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萃苑·茶文化记忆 | 朱源林的13年湄潭桐茶事迹
创始人
2025-09-15 22:31:47
0

书香遵义 • 全民阅读

图片 叶意摄

朱源林,1903年7月14日生于浙江省金华县。中国著名林学家、油桐专家,中国木本油料植物遗传研究先驱,被誉为影响中国茶叶进程的大师级人物。贵州茶叶、油桐、经济林科研的开拓者之一。1923年6月,浙江省专科森林学校林学系毕业后,供职于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森作系和浙江森林专科学校,担任学士、技士,开始主要从事油桐、茶叶等经济林木研究,在树木分类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在湄潭参与中央实验茶场筹建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来,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后来改属于农林部)等一部分科研机构和一些大学也被迫迁往西南各地。

原中央实验茶场第四任场长、著名油桐专家朱源林

1938年底,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政府为动员全国民众积极坚持抗战、发展经济、发动生产,决定在重庆召开全国生产会议,为展开抗日持久战做好准备。

1939年春,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农业实验所联合中国茶叶公司,派遣茶叶、林作、农作等专家到西南四省十三地进行考察、选址,筹建中央实验茶场,意欲建立战略后方茶叶科研、生产和出口基地。

朱源林作为考察筹建组成员,跟随著名茶叶专家张天福、李联标等,辗转于西南各地。历经半年,先后对四川的成都、自贡、宜宾,西康的雅安,云南的昆明、曲靖,贵州的安顺、平坝、贵阳、贵定、惠水、遵义、湄潭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最后选定湄潭作为中央实验茶场的场址。

1939年9月,由经济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1941年退出)联合筹建成立经济部(后来改为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简称中央实验茶场)。茶场建立后,主要以茶叶和油桐为主,开展科研、生产和出口工作。朱源林作为中央农业实验所森林系派驻负责人留场,负责主持油桐、森林等方面的试种和研究工作,主要以200亩油桐园和780亩林地作为科研试验之用。

抗战胜利后,中国著名作物专家贾伟长专程来湄潭桐茶实验场考察,对其研究种植的优良品种“中农十号”三年油桐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湄潭担任茶场场长达十三年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实验茶场大部分科研科技人员因归乡心切,纷纷离开湄潭。但朱源林却选择留了下来。

朱源林(戴眼镜者)一家合影

1946年,朱源林继刘淦芝、李联标、林刚后担任中央实验茶场第四任场长,继续带领全场职工开展茶叶科研、生产和油桐研究、种植。

在此期间,他将实验茶场名称改为“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桐茶实验场”。他带领人员赴四川、广西、湖南及省内各地,选得100余单株之种子与接穗,以及历年人工交配的油桐籽品种数十种之多,在校场坝与打鼓坡二处之山坡地从事油桐树栽培试验,共栽活油桐树3000余株。经历年努力,油桐试验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并写有技术专论《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茶场八年来油桐实验工作总结报告》,在当时以及现在,对指导全国油桐栽培及加工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1947年,中央农业实验所所长谢家声博士、副所长沈宗翰博士来湄潭桐茶实验场视察,认为湄潭桐茶实验场工作成效显著,所产红茶、绿茶、湄潭龙井茶等很受民众欢迎,油桐、油茶也产量高、果实大,对湄潭桐茶实验场研究工作倍加表扬。

新中国成立、湄潭解放后,湄潭桐茶实验场为人民政权接管,实行军管,隶属贵州省农业厅,先更名为“贵州省农业改进所湄潭桐茶改良场”,后改为“贵州省湄潭桐茶实验场”,仍任命朱源林先生为湄潭桐茶实验场场长。直到1953年,朱源林先生被调贵州省林业厅,负责全省经济林木的技术指导工作。

在湄潭实用学校讲授茶树栽培

在中央实验茶场期间,朱源林还兼任贵州省立湄潭实用职业学校茶科主任,并在该校上课和担任过班主任,主讲植物栽培学。他除了为学生讲授茶树的书本知识外,还经常带大家实习。他根据茶树的特性,教学生学习如何播种、如何移栽,并亲手做示范。

茶树移栽,在当时被茶农认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都说茶树不易栽活。对此,朱源林讲道:像茶树这种多年生植物,其实没有移栽不活的,关键是看是否摸得准它的习性,方法对了,就能够栽得活。因为茶树是深根植物,要将他移栽成活,首先对土壤就必须深耕,树坑挖得深,土层的保水性才会强,茶树移栽后的成活率才会高。另外就是要将茶树的根系与土壤进行紧密的结合。为此,朱源林还带领学生曾在一年十二个月中按月做过移栽茶树的试验,目的不仅是验证能否栽得活,更多的是观察、探索哪个月份移栽的效果最好,既能省工,又能提高移栽的成活率。按照他言传身教的原理,不管是一二年生的幼茶树,还是多年生的老茶树,移栽起来都成活率比较高。

在湄潭油桐和茶叶研究双丰收

朱源林是在湄潭工作时间最长的中央实验茶场老专家和湄潭桐茶实验场老领导。在湄潭工作的13年里,他除了对湄潭桐茶试验场的发展和对油桐等的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且对湄潭茶叶的发展也贡献十分显著。他也是国内颇有名望的木本植物油料专家,对油桐、油茶、核桃,尤其对乌桕的无性繁殖栽培研究成效显著,著作颇丰。

图片来源 网络

在他的著作里,除撰有油桐研究文章11篇、乌桕研究文章2篇、核桃研究文章4篇、经济林木研究文章8篇外,还撰有与茶有关的主要论文《油茶之栽培》《茶树之无性繁殖试验》《油茶怎样栽培》《油茶生物学特性的探讨与油茶的选种繁殖》,以及《全国第三次油茶科学协作会议专题研究报告》《湄潭茶场的创建和沿革》等。

图文:摘自《湄潭茶·故事》

整理:兰恩丽

编辑:何燕丽

一审:朱纯洁

二审:夏晖、尹开创

三审:李曹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林子祥叶蒨文罕见透露婚姻生活,... 林子祥叶蒨文近日受访时罕见透露婚姻生活。林子祥称自己睡觉需要安静,但叶蒨文却喜欢晚上看电视,最终两人...
主力资金 | 尾盘主力资金巨资... 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9月15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行业板块涨少跌多,游戏、农牧饲渔、汽车整...
外媒:反击美加征39%关税,瑞... 综合路透社等外媒报道,瑞士钟表制造商Swatch(斯沃琪)近日推出一款限量版手表,以回应美国对瑞士进...
原创 明... 中华历史与道教的传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诸多思想体系交织碰撞。而在这其中,“道...
原创 无... 清朝的各省官员按照品级和职务的不同,分为封疆大吏、地方大员以及中下级官员等多个层次。在这个体系中,通...
助力非遗薪火相传——“曹路故事... 近日,“曹路故事”创作训练营开营仪式在曹路历史文化馆举行。“曹路故事”创作训练营旨在挖掘和传承曹路非...
原创 张... 搜索“张飞”名字时,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出来的,往往不是古老的《三国演义》,也不是那位英勇无敌、令人敬畏...
原创 我... 孙中山先生被中国国民党尊奉为“国父”,并被中国共产党视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的伟大历史地位在中国...
14世纪末至15世纪中期欧洲危... 1493 年巴塞尔的木刻插图,出自《 纽伦堡纪事簿 》 / 维基媒体共享资源 到1300年,人口增长...
再勘秦始皇陵,考古队挖出两只栩... 秦始皇陵里可不只有威武的兵马俑,还有活灵活现的仙鹤!2001年,始皇陵的K0007陪葬坑里,出土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