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战犯管理所四个精明特务:最低军衔是少将,有个中将比沈醉还聪明
创始人
2025-09-22 01:02:09
0

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除了被俘的蒋军少将、中将和上将外,还有不少军统(保密局)将军级特务存在。而在上校级的特务中,仅有一人,那便是原保密局浙江站站长章微寒。

章微寒这个人不够机灵:他早已投诚,并且得到了信任与重用,但穿上新军装后依然与毛人凤保持着模糊的联系。他家中还藏有一个来自对岸潜伏进来的特务。因而,这位上校最终和沈醉、徐远举、周养浩等人被关押在一起——其中,聪明的沈醉在1960年就被第二批特赦放出,而章微寒则一直待到1975年,才与其他十几个保密局省站站长和大区区长一同,作为最后一批获释者。

章微寒不会把握时局,他多学了二十多年;而徐远举性情暴躁,最终因为气得脑血管爆裂而身亡。这两个人令人既无奈又好笑,但今天我们要重点讲的,是另外四位相当精明的特务:他们最低军衔都是少将,而最聪明的并非沈醉——因为他虽然出狱,却又被重新关押,甚至几次濒临死亡。

沈醉经历坎坷,但最终结局还算不错,恢复了起义将领身份,不仅被分配了住房,还写出畅销的回忆录,稿酬似乎远远超过他在军统局贩卖汽油时赚到的钱。

如果评选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最精明的四名特务,沈醉无疑是合格人选。正如王耀武所评价的,他能“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由于认识到了自己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良心上受到了很大谴责。政府对我们的待遇越好,我越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在学习中,我尽力争取多做工作,加速改造自己。但当时管理所主要是学习,劳动不多,我就主动要求随管理人员采购,帮忙挑担子。”(本文黑体字内容,除非特别注明,均出自沈醉回忆录)

沈醉在回忆录中曾打趣说王耀武“出去得太早了”,如果能晚几年出狱,或许就不会被妻子和副官气得患病。实际上,沈醉自己在那十年里生活也颇为艰难。

沈醉的痛苦不仅源于“爱妻难抱,五内俱焚”,还有“二度入狱,重返秦城”的阴影——这都是他回忆录中的章节标题。

要不是相当精明,沈醉可能就没机会第二次出狱。他回忆起一次审讯,一伙抽着“熊猫”香烟的审问者问他是否曾在军统特务崔万秋家见过一位名叫“蓝苹”的女演员。沈醉立刻预感危险,虽然他确实见过那人,但面对盘问,他一问三不知,无论怎么问都否认。

如果沈醉承认认识那位女演员,后果不堪设想——熟悉那段历史的人自然明白,我们这里就不多说。

沈醉时而聪明,时而糊涂。若不是他在云南起义通电上签了字,并且与反水的李弥、余程万拜把子结拜,卢汉也不会将他投进五华山陆军监狱,自然也就不会成为后来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一员。

当沈醉签署云南起义通电时,他的身份是保密局云南站站长、云南专员公署主任、中将游击总司令。这也是毛人凤坚决不让他离开昆明的原因之一——沈醉比毛人凤年轻16岁,但军衔却与其相同(毛人凤1948年才由少将晋升中将,1955年或1956年升上将,有史料称为死后追授)。对毛人凤而言,沈醉无疑是一个潜在威胁。

沈醉聪明外露,因此备受毛人凤忌惮。如果他能低调些,老蒋可能真的会把他带走,到了台湾,取代毛人凤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沈醉虽聪明,但还谈不上绝顶聪明。与他同样擅长“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少将特务董益三,后来也经历了二进宫的命运:“在‘那’期间,停止了对战犯的特赦,已经特赦的许多人又被不同程度批斗。我和康泽、董益三这三个‘姓牛的’(‘特’字旁是‘牛’,许多人称特务为‘姓牛的’)又被重新关押。”

董益三被俘时,身份是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部第二处少将处长(即特务处),在进入康泽(1963年特赦)司令部前,他是戴笠重点培养的电讯处副处长(戴笠原计划让他接替娶了戴笠前女友的电讯处处长魏大铭)。

董益三和康泽在襄樊战役被俘,康泽性格刚硬,董益三则表现积极。他作为“学习小组组长”,宁愿在地上捡烟头,也不愿接受沈醉送给他的一整条香烟。最终汤尧(中将、陆军副总司令兼第八兵团司令官,1962年10月病逝)揭示了其中缘由:“我问为什么老董宁愿去捡烟头也不收我送的烟,他轻蔑地说:‘人家是学习组长,你送烟给他,不是想拉关系吗?’听完这话,我才想起第一天见他时,他就一再说‘我们重新交朋友。’我当时还有点不明白,后来汤尧这么一说,才恍然大悟。”

