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三号的沪申美术馆里,一场名为《物·质》的艺术展正在进行,展览聚焦20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物派”(Mono-ha)艺术,以李禹焕、菅木志雄、关根伸夫为代表。
万里之外,9月初举办的日内瓦钟表日活动(GWD)上,宝格丽为钟表爱好者们又带来了一枚Octo Finissimo特别款,正是与韩裔艺术家李禹焕合作,意式美学中融入当代艺术。
宝格丽Octo Finissimo x 李禹焕特别款腕表
Octo Finissimo x 李禹焕特别款腕表外观很特别:粗糙纹理的钛金属表壳与链带,是以特殊的手工锉磨工艺实现,营造出天然石材的质感;而表盘则如镜面一般,没有时标刻度,标志性的八边形轮廓反而更为明晰。
整个腕表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李禹焕的《Relatum》系列雕塑作品,或许你曾在直岛、首尔或者巴黎等地的不同艺术馆里见过:一块天然的石头,一件人造的抛光铁板或者镜面玻璃,镜映石,石如云浮于镜……表达的是艺术家对物与物、以及物与空间关系的思考。
李禹焕《 Relatum 》,石头与镜面 ,1968/2019 @森美术馆
通过艺术化的产品设计、广泛的跨界合作,以及建立新收藏价值观等多维度策略创新,宝格丽赢得年轻受众的同时,更实现了业绩的稳定增长,成为以创新获得市场成功的标杆。
摩根士丹利发布的《2024年瑞士钟表行业报告》显示,在全球市场相对低迷的环境中,宝格丽腕表实现了逆势增长,亚太区和年轻消费群体表现突出。这一点得到了“胡润百富”调研数据印证,《2025胡润至尚优品报告》中,宝格丽腕表位列“最受青睐手表”榜单第四名。
01
-
腕表艺术家
李禹焕是“物派”艺术运动的核心之一,是艺术家、哲学家、作家……一位“斜杠八零后”——今年已89岁。他的绘画作品特色鲜明,或“从点”开始,或“从线”开始,这些当代抽象艺术画让人过目难忘。
而他的雕塑作品更是极具个人思想烙印,他不再以传统的雕塑方法去支配和改造材料,而是通过摆放、重置,或者以他自己命名的“再呈现”方式,去完成一件雕塑作品。
韩裔艺术家李禹焕
如果说米开朗基罗是用刻刀释放石头中原本就有的“雕像”,那么李禹焕则是通过重新构建物物的空间关系,去释放出材料所蕴藏的艺术内在。他的雕塑,更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装置艺术。
宝格丽腕表产品研发执行总监,法布里齐奥·布纳马萨·斯蒂格里安尼,说他在构思联名腕表的过程中,首先被李禹焕的画作吸引,“随后接触到了雕塑作品,惊艳于其中所展现的岩石与镜面的对峙和共生关系。”
法布里齐奥·布纳马萨·斯蒂格里安尼与李禹焕
李禹焕的雕塑思想,化作法布里齐奥的笔下设计,最后在宝格丽位于瑞士的专业制表厂,转化为惊艳四座的艺术品——腕表为媒,宝格丽再现了李禹焕对物物、物空关系的思考,并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延伸“物派”艺术。
罗马根源赋予了宝格丽腕表天生的艺术气息,与不同艺术领域合作、探寻腕表更多层面的艺术可能,对于Octo Finissimo系列来说,更是锦上添花。艺术化,可以说是Octo Finissimo系列腕表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过去近十年里,宝格丽已与多位国际知名艺术家进行过艺术探索:安藤忠雄对时间的理解,变成表盘上的涟漪与初升之月;洛朗·格拉索的概念艺术,成为蓝色夜空中的五彩祥云;千住博的流水意境,则以Octo Finissimo的方寸表盘为画布……
宝格丽与艺术家联名作品
这些艺术联名,让表款具有更多的趣味性、把玩性,同时具有了更大的收藏意义,受到资深藏家们的欢迎,往往是一经推出便迅速售罄。
手绘风格表盘,则更为直接地展现Octo Finissimo的艺术性,Octo系列10周年以及宝格丽品牌140周年时,宝格丽所推出的限量纪念作品,均以法布里齐奥设计表盘和机芯的手绘稿为灵感。
手绘,意大利语为schizzo,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广为人知的莫过于《达·芬奇手稿》,其艺术价值不亚于《蒙娜丽莎》。Octo Finissimo手绘艺术腕表,从根源上呈现宝格丽的艺术家气质。
宝格丽手绘艺术表盘作品
02
-
超薄机械表专家
在日内瓦的GWD活动上,宝格丽还为钟表爱好者们隆重呈献了一场关于Octo Finissimo系列的回顾展,这是该系列诞生11年来的首次主题大展。你没看错,Octo Finissimo系列确实只有11岁。
商业上的成功让很多人认为它的历史要更久才对,而运动风潮最劲的时候,还有人误以为它是尊达大师设计——尽管宝格丽与尊达大师颇有渊源,但Octo Finissimo系列完全由法布里齐奥操刀。
宝格丽Octo系列最初设计图
方中有圆、圆中带方的八边形外观,来自马克森提乌斯殿(Basilica of Maxentius)拱顶的结构性装饰。
这座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古建筑,曾是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政务大厅”,保存至今的三座拱形结构,是古罗马广场上最大的建筑遗迹,拱顶内连绵的八边形结构,既是美学考量,也是减轻重量的科学设计。
