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是朱元璋的正妻,也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后,她同时还是明朝第二代皇帝的祖母以及第三代皇帝的生母。从这些身份可以看出,马皇后在大明帝国历史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值得一提的是,裹小脚这一陋习源于北宋,在南宋时期逐渐发展,到元代时已经在上层社会中广泛流行,而在明朝达到了顶峰。那马皇后到底具备什么样的独特魅力,能够让她获得如此高的地位,成为“大家”一致认可的“美谈”呢?
马皇后出生在安徽宿州,但历史资料并未记载她的具体名字。在《明史》中,她没有明确的名字,而在一些后来的小说和戏曲中,马皇后被称为马秀英。至于她的艺名是否和赵丽蓉大妈一样,艺名与本名相同,现如今已经无法考证。不过为了严谨起见,我们暂时称她为马皇后或马姑娘。
马皇后的父亲原是当地的富户,但由于“乐善好施”,最终家道中落。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乐善好施”并非单纯的好人形象,而是他在纵容自己败家子儿子之后,最终破产的原因。马皇后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去世,这让她早早地成了没有母亲的孩子。尽管如此,这样的不幸童年,却也塑造了马皇后坚韧的个性,为她日后跟随朱元璋征战四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马皇后的父亲因杀人而逃亡,将年幼的女儿托付给了与他生死之交的郭子兴。在这里,或许大家会感到有些疑惑,父亲明明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好人,为什么会做出杀人的举动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马皇后的父亲原本就是个败家子,挥霍无度,涉足吃喝嫖赌,最终败光了家产。由于好勇斗狠,最后他因为杀人逃亡。至于为何史书中记载他为“好人”,这其实也能理解,毕竟历史记载的很多内容是由当时的权力者决定的,换作是你作为老板,手下的员工会如何描述你的家事呢?很显然,这些事情在史书里自然会有所隐瞒。
马皇后的坚韧性格,显然是童年苦痛所熬出来的。虽然被托付给郭子兴照顾,待遇并不差,毕竟她是郭子兴的义女,但没过多久,郭子兴就叛乱了,马皇后只能跟着他一起逃亡。于是,她开始了在军队中的艰苦生活。至此,马皇后的经历与那些深闺中的女子截然不同,这也为她后来在朱家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奠定了基础。
虽然身在军队,年轻的马皇后却一直未婚,直到20岁时才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她开始陪伴朱元璋共同创业,走上了艰辛的征战之路。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曾因得罪郭子兴而被囚禁,正是马皇后在背后送饭、说情,才让朱元璋脱困,自立山头。否则,朱元璋很可能早就死于非命。史书中提到,郭子兴并未打算杀朱元璋,但我不禁疑惑,既然如此,为什么郭子兴要下令不给朱元璋送饭呢?而且马皇后所带的饭菜为何总是藏在衣服里,只有大饼,连饭菜都不敢带呢?从这些细节来看,马皇后无疑是大明王朝的救命恩人。
此外,朱元璋在创业过程中收养了20多个义子,而马皇后对这些义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她视这些义子如亲生子女,细心呵护。作为一个自己家庭不幸的人,马皇后用自己温暖的怀抱去照料她所拥有的家庭,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当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因叛乱被告发时,马皇后陪同朱元璋前往洪都见朱文正,并多次劝说朱元璋保全了朱文正的性命。虽然朱元璋治国铁腕,杀人无数,但马皇后则因劝说和宽容救人,事例更是数不胜数。
这个从小就经历艰难困苦、没有母亲照料的女人,虽然青春年华大部分时间都在军营里度过,但在成家后,她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家庭,并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大明王朝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