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梁从诫问母亲日本人打过来怎么办?林徽因: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创始人
2025-09-15 23:01:28
0

关于林徽因的讨论,很多人都忍不住谈论她的美貌、家庭背景,尤其是她与丈夫梁思成,以及与金岳霖、徐志摩等人的感情故事。可是,这些话题常常掩盖了她更为丰富的内在与真实的奋斗历程。实际上,林徽因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性,更是一个学术追求坚定、不畏困难、始终关心国家的卓越人物。她的理想与抱负,丝毫不逊色于当时任何一位男性。

1920年,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一同前往欧洲旅行。临行前,林长民在给她的信中寄托了深切的期望:“此次远行,目的有三:一是希望汝在旅行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二是希望你能在我身边,感受我心中的胸怀和志向;三是希望你暂时远离家庭的琐事,放眼更广阔的天地,培养将来改造社会的见解与能力。”正是在这种家庭的开明教育中,林徽因得到了成长和独立的机会,逐渐塑造了她坚定自信的个性。

16岁时,林徽因与父亲一同游历欧洲,这段经历极大地丰富了她的视野。在她的旅行中,西方独特的建筑风格深深吸引了她,她写道:“我跟随父亲游历欧洲,第一次萌发了学习建筑学的梦想。西方一流的建筑壮丽激励了我,我希望能把其中的美学和理论带回祖国。中国亟需建设自己的建筑学理论,这将使我们的建筑屹立不倒,历久弥新。”

此外,林徽因决定投身建筑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了在英国的房东——一位未婚的女建筑师的影响。林徽因和父亲在伦敦生活时,父亲给她买了一台手摇缝纫机,她在家里闲暇时常常操作这台机器,而她的房东则不时请她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图纸工作。通过与房东的交谈和观察,林徽因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曾向房东询问:“建筑师就是盖房子吗?”房东耐心地回答:“不,建筑学不仅仅是盖房子。建筑是一门艺术,像诗歌与绘画一样,具有独特的语言。它结合了美术、工程技术以及人文理念,是一门综合学科。”这一番话点燃了林徽因对建筑学的热情,也使她对未来的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林徽因对建筑学的兴趣与日俱增。离开伦敦时,她不舍得离开那片充满艺术氛围的土地,甚至一度不愿回国。最终,父亲承诺将来送她去深造建筑学,这才让她踏上了归国的路。然而,心中已经种下的“建筑师”种子,永远在她的心底生根发芽。

1921年10月,林徽因与父亲回到中国,行李中不仅装满了文学书籍,还有她未来学业的规划——建筑学方面的著作。年轻的林徽因早早便开始为自己的学术道路做准备,意识到尽管中国拥有丰富的古代建筑遗产,但在建筑学理论的研究上几乎是空白。她的内心深受触动,决心要成为这片古老土地上建筑学的先行者。

林家与梁家世交甚厚,林长民与梁启超是多年的挚友,两家父辈曾有意将子女结合。虽然两位长辈都信奉开放和进步的思想,反对包办婚姻,但在1919年后,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感情渐渐升温。1922年初,两人在长时间的相处中萌生了爱意,并正式确定恋爱关系。那时梁思成刚从清华学堂毕业,准备出国深造,但对于学习什么专业犹豫不决。林徽因在谈到自己的未来时明确表示:“我以后要学建筑学。”梁思成回忆说:“当时我对建筑一无所知,是徽因向我介绍了这个专业,考虑到我喜欢绘画,于是我也决定学习建筑。”可以说,正是林徽因的引导,梁思成走上了建筑学的道路。建筑成了他们共同的事业,也成了他们关系的纽带。

1923年5月,梁思成因车祸重伤,这使得他和林徽因的感情急速升温。1924年,林徽因决定与梁思成一起赴美国留学。两人进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系,尽管当时该校的建筑学课程只对男性开放,林徽因只能暂时就读美术系。但她不懈的努力和对建筑学的执着追求,使她最终于1926年成功转入建筑学系。她在校期间展现出了非凡的设计才华,宾大相关资料记载:“她那瘦弱的身影常常蜷缩在复杂的建筑作业面前,得分常常是最高或第二。”林徽因的才华和独特的气质深深打动了同学与老师。