马克森提乌斯殿(Basilica of Maxentius)
2014年,仅5毫米厚的手动陀飞轮拉开了Octo Finissimo系列的序幕,随后从自动表到三问、从计时到万年历,宝格丽不断探求超薄机械表的边界。2022年,Octo Finissimo Ultra以1.8毫米翻开Ultra系列篇章,今年1.85毫米厚的Ultra陀飞轮面世,持续突破功能与超薄的极限。
11年,10个超薄纪录,让整个制表行业为之赞叹。在素有“钟表行业奥斯卡”之称的GPHG评选中,宝格丽Octo Finissimo系列的不同表款共五次获得大奖,特别是2021年,Octo Finissimo超薄万年历腕表,斩获最高荣誉——“金指针”大奖。
宝格丽Octo Finissimo系列,11年10个超薄纪录
超薄,已成为宝格丽专业制表的代名词,但并非宝格丽无限创意的全部。
回顾展上,宝格丽还展示了Octo Finissimo于其他层面取得的突破,如超薄与镂空技艺、长动力(8天)结合,呈现技术与艺术的巧妙平衡。而材质创新,也带来更多的艺术表达媒介,钛金属、碳纤维、精钢、18K金……丰富的材质给出不同的佩戴体验。
宝格丽Octo Finissimo系列材质创新
天然大理石材质作为制表材料更具开创性,2023年Only Watch慈善拍卖,Octo Finissimo陀飞轮大理石腕表惊艳登场,从表盘到表壳、再到表链,绿色天然大理石浑然一体,视觉效果和谐流畅,金色指针、时标与陀飞轮,仿佛从石头中“生长”出来。
大理石材质Octo Finissimo系列陀飞轮Only Watch
高难度的大理石一体式链带,建立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钟表美学,成为宝格丽Octo Finissimo又一鲜明标志。
当人们以为那只是一款概念孤品的时候,宝格丽今年早些时候推出了“Verde Alpi”绿色大理石表盘Octo Finissimo陀飞轮腕表, 在GWD活动上,又一枚配备蓝色大理石表盘的陀飞轮新品面世,延续这一独特美学,满足藏家的强烈需求。
大理石材质Octo Finissimo陀飞轮作品
“大理石承载着罗马的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天然纹理与永恒之城的宏伟古迹交相辉映。”法布里齐奥认为大理石是罗马文化的重要象征,罗马城里随处可见的米开朗基罗大理石雕塑就是见证。天然大理石矿物含量不同,纹理与色彩也各异,每一枚腕表都独具特色。
不可否认,11年来Octo Finissimo迅速崛起,无论是意式美学根源,还是专业的瑞士机械技艺,亦或者材料学方面的无畏开拓,宝格丽为钟表市场吹入缕缕新风,让制表技术与艺术融洽共生。
03
-
行业先锋力量
除了Octo Finissimo系列,宝格丽还在GWD活动上发布了一枚青铜材质“Aluminium腕表”,Aluminium系列是宝格丽打破制表传统的又一先锋作品,而今年青铜的引入,延续Aluminium系列的创造性,并翻开一个全新篇章——宝格丽Bronzo腕表。
宝格丽Bronzo腕表
GWD是宝格丽展示创新成就的最佳平台之一,其诞生也与宝格丽的开创精神有关,在2020年全球钟表活动停摆的特殊时期,宝格丽首席执行官让·克里斯托夫·巴宾(Jean-Christophe Babin), 倡议创办了这个形式灵活、开放包容的“新式表展”。
2025年,GWD活动已来到第六届,参与品牌增至66个,内容与形式持续创新,影响力也攀升至新高度。为钟表学校募资的趣味性拍卖,游览日内瓦城中与钟表相关的地标,加入品牌CEO圆桌探讨钟表趋势,都是深受年轻一代欢迎的新颖活动。
宝格丽倡议发起GWD活动,灵活多样,开放包容
高端腕表消费趋于年轻化、个性化、艺术化已是行业共识,秉持先锋精神的宝格丽始终走在创新前沿,艺术化的Octo Finissimo系列,前卫风格的Aluminium腕表与Bronzo腕表,都可以精准触达乐于开创潮流的新一代客户群体。
新生代藏家注重个性表达,也在乎技术内涵,互联网科技年轻领袖扎克伯格,年初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其AI观点的视频中,就佩戴了一枚2024年面世、仅1.7毫米厚的宝格丽Octo Finissimo Ultra COSC腕表,宝格丽在新生代藏家中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扎克伯格佩戴Octo Finissimo Ultra COSC腕表
图片源自网络
宝格丽的成功,在于其与客人建立起稳定的情感连接,每一枚宝格丽高级制表,已从一件单纯的奢侈品,转化为具有情感记忆的“文化符号”。
Octo Finissimo系列腕表,彰显宝格丽先锋创新实力
对于高级制表,宝格丽显然有着雄心壮志,投资加码不断。2024年底,宝格丽赛涅莱日耶制表厂扩建完成,整合表壳、表盘工序的同时,新增艺术工艺工坊,满足客人对宝格丽艺术腕表的强劲需求。
在瑞士核心制表区,宝格丽目前拥有三座表厂,涵盖从机芯到表壳表盘、从大复杂功能到艺术工艺的完整制表产业链。宝格丽将品牌根源的意式美学融入瑞士专业制表,打造出一支特色鲜明的制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