念极为重要的时期,每个郡都有其世代居住且声名显赫的家族,比如范阳的卢氏、清河的崔氏、荥阳的郑氏、太原的王氏,以及河东的柳氏。
因此,后来人们在称呼某人时,往往会用该姓氏的郡望来代称,比如柳宗元被称作“柳河东”,是因为河东的柳氏是当地最显赫的门第,河东遂成为柳氏的郡望。尽管事实上柳宗元本人并未长期生活于河东。同理,李姓的郡望为陇西,所以李白偶尔自称“陇西李白”,但他本人也并未真正生活在陇西。
了解了郡望的概念后,我们再来谈“天水一朝”。天水,即今天甘肃省的天水市。现代的天水虽显得普通平淡,但在古代却辉煌璀璨,是伏羲、黄帝甚至秦始皇祖先的重要活动区域。宋朝是由赵氏建立,而赵氏的郡望正是天水。
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赵氏的祖先造父与秦人有共同的血脉渊源。故此,天水不仅是赵氏的郡望,同时也是秦国嬴姓的郡望。然而秦统一天下后仅传至二世便灭亡,嬴姓人口稀少,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元代修撰的《宋史》明确指出,“天水,国之姓望也”,说明天水是赵氏家族的发源地和郡望之地。因此,用“天水一朝”来代称宋朝,实则是以郡望代指赵姓皇朝的雅称。与此相呼应的是,宋徽宗与宋钦宗被金人俘虏后,分别被封为天水郡王和天水郡公,这也是基于赵氏天水郡望的缘故。
南北两宋时期,是继唐末五代十国之后的又一局部统一王朝。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确立政权,建立北宋。从此开启了一个军事相对薄弱、文化极度繁荣的宋朝时代。“天水一朝”实际上就是“赵宋一朝”,名称的由来主要是赵氏家族确认的地望。
古人非常重视地望,认为每个姓氏都有固定的地理聚居区,讲究门户的高低,实际上是先秦宗法分封制度的延续。赵姓成为国姓后,登顶百家姓之首。据历史资料显示:
士族虽多有迁徙与分支,但依然保持对原籍地的称谓,即郡望。人口虽流动,但依旧以原籍为标识。
从历史血脉上看,鸟夷是嬴姓和赵姓的共同祖先,秦赵两家血缘密切。赵姓分为两个主要支系:天水赵氏和涿郡赵氏。赵匡胤家族的发源地原在北方涿郡,直到唐末时期。
然而到了后周时代,赵氏家族迅速崛起,其势力重心转移至天水一带。至今甘肃地区仍有赵姓祭祖宗祠,故宋代以天水作为地望。《宋史》第65卷记载:
“天水,国之姓望也。天下赵姓,皆出于天水。”
赵匡胤追认其父赵弘殷为宣祖,因赵弘殷曾驻守天水,并被封为天水县男。天水一朝的别称因此传入当时的金政权。靖康之难时,徽钦二帝被俘,金朝特意封徽宗为“天水郡王”,钦宗为“天水郡公”,带有讽刺意味。
天水一朝之名流传甚广,离不开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的贡献。他临终前在《赠蒋秉南序》中写道:
“欧阳修贬斥势利,崇尚气节,一匡五代乱象,恢复淳正。因此,天水一朝之文化,成为民族瑰宝。华夏文化历经千载,至赵宋达到顶峰,虽后期渐衰,终将复兴。”
从阴阳术数与附会角度看,汉武帝时设“天水郡”,伏羲生于成纪(今秦安县)。民间有“天一生水”之说,天水被誉为羲皇故里,地处西北天河注水之地,山水灵秀,林木茂盛,水质纯净甘冽,极适宜养生居住。
这片自然环境孕育了宋代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造就了社会风俗清雅多姿、百姓生活富裕精致、士人精神从容宽厚的优雅氛围,成为朝代独特的文化气质。如今甘肃的“天水堂”被视为天下赵姓祭祖的圣地。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