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少奇当众批评彭德怀,“坏脾气”的彭却微笑着给刘倒茶水
创始人
2024-12-28 15:51:09
0

前言:

杨尚昆曾在回忆录中提到过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有一次,刘少奇很尖锐地批评太行发动群众不够,彭德怀很是接受不了。

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大重要会议上,作为党核心领导人之一的刘少奇,刚刚实地调查回来就开始夸赞彭德怀的功绩,可话锋一转,竟公开对彭德怀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在场的人都清楚彭老总的脾气,他向来是直来直去,脾气出了名的火爆,真发起火来,天王老子也拦不住。

杨尚昆在回忆中说道“当时会议上的人都吓坏了,生怕彭老总骂回去。”

可谁也没想到,彭老总非但没有生气,还笑呵呵地给刘少奇倒了一杯茶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他抓住了彭老总的什么把柄不成?

彭老总的坏脾气

在新中国的众多开国将帅中,彭德怀的火爆脾气绝对数一数二的,多位老将都曾抱怨过彭德怀粗暴专断,爱骂人训人。

对此蒋介石就深有感触。

在抗战初期,蒋介石曾单独约见过彭德怀,蒋介石有意拉拢,并许下高官厚禄的承诺,这是蒋的一贯作风,屡试不爽,可这次却在彭老总身上吃瘪了。

彭德怀没好气地回应一句:“承委座垂询,我家早蒙何键主席关照过,连三代祖坟都挖了,家弟二人至今流落他乡。”

一句话怼得蒋介石哑口无言,老蒋早就知道彭德怀的暴脾气,却没想到他如此直来直去,气得蒋介石暗地里诅咒:“不识抬举,早晚有人收拾你。”

彭老总的暴脾气可不是针对别有用心的蒋介石,他对身边的同志也是如此。

有年冬天,贺炳炎看到彭老总的房子简陋不堪,连个像样的门板都没有,屋里与屋外的温度简直没什么两样,于是就好心拿来一条旧毛毯挂在了彭老总的门口。

谁知彭老总竟发了脾气,生气地喊贺炳炎赶快拿回去。

彭老总的老战友朱早观见此情形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竟让老总这样生气。

了解过来龙去脉后,朱早观会心一笑,安慰彭老总说:“这是下级在关心你,你要是病了,还怎么指挥部队打仗?怎么完成党和毛主席的指示?”

彭老总急红了脸,又说:“哎呀!这么一块小小的毛毯,还牵连着战士和老百姓呀!”

其实彭老总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他的语气难免会让人不舒服,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时候,时任红军总参谋长的刘伯承,发表了一篇针对“游击主义”的文章。

性情耿直的彭德怀看过后认为刘伯承的说法过于偏颇,觉得“改变游击、转打正规战”是脱离了红军的实际情况。

彭德怀毫不避讳地说:“按他的说法打下去,跟国民党硬碰硬,红军这点老本就要输光了。就他行,真是口里说话牙齿不痛。”

这次刘伯承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虚心地听取了意见。

后来在1940年10月底,刘伯承恰巧也发现了彭老总在作战过程中的弊端,于是连忙打电话过去说:“不能这样打啊,这样攻坚太不值了。我们等晚上再收拾吧。”

可彭老总坚决不肯,喊着一定要拿下,这次两个人爆发了争吵。气得彭老总当即放下狠话:“拿不下关家垴,就撤销129师的番号!”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当时刘伯承被气得眼泪都溢出来了,只能默默感慨一声“真拿他没办法!”

但其实彭老总的坏脾气也是刀子嘴豆腐心,他爱发脾气,但他一直是“对事不对人”,不掺杂媚上欺下的功利性。

所以那次刘少奇对他进行指责时他并没有立刻发脾气。

倒茶事件

那是1942年的一个秋天,刘少奇来到华北进行考察,而那时候恰巧是彭德怀负责北方地区工作,两个老战友自从在延安分开后已经好几年没有见面了。

所以对于即将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山西的刘少奇夫妇,彭老总早早地就做好了准备。

不过在那个时期,社会并不安定,人民的生活也比较贫苦,就连中央领导的生活都清贫至极,因此,即使彭老总再怎么精心准备,也只能做到为刘少奇找到一个干净、安静的住所而已。

