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99年,吕布攻打小沛,刘备被击败后逃亡。在途中,刘备与曹操相遇,二人决定联手对抗吕布。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吕布最终被击败并遭到杀害。
此战后,刘备回到许都,曹操不仅给予刘备“左将军”封号,还在生活中表现得十分亲近,将他视为朋友,“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几乎没有任何隔阂。曹操对刘备的关照是显而易见的,彼此之间仿佛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刘备逐渐对曹操产生了怀疑。眼见汉献帝已被曹操囚禁,他心中对曹操的行为越来越不满。于是,刘备和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等人一同接受“衣带诏”,策马结盟,准备一同除掉曹操。
有一次,曹操宴请刘备,言辞间极为自信地说,“天下能够称得上英雄的,除了你和我,其他如袁绍之流根本不足为道。”听到这番话,刘备内心感到十分不安。他觉得曹操可能已经开始怀疑自己,因此决定寻求其他出路,脱离曹操的控制,另谋发展。
恰逢此时,袁术准备从下邳投奔袁绍,曹操派兵前去讨伐。刘备便趁机主动请求出征,曹操答应了他的请求。尽管程昱、郭嘉等人劝曹操应将刘备除掉,但曹操并未听从,反而允许刘备离开。刘备离去后,曹操稍稍后知后觉,立即派兵追击,但刘备已远走高飞。
不久,刘备接管了徐州,杀掉了徐州刺史车胄,随后派关羽驻守下邳,自己则驻扎在小沛。在一段时间内,刘备逐渐积累了数万兵马,力量日益强大。
200年,衣带诏事件曝光后,曹操得知刘备涉案,愤怒不已,遂发动进攻,最终在一场战斗中击败了刘备。关羽也在战斗中被曹操俘虏。刘备逃亡四处,最终投靠袁绍。袁绍表面上给他许多优待,但实则对刘备并不看重,只让他参与对抗黄巾军,并安排他去汝南袭击曹操后方。尽管如此,刘备依然屡次成功地打击曹军的反扑,曹操深感头痛。
某次,刘备派张飞领兵骚扰谯县。谯县是曹操和夏侯氏的老家,为了保护家乡的安全,曹操派遣大将夏侯渊驻守该地。那时,曹操正在与袁绍在官渡激战,刘备判断谯县的守军定然不多,因此决定派张飞进攻。同时,夏侯渊此时正在兖州、豫州、徐州等地筹措粮草,支援官渡战线,未在谯县。
某天,张飞率骑兵巡逻到谯县周边时,偶然看到一位十三四岁的女子正在城外拾柴,容貌极为美丽,张飞一见倾心,决定将她掳走。张飞当时并不知道这位女子正是夏侯渊的侄女,只知道她貌美且气质非凡,于是决定娶她为妻,史书上称她为“夏侯夫人”。夏侯夫人年幼时父母早亡,被夏侯渊收养,而夏侯渊对她爱护有加,甚至为养活她放弃了自己的亲生孩子。长大后的夏侯夫人心地善良,看到战乱四起,便到城外帮助家人拾柴。不幸的是,她在这时被张飞掳走。
张飞此时妻子已故,虽然他有两个儿子——张苞和张绍,但年纪尚轻且生活颠沛流离,一直没有机会再娶。因此,他在遇见夏侯夫人时,毫不犹豫地将她抢回家做妻子。有人或许会质疑张飞的行为,但在古代,敌国的民众往往被视为俘虏,俘虏女性通常会被收为妾或妻子,而非遭到杀害。张飞娶夏侯夫人,在当时并不算什么耻辱或丑闻,否则刘备也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
尽管如此,夏侯夫人并非心甘情愿,她在婚后生育了两个女儿,张飞因此有了四个孩子(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生活的风波并未将他们压垮,反而使张飞的家族更为强大。
不久后,夏侯渊得知自己侄女被掳的消息,但他并未立即行动追寻,原因可能是认为“木已成舟”,且夏侯夫人已经有了孩子,分开他们并无太多意义。另一方面,曹操不断与刘备作战,夏侯渊根本没有机会从刘备手中夺回夏侯夫人。最终,夏侯渊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夏侯夫人也因此与张飞结下了深厚的姻亲关系,成了蜀汉家族的一部分。
在接下来的岁月中,随着蜀汉的建立,张飞的家族逐渐迎来了高峰。刘备称帝,张飞的长女被册封为太子妃。然而,随着刘备去世,蜀汉渐渐走向衰落,张飞也在一场军事行动中遭到部下谋杀。最终,张飞的后人凭借与夏侯家族的姻亲关系,得以在蜀汉灭亡后保全家族,甚至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继续存续下去。
在蜀汉灭亡后的动荡时期,张飞的家族因夏侯氏的庇护在曹魏的建立过程中避免了许多灾难,甚至在魏国崩塌时,张飞的后人依然得以保全。最终,张飞的家族与夏侯家族的姻亲关系成了一个历史的象征,这种跨越政权和血缘的联系,也让他们的命运发生了微妙而深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