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这样不仅方便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带来与众不同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00年10月23日,当侵略联军的军队推进紫禁城的大门时,这座已经屹立了百年的宫殿已不再是昔日的威严。废弃的庭院中杂草丛生,殿内积满了尘土,苍凉与混乱无处不在。自1861年起,慈禧太后便开始掌握大权,垂帘听政,她利用自己对朝政的控制,左右了三任皇帝的命运,统治了近48年之久,权势遍及朝野。然而,面对列强的侵略,她最终只能在屡次的失败中选择逃命。
此时的紫禁城已是衰败不堪。日本摄影师小川一真举起相机,捕捉下这座曾经辉煌的皇城的沦陷景象。随着紫禁城的荒凉与衰败,中国经历了封建王朝的灭亡,渐渐走向了建立新政权的艰辛之路。借助这些珍贵的史料,后人得以更深刻地了解这段历史的沉痛与复杂。
面对列强的侵略,慈禧曾尝试过反抗。她曾宣称自己是“孤儿寡母”,但实际上,她更害怕的是任何威胁她权力的人,无论是朝廷的大臣,还是外来的列强。光绪帝在维新运动中,想借助改革恢复自己的权力,但这与慈禧派系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当光绪帝通过“公车上书”挑战慈禧时,虽然他与康有为等人一起发动了改革,但最终仍未能逃脱慈禧的掌控,改革的努力被迅速打压。
维新运动曾在一时之间轰轰烈烈,然而随着西方列强的介入,局势发生了根本改变。英美等西方国家不仅营救了被捕的维新派人士,还直接派遣军舰停驻天津大沽口,逼迫慈禧放弃废除光绪帝的计划。甲午战争后,列强纷纷与清政府签订条约,不仅迫使中国向外开放,还通过条约瓜分了在华利益。对于这种屈辱的局面,慈禧内心愈加对西方列强充满敌意。
此时,义和团自山东地区兴起,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慈禧看到了“民心可用”,于是转变了立场,从剿灭义和团到支持他们,以此作为抵抗外来列强的力量。事实上,慈禧早已开始准备对抗列强,她调阅了直隶、天津和北京周边的军力部署。包括袁世凯的“新军”、荣禄的“武卫右军”,以及周边的淮军、八旗等部队,总兵力超过11万。结合数十万义和团,慈禧终于敢于宣战,挑战来自八国联军以及西方列强的压力。
然而,过度自信的她最终未能抵挡住强大的敌人。天津失守、多个战略要地接连落入联军之手,连战报的到来也让她急忙召见群臣商讨对策,但为时已晚。1900年8月14日,联军攻占北京,开始在城市中肆意抢劫。然而,他们并未立即进攻紫禁城,而是选择在北京城内进行大肆劫掠。
在得知消息后,慈禧毫不犹豫地换上了普通汉服,带着被囚禁的光绪皇帝,紧急逃离了这个曾经辉煌的王朝的心脏——北京。她从未想过,自己曾经高高在上的“圣母皇太后”如今竟然沦落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逃难者,而紫禁城也将迎来它的灾难。
随着联军的进入,北京被分为不同的区域,各国军队在自己占领的地带进行了肆意的掠夺,尽管紫禁城内仍有清朝的权力象征,联军并未立即进攻。法国随军记者贝野罗蒂在他的纪实文学中记载了这一过程:“紫禁城内仍住着官僚、太监和宫女,甚至有公主。但任何敢接近的流民都被日本和美国的士兵驱逐。”随着慈禧的外逃,紫禁城不再是皇权的象征,联军也迅速占领了这片曾经象征至高权力的禁地。
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在8月28日率领联军举行了入驻紫禁城的阅兵仪式,这一幕成为历史上最为荒诞的时刻。为了防止破坏,联军发布了进入紫禁城的禁令,但随后的“申请”制度却成了形式上的掩饰,实际上,紫禁城成了大规模劫掠的场所。贝野罗蒂曾如此形容:“这里原本如同阿里巴巴的藏宝洞,散布着精美的丝绸、珍珠、象牙制品和金银器具。”
从9月8日起,五千多人次进入紫禁城,直至10月23日,仅当天便有二千多进入。日本摄影师小川一真便是其中之一。与山本赞七郎不同,小川拍摄的照片并非单纯展示战胜者的荣耀,而是聚焦于紫禁城的建筑布局和历史遗迹,记录下清朝覆灭后宫殿的残败与萧条。
小川的照片展现了清朝最后时光的另一面:庭院中布满尘土,草木丛生;一些宫殿门窗残破不堪,风沙肆虐。这些照片反映了当时紫禁城的荒凉景象,似乎是清朝腐朽与衰败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历史的严酷与无情。
尽管八国联军对紫禁城的掠夺并未长久,但它带来的损害却是难以修复的。宫内的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甚至连水缸上的金铜镀层都被剥夺。而在圆明园等皇家园林的毁灭中,清朝的历史遗产和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朝的命运彻底定局。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1924年,冯玉祥占领北京,最后一任皇帝溥仪被迫退出紫禁城,从此,紫禁城结束了它作为皇帝居所的历史。次年,国民政府将紫禁城改名为故宫,设立了故宫博物院,开始修复这座曾经辉煌的宫殿。
然而,战火连年,博物院的工作一度停滞。直到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故宫博物院重新开放。为了迎接盛大的开国大典,工作人员用了近九个月的时间清理和修整。尽管如此,修缮仍然处于缓慢进行状态。随后的几十年里,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了一次次大规模的修复工作。
2020年,故宫迎来了它600年的华诞。经过修复,它再次焕发出往日的辉煌,成为世界上现存最大且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洗礼,紫禁城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传承着历史的记忆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