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技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创造出的工艺。是传承两千多年的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主要是将金和水银混合成“金汞剂”,涂抹在铜或银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使金附着在器面不脱,用于提高器物的光亮性和色泽度,从而增强金银铜器的观赏效果,谓之“鎏金”。凡经过鎏金处理的器物表面色泽金灿夺目、富丽华贵,镀于器物表面的黄金具有华丽的色泽,稳定的化学性质,良好的耐腐蚀性,千年不变色,这是鎏金工艺能够发展演变及传承的主要原因。瓷器鎏金能够让瓷器表面呈现出金属质感,提升瓷器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古瓷鎏金、嵌金、包金、描金等都是宫廷御用之物,它们不仅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更是收藏界炙手可热的珍品。由于鎏金工艺要求高,容错率低,十分珍贵。
明代成化红釉釉上彩鎏金龙凤纹碗(一对)
碗高7.9㎝,口径19㎝,底径9㎝。口沿包金,深腹,圈足。碗内鎏金,饰龙凤纹、缠枝花卉纹,碗心黄釉绘釉上彩龙纹。外壁红釉绘龙凤纹、缠枝花卉纹,碗胫绘装饰纹,高圈足内外鎏金,底黄釉竖行楷书:“明皇贵妃万氏亦贤亦德今初迁安喜宫中故御赐釉上彩描金瓷器资已赏用大明成化十二年冬月吉日瑾记”四十四字款。(量子年份检测明代成化晚期)
碗底
碗心
明代成化黄釉釉上彩描金双凤纹盘
盘高4.6㎝,口径21.7㎝,底径13.8㎝。口沿包金,弧腹,圈足。盘内鎏金,饰双凤纹、缠枝花卉纹,碗心黄釉饰釉上彩双凤纹。外壁黄釉绘双凤纹、花卉纹、云纹,高圈足内外鎏金,底黄釉竖行楷书:“明皇贵妃万氏亦贤亦德今初迁安喜宫中故御赐釉上彩描金瓷器资已赏用大明成化十二年冬月吉日瑾记”四十四字款。(量子年份检测明代成化晚期)
盘底
盘心
原创作者:张万年
2025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