后来刘少奇在彭老总的安排下,抵达了南会村,因为还要赶时间回到延安参加中共七大的重要会议,所以安顿下来就马不停蹄地展开了调查工作。

根据所看到的情况,他与彭德怀曾多次会面讨论。

另外刘少奇还坚持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听取了中共北方局、晋冀豫省委、中共左权县委的工作汇报,还到中共中央党校和北方局、八路军总部作报告。

七大的会议开始后,刘少奇对于彭德怀所管辖地区提出了许多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新思路,刘少奇一开始就赞扬了彭德怀的工作,认为华北整体发展得很好。

可是说着说着,人们却觉得不对劲了,刘少奇的话语中带有些反对彭老总的意味,最后甚至直接上升为批评。

刘少奇当着全体参加会议人的面说:“华北各方面的基本条件比其他地方好得多,兵是最多的、人是最强的、军地条件也是最好的,甚至群众基础是最后的,但是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没有别的地方大。”

对此刘少奇认为,这都是因为彭德怀过于重视军队,才导致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滞后。

当时人们都捏了一把冷汗,生怕两人会在会议上发生争执。

谁知在刘少奇的批评结束后,彭老总竟没有流露出一丝愤怒或不满的情绪,反而微笑着接过刘少奇递来的茶水,并为刘少奇和其他与会者都倒上了茶。

这说明彭老总其实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而且彭德怀与刘少奇相识多年,其实早已经熟悉了彼此的脾气,这也是彭老总没有发脾气的原因之一。

彭德怀与刘少奇的情谊

刘少奇与彭德怀都是湖南人,他们从青年时期开始,就养成了这样火爆的脾气,他们都是敢作敢为、实话实说但又不失正义的人。

在彭老总入湘军当兵的那年,刘少奇高中讲武堂,两人是同年兵龄,而彭老总入湖南讲武堂要比刘少奇晚六年,可以说是彭老总的学长了。

因此,彭老总对刘少奇还是比较敬重的,后来也因为彼此坦诚率真,让他们之间的情谊变得更加深厚了。

据刘少奇的女儿回忆,彭德怀也经常对刘少奇发脾气,但每次或被刘少奇严肃理智地说服,而彭老总其实也是个讲理的人,如果对方说得有道理他也欣然接受。

就这样彭老总在刘少奇的面前也渐渐养成了“好脾气”。

根据杨尚昆的回忆,在那次会议上刘少奇批评彭老总后,老总也只是暂时没有发脾气,后来刘少奇又提到“彭德怀过严过苛、不平不公”,两个人还是起来拍了桌子。

第二天冷静下来,刘少奇又进一步听取了彭德怀和北方局其他领导人的工作汇报,商讨了今后的工作。

彭德怀此后便一头扎进了地方党政工作里面,听取批评拿出了打硬仗的猛劲,还深入群众中进行调研,仔细倾听群众的需求。

在此之后彭老总的火暴脾气虽然还是没有改,但是工作力度和工作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所以刘少奇的批评还是很有成效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土...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中期著名的历史事件,在保持了长达半个世纪对游牧民族的军事压制后。明朝第一次输在了游牧...
原创 如... 萨尔浒之战是明清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战过后,明军丧失了在辽东战场对后金的主动权,此后只能龟缩防守...
原创 李... 前言: 谁能想到,一位在壮年时期被弃之不用的将领,竟能在年近花甲之际重新崛起,成为一代名将?谁又能预...
原创 伴... 因为皇帝拥有可以短时间内就决定人一生命运的权力,所以古代在皇帝身边是件相当危险的事情,也就是所谓的“...
原创 石... 据杭州日报报道,日本已启动建设因应“中国台湾地区有事”等紧急情况的滞留型避难所(率先施工地区为冲绳县...
原创 张... 桃园三结义是古代著名的兄弟组合,刘关张三人意气相投,立下了生死誓言。从此以后,三人齐心协力建立了伟大...
原创 谁... 关于蜀汉最佳第六人的人选一直存在争议,不少人认为非魏延莫属,原因是魏延既有统帅之才,武力值又不差。但...
原创 此... 说起三国蜀汉政权的里大将,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黄...
领略商都文化,发掘民本思想 领略商都文化,发掘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始于夏商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定型于汉代,为深入...
原创 回... 许世友将军是我军出名的“武林高手”,他曾在少林寺学过八年武术,精通各种兵器的使用,腿功也十分了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