经过汤尧的点拨,沈醉学乖了,从此不再送烟给董益三,董益三也没再要过。每天清晨,沈醉都能见到董益三在放风场和胡同里低头捡烟头。

董益三除了捡烟头,还积极表现自己,最显著的是他曾给“顽固不化”的黄维一巴掌。

正因为表现积极,董益三才能与沈醉同批次特赦。而另外两个同样精明的特务,则一直等到1975年才获释——他们若早十年出来,生活未必比沈醉和董益三更好。

这两个最后一批获得特赦的精明将军级特务,一个是保密局西南区少将副区长兼督察主任周养浩,另一个是军统东北区中将区长文强。

有人说文强是到了湖南才晋升中将,但这显然不准确。文强在口述自传中说得很清楚:是胡宗南和孙连仲推荐,戴笠向蒋介石请示获批的。“我随胡宗南到郑州参加受降,之后胡宗南和孙连仲向蒋介石电报,称我抗战功劳卓著,应该晋升中将。1946年,蒋介石正式批准我晋升中将,那年我三十九岁。戴笠与我共事十二年,他对我特别信任且礼貌。我未曾向他求官,却把官职升得比他还高。”

曾参加南昌起义的文强,能够在军统期间晋升中将,军衔超过毛人凤,说明他的真本事非同小可,至少比戴笠和毛人凤的“同乡小弟”周养浩强得多。

周养浩既凶狠又贪婪,担任息烽监狱主任时没少捞油水,当保密局西南区副区长时,还兼任重庆公产管理组组长,杀害无数人。但一入战犯管理所,他立刻180度转变,坦白交代问题,如同竹筒倒豆子,似乎真心认识到罪恶。要知道,单是杀害杨虎城将军一案,就足以判处死刑。

周养浩一直伪装到1975年获释,才露出真面目。他声称要去岛上找旧主子蒋介石,却被新一代小主子建丰拒之门外,最后去了旧金山女婿家。

周养浩善于隐藏自己,而文强则一如既往地固执。但细细品味,你会发现文强才是这四位将军级特务中最精明的——他1975年出狱时,外面已趋于平静,他坚决不离开故土,这正体现了他的大智慧:“第一,我不出国;第二,我不到台湾;我唯一的意志就是定居大陆!”

文强经历了许多坎坷,但在关键时刻表现出超越董益三和周养浩的智慧。说他是这四位“精明特务”中最聪明的,熟悉历史的人恐怕无人反对。

顺带一提,电视剧《特赦1959》中那个能一言惊倒杜聿明、王耀武两位中将司令的刘安国,历史原型正是文强。

特赦后的文强成为文史专员中的领军人物,许多别人无法完成的任务,都能由他轻松办成。

最后,我们要问:这四位将军级特务虽都精明,但表现形式迥异。哪些是真正的智慧,哪些不过是小聪明?如果文强也像沈醉那样,在1960年获得特赦,他能否处理好各方关系?很多人说文强背景复杂,您是否了解他有哪些需谨慎表述的社会关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金华浦江:举行宋濂像揭幕仪式 ...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邬立波 吴丽娟 近日,浦江三中举办宋濂像揭幕仪式。 宋濂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
原创 李... 在观看清朝题材的电视剧时,观众们是否注意到过一个特殊的名词“顶戴花翎”呢?这个名词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
原创 明... 在中国古代专制王朝的体制下,都城不仅是国家的政治权力中心,而且一直在国家的运势和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
原创 汉...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不仅便于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带来更加丰富的参与感。感...
原创 卫...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们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不仅可以方便参与讨论与分享,还能体验不同的互动感受...
原创 马... 前言 5000年来,世界四大古文明消失了三个,只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这个让考古学家都惊叹的事实,最...
馆藏曾鄂青铜器亮相国内各大展览 随州市博物馆抢抓“暑期档” 馆藏曾鄂青铜器亮相国内各大展览 湖北日报讯 (记者海冰、通讯员鄂文旅、...
原创 英... { 'new_thinking': \"从中国的视角看全球局势,最近几年美国似乎确实有些“走下坡路”...
原创 三... 三国时代,群英荟萃,豪杰辈出,五虎上将、五子良将、十二虎臣等名将并驾齐驱,各展锋芒,威震天下。然而,...
原创 中... 古代流传下来许多传奇人物的名字和故事,虽经过口口相传,但到了今天,许多英勇壮举或多或少都被夸大了,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