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李兆滨 通讯员 项绪忠 淄博报道
刘志田,1982年出生,43岁,淄博市高端装备中心的刘茅村。他痴迷于微雕艺术13载,用一双巧手雕刻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微缩世界。他不仅以技艺传承乡村的淳朴与匠心,更以心灵演绎出一场关于艺术与执着的奇迹,成为这片土地上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家。
他的作品令人震撼:桃核之上,人物栩栩如生,细腻入微,仿佛能听见他们的呼吸;诗词字迹清晰,笔锋流畅,韵味悠长。最令人难忘的,是他于桃核四面雕刻的“喜怒哀乐”四神,神情逼真,细节之处尽显情感张力,仿佛将人带入一个微缩的戏剧舞台,穿越时空,感受艺术的灵动与深邃。
说起微雕,刘志田介绍说:“我是2011年开始学习,2012年从业,2014年拜师。”
自己高中毕业后,他曾在一家监控公司上班,他不甘于舒适的工作,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份事情去做。有时夜间值班,白天无事可干时,他就寻寻觅觅,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一找,眞还找到了,微雕就吸引了他的兴趣。
先是悄悄买来材料和微雕工具,自己捉摸着尝试。不会构图布局,从网上看别人的制品学构思,买来别人的作品临摹试手。初学咋练,缺少技术,没少失败,但决不放弃,总结经验教训,从头再来。
一来二去,就摸到些门道。用料上,一般是用核桃胡和橄榄核。原来觉得橄榄核稍大,利于雕刻,但几经经试验,逐渐发现橄榄核在我们这边容易裂,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创作出来的作品裂了、费了,心疼得慌,后来逐渐全度用核桃胡。雕刻上,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技巧,不是一下全面布局,四处开花,二是由点到面,逐步深入,细致入微,刻画出精妙之处。慢慢地他深深爱上了微雕,扎根于微雕。
凭借天赋与不懈努力,在这门精巧绝伦的艺术中逐渐崭露头角。微雕,于他而言,是与时间对话的舞台,每一寸桃核都承载着他的情感与思想。
当他在业内小有名气时,却并未止步于现状,而是选择带艺投师,请名师点拨,2014年4月份前往潍坊市拜在裴曰信大师门下深造,力求在更广阔的视野中精进技艺,拓宽艺术的边界。经过学习,心胸更加开阔,技艺越发精进,更推动了他的创作热情。2016年,5月核雕《福禄万代》在第八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人立陶琉”杯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金奖”,核雕《清修》荣获“银奖”;2017年1月,在淄博市首届核雕大赛中荣获“金奖”。
他的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桃核中跃然而出;桃核上的人物与诗词,细腻入微,仿佛能听见他们的心跳与低语。他的微雕,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一种灵魂的倾诉。
刘志田的微雕,不只是技艺的呈现,更是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不断探索更高的艺术境界,渴望在方寸之间表达更丰富的情感与思想。这种精神,令人敬佩,也让人深刻体会到,艺术的魅力不仅在于作品本身,更在于创作者那份专注与热情。
关于他核雕作品的销售情况,他说:当初,在淘宝小电上卖,后来,人家直接预定,先交定金,然后制作没有后顾之忧。
他的故事,是一段乡村微雕奇迹的缩影,也是一场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之旅。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能如刘志田一般,用心雕刻生活,用艺术丰富人生,让微雕这门古老而精妙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