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为笔 点“靓”乡村
创始人
2025-09-09 09:01:11
0

游客在沙田村墙绘打卡。

墙绘和果树相结合,形成一幅别样的构图。

墙绘画家绘制墙绘。

墙绘画家绘制墙绘。

游客和墙绘上的水牛合影。

酒房村的哪吒墙绘。

吉水镇墙绘点缀了乡村风貌。

青平镇的红橙墙绘。

漫步廉江乡村,一道道普通的墙壁,正被画笔赋予“魔法”,一幅幅生动的墙绘跃然墙上,廉江的乡村在色彩交织间焕发新生。当前廉江正在开展“缀美行动”,以艺术画笔唤醒乡村记忆,用墙绘连接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与产业特色。

这项行动是廉江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的创新实践,旨在打造可持续、可复制的镇村风貌提升“廉江模式”,而这群墙绘画家是廉江的中小学美术老师,是岭南师范学院、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两所“双百行动”高校师生,是各个在廉江服务的“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成员,他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廉江乡村图景,把美育融入乡村建设。

乡村记忆 墙上复苏

在城南街道酒房村,一幅“我在酒房等你”的墙绘格外醒目。画中,今年火遍全国的哪吒倚靠酒坛,露出标志性笑容,村里的古井、酒缸、店铺默默述说着村庄的制酒历史。

“20世纪80年代后,年轻人陆续外出打工谋生,村里造酒的事情慢慢没人提起了。”酒房村村民小组长李雪太感慨道。现在通过这幅画,不仅把我们村的酿酒文化重新带回到大家视野里,还吸引了不少游客来参观。

酒房村的墙绘以哪吒为媒介,打破传统与年轻的边界,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来村打卡,更让老一辈村民找回了久违的自豪感。墙绘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更唤醒了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在石颈镇大坝村,还有一幅以“农耕记忆”为主题的墙绘引人注目。开车驶入村里,民房旧墙上“蹦”出一头大黑牛,蓝天白云、青绿草地、远处山峦把墙壁正对面的乡景用3D立体图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牛鼻子上装上绳子,墙面就变成“放牛现场”,村民游客都可以“牵牛”拍照。

墙绘作品生动地呈现了乡村的记忆,各地画师依据当地产业特色进行创作。在廉江各地画师依据当地产业特色进行创作。青平镇的红橙墙绘、营仔镇的稻田墙绘、良垌镇的荔枝墙绘等,都成为乡村的“立体名片”。这些墙绘不仅展现了乡村的自然风貌和特产优势,更以富有创意的形式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汗水为笔 浸润乡土

8月的廉江,烈日当空,墙面温度超过40℃,参与“缀美行动”的师生们趴在滚烫的墙面上创作,汗水顺着脸颊滴入颜料盘,晕开一片片彩色的“印记”。

村民们的支持让创作团队倍感温暖,廉江市第二中学美术老师廖潮猛回忆道:“我们作画时,村民们会拿着水、水果分享给老师们”。这种朴素的关怀让师生们更加投入创作,墙绘作品也成为连接村民情感的纽带。正如廖潮猛所说:“每一幅画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我们与乡土情感的交融。”在汗水与热情的浸润下,墙绘不再只是视觉的装饰,而是承载了村庄记忆与希望的文化符号,传递着温暖与力量。

村里的孩子们更是成了小帮手,围着老师们,学着给墙绘填色。稚嫩的笔触虽不熟练,却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童真。有个孩子画完后说“长大了也要给村子画画”,让老师们心里暖暖的。

墙绘带来的改变,不止于视觉。更令人欣喜的是村民意识的转变。

过去村民总觉得墙绘只是“涂鸦”,但现在他们开始主动提出建议:“这里可以画点啥”“那面墙适合讲什么故事”。曾经冷清的村道,如今成了村民散步、游客打卡的热门景点,墙绘不仅美化了乡村,更激发了村民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

艺术与乡土的碰撞,正绘就廉江“百千万工程”最生动的注脚,墙绘的美,不只在墙上,更在每个人的心里,从“要我美”到“我要美”,墙绘不仅擦亮了廉江乡村的“面子”,更焐热了村民的心。

文/图:杨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北汉(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之一,也是十国中最短命的政权。其都城设在晋阳(即今山西省太原市)...
原创 被... 1958年 “大跃进” 运动中,全国掀起 “以钢为纲” 的全民炼钢热潮。老照片作为时代的视觉切片,记...
原创 1... 作为晚清时期的政治家与外交家,李鸿章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高的辨识度,他的贡献与争议并存,留下了诸...
原创 秦...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嬴政不仅开创了封建王朝的序幕,还因过度耗费国力,最终导致了帝国的衰亡。其...
寻觅时空间的观念!一场从画作到... 思想史,研究范围广泛,对人类历史上丰富的思想、文化、艺术等进行了整合和分析,为认识人类思想文明提供了...
大宋汉王赵元佐三十个孙子生平事... 编辑 | 趙英雄 赵元佐,字惟吉,原名德崇,生于966年,卒于1027年。作为宋太宗的长子和元德皇后...
原创 李... 前言 在即将面临死刑的秋天,一个死囚得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机会——皇帝允许他回家,要求他秋后按时前来赴...
20年前的今天:全球欢乐终止《... 点 击 蓝字 关 注 我 们 17173 “今天是2025年5月29日,让我们将指针拨回2005年...
原创 元...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句熟悉的诗句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中,读到这时,我们仿佛能够...
原创 深... “指鹿为马”这一历史典故,源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故事的发生缘由赵高的权谋伎俩,旨在通过一场荒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