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下方的“关注”按钮,以便今后我们持续为您推送更多类似的文章,同时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动力源泉!
文|谢贤生
编辑|t
提到中国近代史,许多人通常会联想到一个腐朽、落后、战乱不断、民众疾苦的景象,这一印象在鸦片战争以来确实有其根源。然而,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其实近代中国也是一个思想较为开放的时代,许多感人的爱情故事也在这个时期发生。
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张学良的第三任妻子,赵四小姐,看看她是如何为张学良守候36年,最终和他走到一起的。
赵四小姐原名赵一荻,也叫赵绮霞,生于1912年。因为家中排行第四,所以大家亲切地称她为赵四小姐。她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官宦之家,父亲赵庆华曾在北洋政府担任铁路局局长,并且是东三省的外交顾问。尽管赵一荻出生在香港,但东北才是她真正的家乡。
赵一荻与张学良的初遇发生在1926年或1927年的春天,地点是天津蔡公馆的一个舞会。那个时候,两人并未有太多的交情。直到第二年夏天,赵一荻一家前往戴河避暑,她再次遇见了张学良,两人渐渐熟络了起来,还时常一起到香山饭店的高尔夫球场打球。虽然此时张学良已婚,甚至在天津还有外室谷瑞玉,但面对活泼可爱的赵一荻,他还是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她,二人迅速陷入了热恋。
赵一荻知道张学良已婚,但这个从未见过世面的少女,怎能抵挡得住张学良的深情告白。两人悄悄开始了秘密交往。值得一提的是,赵一荻的父亲赵庆华与张学良非常熟悉,甚至常常邀请张学良到家中做客。
1929年3月,张学良调任东北担任边防司令长官,便打电话邀请赵一荻去沈阳旅游。赵一荻几天后抵达沈阳,却不久后从报纸上看到父亲发布的声明,声称女儿有私奔行为,并宣布将赵一荻从家族谱中除名。赵一荻看到这一消息时心情十分低落和沮丧。
其实,赵庆华早已知道女儿与张学良的恋情,但他并不想让这段感情公开。为了避免让女儿成为张学良的“小三”,他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断绝关系”。当赵一荻离家时,家里的人还在车站送她。
此后,赵一荻一直陪伴在张学良身边,甚至在少帅府旁边为自己建了栋小楼居住。1930年,她为张学良生下了一个儿子,然而,正妻于凤至不得不接受她这个“小三”,两人称呼对方为“大姐”和“小妹”。尽管如此,赵一荻和于凤至一度和睦相处,一起陪伴张学良。然而,这一切的平静很快被西安事变打破。
1936年底,张学良与杨虎城共同兵谏蒋介石,成功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然而,张学良也因此被蒋介石囚禁,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蒋介石在此期间决定,允许张学良的正妻于凤至和情妇赵一荻中选择一人去照顾他。
赵一荻毫不犹豫地动身前往照顾张学良,随后于凤至也赶到。两人商量后决定轮流照料张学良,一月一替。然而,考虑到赵一荻还需要照顾幼小的儿子,她最终回到了上海,并不久后前往香港。
在香港,赵一荻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至少不愁吃穿,安全无忧。尽管这段时间是她难得的安逸时光,但很快,她就不得不离开。随着时间的推移,于凤至因长时间奔波而身体虚弱,甚至患上了乳房溃疡,情况十分严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学良提出让于凤至前往美国治疗,而希望赵一荻继续照顾自己。此时,赵一荻在香港的生活安稳,手上有儿子,虽然缺少“丈夫”,但生活仍和谐美满。然而,面对张学良的请求,赵一荻毫不犹豫地将儿子托付给美国的朋友,独自一人返回大陆照料张学良。
从那时起,赵一荻一直陪伴在张学良身边,无论是去贵州、重庆,还是台湾,她都始终如一地没有离开。即使张学良被囚禁,她仍然没有选择离开。每年,国民党政府会允许她前往美国探亲,而每次她不过短短停留两三天,便会飞回来,始终如一地守候在张学良身边。
直到两人一起去台湾时,赵一荻仍然名义上是张学良的“私人秘书”,甚至连“二房”身份都不算。张学良会如何选择呢?
可以说,张学良对他的第一任妻子于凤至并不忠诚。尽管他曾承诺过“一生一世一双人”,但不久后便娶了“第二任”妻子谷瑞玉,甚至后来又娶了赵一荻。对于于凤至的背叛,虽然令人遗憾,但至少可以说,张学良对赵一荻并未辜负她。
1964年,张学良在于凤至的同意下与她离婚,并娶了赵一荻。至此,从张学良与赵一荻相识至结婚,整整过去了36年。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婚姻的背后,除了原配妻子于凤至的压力外,还有宋美龄的干涉。1960年代,张学良信奉基督教,而宋美龄依据基督教教义认为信徒不应有多个妻子。幸运的是,于凤至最终决定放下心中的不满,选择了支持张学良,并为这段婚姻送上祝福。
赵一荻等待了这场婚礼整整36年。尽管当时她心中有些忧虑,但她的坚持和陪伴终究没有白费。张学良虽然背叛了于凤至,却从未辜负赵一荻。
1990年,于凤至去世,2000年赵一荻也离世,次年张学良也相继去世。赵一荻与张学良的爱情,跨越了36年的坚守和等待,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波折,最终迎来了他们的美满结局。这段爱情故事,展现了真挚与执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