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入川干部史料研究会
吉春玲/文
编者按:以发掘、研究中国革命历史上“干部南下”这一重要战略行动史料为神圣使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入川干部史料研究会”。近年,在许多南下老革命已作古的情况下,争分夺秒,踏着父辈当年进军大西南的足迹,开展“四川全域寻访”活动。在巴山蜀水抢救性收集整理父辈们被尘封的故事,用艰辛和汗水向世人展现南下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在中共四川省委老干部局领导的重视、协调和相关部门领导的大力关心支持配合下,从5月15日至22日, 南下入川干部史料研究会会长范文、副会长吉晓江、秘书长姜锦涵,委员董志民、张西川、李红、解锋敏等先后奔赴四川绵阳、绵竹、安州区、江油等地,寻访川北南下老革命口述历史,同时亲身感受到绵阳、绵竹市相关部门全力护航南下史料抢救工作的高度重视。
绵阳,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一座科技城,也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四方面军长征的首站、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拥有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绵阳的科技特色吸引着我们,而革命根据地和长征遗址的红色历史则召唤着后辈们。
近年,绵阳市分类实施省级和市级红色资源保护,将126处红色资源纳入市级普查成果汇编。同时,注重价值挖掘,通过全面普查数百处红色点位、抢救性保护革命文化资源等,将红色资源嵌入日常生活,厚植文化自信。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活化史料,为包括南下干部在内的红色历史传承提供技术支撑。
5月15日,研究会一行受到了中共绵阳市委老干部局和绵阳史志办的热情接待,双方就南下老革命的采访事宜召开了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范文会长通过PPT简明扼要地向中共绵阳市委老干部局和史志办汇报了南下后代对南下老革命史料的抢救进程,得到了绵阳市委老干部局和史志办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当地老干部局和史志办领导还介绍了绵阳离休老干部的大体情况,有的随儿女居住在外地,表示愿积极帮助联系老干部的子女接受采访,采集其父母南下史料,全力为研究会的史料抢救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座谈会上,范文会长分别向老干局和史志办赠送了《父辈的南下》纪念图集。
研究会一行在绵阳首先采访了四位南下老革命:高佩山(山西兴县人96岁)、张冠军(河南通许人,95岁)、张登仁(山西太原人,102岁)、赵云山(山西山阴人,96岁)。
与中共安州区党史办、安州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座谈交流
中共安州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依娜(中)与研究会会长范文(左一)、副会长吉晓江(右一)合影
接着,研究会一行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安州区,与安州区老干部活动中心、中共安州区委党史研究室进行了座谈交流。党史办副主任张依娜、曾旭为研究会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在安州区老干部活动中心任佳芸的安排陪同下,采访了南下老革命郝林晓(95岁),他来自山西偏关,1947年在山西省忻州地区偏关县参加游击队,后整编入华北军区32团一营三连,随所在部队一起参加了解放西北、华北、西南的大小20多场战斗;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他坚定地奔赴了解放四川的战场,回忆起许多牺牲的战友,郝老不禁老泪纵横。
与老革命郝林晓合影
居住在江油的南下老革命杨振海(93岁),是河南杞县人,1948年参加革命。随18军进藏,参加西藏的平叛。先后在河南杞县司法局、江油司法局工作。
研究会与杨振海合影
与中共江油市委党史研究室、江油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座谈交流
中共江油党史办主任杨洋(右二)、欧文敏(左四)、江油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副主任张茂涛(右四)与研究会合影
研究会采访组的每一次采访都在挽留岁月的脚步。这次绵阳行采访老革命,年龄最大的102岁,最小的93岁。南下老革命张根武之女张建军、郑子义之子郑茂泉、赵怀信之子赵新民、李永温之子、红后联谊会绵阳分会会长李玉川向采访组一行讲述了父辈的光辉的一生,捐赠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解政辛为采访提供了无私帮助。
在中共绵阳市委老干部局周泺陪同下(左一)采访老革命高佩山(左三)并合影
研究会与中共绵阳市委老干部局陈彦吉科长(右四)、周泺(右三)合影
研究会与南下老革命张冠军合影
研究会与南下老革命张登仁合影
研究会与南下老革命赵云山合影
在绵竹市, 绵竹市委组织部部长刘丁滔、副部长刘强非常重视研究会此次采访,对研究会的此项工作深表敬意,并召集市委组织部、市党史史志办公室等相关人员举行座谈会,安排协调采访事宜。
丁部长介绍,一直以来,绵竹市委、市政府不断建立完善“需求导向”服务机制,聚焦离休干部信息管理、走访慰问、待遇落实、医疗保障、困难帮扶等五大领域,确保史料采集与保障同步推进。
我会会长范文与中共绵竹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丁滔合影
与中共绵竹市委老干部局座谈交流
召开座谈会时,研究会会长范文向绵竹组织部、史志办相关人员讲解了研究会前期所做工作,包括初衷、筹措、进程、发展、现状,以及得到的各方援助。范会长说,为更好地传承南下入川干部精神,研究会精心编纂了《父辈的南下》,该书籍凝聚着研究会每位成员的心血,记录了首批采访部分南下入川干部的奋斗故事与精神内核。
中共绵竹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刘强(左二)接受研究会的赠书
中共绵竹市委老干部局向研究会捐赠证书
在绵竹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研究会一行来到南下干部家中采访,老同志们谈起南下的经历,个个激情澎湃,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本次史料收集共采访7名南下干部或其后代,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采访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挖掘Shit!绵竹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绵竹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
采访中,研究会还为闫发顺(山东潍坊人,93岁)、郭有才(山西朔州人,94岁)、王维义(河北通县人,93岁)、陈乐堂(河南滑县人,94岁)、段国澎(山西洪桐人,97岁)、张桂标(安徽蚌埠人,98岁)、姜步源(山西寿阳人,90岁)等七位南下老革命留下手印。
老革命 闫发顺(山东潍坊人,93岁)
7位老革命,年龄最小的90岁,最大的98岁,革命胜利后,他们在绵竹的粮食、卫生、林业、水电、检察、商业等系统继续工作,直至退休。
研究会的绵竹之行收获满满,将南下后代的一片赤诚洒在绵竹这片传承红色基因的土地上,带回前辈为革命奉献的宝贵资料、艰难历经、赤胆忠心。
研究会一行衷心感谢绵竹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刘琦全程陪同采访。
在绵竹采访南下老革命郭有才(山西朔州人,94岁)
采访南下老革命陈乐堂(河南滑县人,94岁)
采访南下老革命段国澎(山西洪洞人,97岁)
采访南下老革命张桂标(安徽蚌埠人,98岁)
研究会与南下老革命赵云山合影
采访南下老革命姜步源(山西寿阳人,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