1928年8月,梁思成与林徽因回国,之后他们携手投身古建筑文化保护事业。30年代初期,梁思成和林徽因深入全国15个省,200多个县,对2000多座古建筑进行了实地考察。两人用现代科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一领域的开创者。

抗日战争爆发后,梁思成编写了《敌占区文物建筑表》,并将相关资料送交重庆的中共代表周恩来,保护了大量古建筑免遭战火。1948年,当解放军包围北平时,梁思成被请去标注城内古建筑的位置,并得到了强烈保证:“宁可为保古建筑牺牲,也绝不允许其被摧毁。”这份决心深刻地展现了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坚守和责任感。

抗战期间,尽管许多朋友提议资助林徽因到美国治疗,梁思成却坚定表示:“我的祖国正处于灾难之中,我不能离开;即使死在刺刀下或炸弹中,我也要死在我的祖国土地上。”林徽因毫不犹豫地支持了丈夫的决定,他们没有离开,而是坚持留守,守护着自己的国家。

1952年,林徽因参与了新中国国徽的设计,并深度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她在这项设计工作中,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智慧,确保纪念碑既富有历史底蕴,又具现代感。林徽因对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有着独到的研究,她的每一个建议都直接影响了设计的最终完成。

晚年,尽管身体每况愈下,林徽因依然毫不松懈地致力于保护景泰蓝这一传统工艺。她曾在一次古玩市场中偶然发现一件景泰蓝花瓶,商人感慨道:“天利景泰蓝行将绝世。”林徽因深受触动,决定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成立美术小组,专门研究景泰蓝的抢救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景泰蓝成功得以保护,并延续至今。

1955年,林徽因因病住院,仍不忘嘱咐学生继续关注景泰蓝的保护。她的身心状况每况愈下,却始终未曾放弃她所热爱的事业。最终,她因病于1955年4月1日去世,享年51岁。

她的离世不仅是对古建筑保护事业的巨大损失,更是中国文化历史中的一大遗憾。林徽因一生坚持为国家、为文化、为民族的尊严与传统奋斗,尽管她的身体日渐衰弱,却始终未曾停下为理想奔波的脚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根牙签“抢”回25万元!一老... “遭了,我手机被‘黑’了,是不是诈骗……”近日,成都地铁天府三街站内,一位老年乘客突然焦急地冲向票亭...
田径世锦赛|迟到一年的谢幕,3... 38岁的牙买加短跑传奇谢莉-安·弗雷泽踏上东京田径世锦赛女子100米决赛起跑线时,她给予了这条陪伴自...
殉职韩国海警遗体告别仪式在仁川... 中新社韩国仁川9月15日电 (刘旭 刘思宁)因救助中国公民殉职的韩国海警李宰硕的遗体告别仪式15日在...
原创 刘... 刘备和刘邦俩人都姓刘,都想统一天下,咋结局差这么大?您要细琢磨啊,这俩哥们儿从起跑线到装备库,压根就...
上海国资重磅调整!上海国际集团... 【大河财立方消息】9月15日,中国太保公告,收到股东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告知函,为支持上海国有资本布...
原创 清...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在1644年,满族入关建立清朝,不久后,摄政...
原创 明... 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辉煌灿烂的朝代,共有十六位皇帝先后登基。其中,朱元璋,这位出身贫寒却卓越非凡...
原创 明... 要想一个国家实现长远发展,治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单凭皇帝一人之力,管理国家的复杂事务显然是非常困难的...
视频丨中美经贸马德里谈判最新结...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15日说,过去两天,中美双方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双方积极...
原创 难... 伯邑考,历史上确实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的父亲是西伯侯姬昌,而他的弟弟则是日后建立周朝的周武王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