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下康熙帝废太子胤礽的后人现状。
你们可能无法想象,胤礽的八世孙爱新觉罗·恒翼不仅成为了日本国籍的华侨,还更改了名字为“爱新翼”,并且他如今是日本神户孙中山纪念馆的馆长。
在一次采访中,爱新翼先生幽默地说道,自己作为清朝皇族后裔,居然成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的清朝的“后代”,并且还成了孙中山纪念馆的馆长,真是令人感慨。
胤礽一生有过十二个儿子和十四个女儿,其中有八位儿子活到了成年。他们分别是:次子弘皙、三子弘晋、六子弘曣、七子弘晀、九子弘暚、十子弘?、十一子弘丙和十二子弘晥。
其中,除第九子弘暚的母亲是地位低微的“妾室”外,其余七位儿子的母亲都是胤礽的侧福晋。
通过仔细查阅清宫档案可知,尽管自康熙五十一年第二次被废之后,胤礽一直被软禁在宫中,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和妻妾们继续生育。最小的儿子弘晥便是在雍正二年出生,也就是胤礽去世的那一年。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胤礽的这些妻妾中,大多数都是来自汉族家庭,且其中大部分是康熙五十一年第二次被软禁后的“选秀”女性。
可以推测,康熙帝并不愿意将满洲贵族的女儿嫁给被废的太子胤礽,因此选择了将汉军旗人的女儿送入宫中作为其妻妾。
清朝的宫女选拔可以分为“大选”和“小选”。
“大选”通常是每三年一次,主要挑选适婚年龄的女性,嫁给爱新觉罗家族的成年男性;而“小选”则每年进行一次,目标群体是宫内普通的旗人女孩,主要入宫充当宫女。
有趣的是,胤礽的几位成年女儿最终都被送往了蒙古,比如“废太子妃”的女儿就嫁到了土默特部,这些历史细节令人唏嘘。
在胤礽的儿子中,弘皙是最为出名的。年幼时,他便被康熙帝视为未来的继承人,康熙特别宠爱他,甚至朝鲜的使节也曾猜测康熙会将皇位传给他,而不是弘历。
或许正因为康熙帝的深厚宠爱,雍正帝继位后对弘皙也保持了相对的友好,刚继位时便封他为郡王,并且在雍正六年晋升为亲王。
然而,弘皙性格上并不谦逊,获得雍正帝的宠爱后,他在奏折中竟称雍正为“皇父”。
乾隆帝接手后,显然对弘皙这一称呼感到不快,且对他产生了厌恶。
弘皙在乾隆继位后也有过一些不检点的行为,他曾试图预测乾隆的寿命,甚至有人认为他在暗中盼望乾隆早死。
这其中的一些“失言”和“烂事”被乾隆帝查明后,弘皙不仅被剥夺了亲王爵位,还被软禁在景山。其子女也由他的六弟弘曣负责照管。
事实上,弘皙的父亲在康熙五十六年早逝,而他的儿子永璥虽继承了父亲的辅国公爵位,却并未大有作为,甚至最后没有继承权。
胤礽的十子弘?是另外一位较为出名的儿子。乾隆帝在弘皙的亲王爵位被剥夺后,将弘?晋升为郡王,承袭了父亲的爵位。
胤礽的第九子弘暚,因其母亲是名不见经传的妾室,始终只是一个三等侍卫。且他当了十年侍卫便因病退役,过着低调的生活,直到乾隆四十八年才去世。
在胤礽的后代中,有一位非常值得一提的六世孙——爱新觉罗·福锟。
福锟是弘曣的五世孙,他的仕途完全靠科举。作为咸丰九年的进士,福锟的仕途非常顺利。到了光绪八年,他便升任兵部侍郎,光绪十年更晋升为工部尚书,并兼任内务府大臣、协办大学士。
光绪帝对福锟非常器重,他在光绪十七年被任命为体仁阁大学士,成为少数几位能跻身此职的爱新觉罗家族成员之一。
然而,尽管他官至大学士,福锟终其一生都没有爵位。光绪帝唯一给予他的特殊待遇是,在福锟去世后,派遣贝子溥伦带领侍卫去其家中祭奠并给予“文慎”的谥号,这个谥号在当时算得上是较为尊贵的。
胤礽家族的爵位逐渐由郡王降至辅国公。辛亥革命爆发前,胤礽的第十子弘?依然继承了郡王的爵位,但爵位的实际权力已经非常微弱,最后由弘晀的六世孙毓先继承了这个爵位。
今天,胤礽的后人中,最为人知的当属爱新觉罗·毓本及其儿子爱新觉罗·恒翼。
毓本曾担任过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的教授,而恒翼则选择了加入日本国籍,更改名字为“爱新翼”,并成为了日本神户孙中山纪念馆的馆长。
2018年,恒翼作为馆长参与了在神户举行的“孙文莲”莲根赠送活动,该活动也吸引了孙中山先生的曾孙孙国雄先生前来参加。
有趣的是,孙国雄先生是否知道,自己纪念馆的馆长爱新翼居然是清朝废太子胤礽的八世孙呢?
这就是关于康熙帝废太子胤礽后人的一些情况,大家如果有任何想法或想讨论的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